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论文写作指导:《电影剧本写作基础》(连载•5)

来源: 2017-10-09 15:40

 第四章构建人物 
  "阿莫斯•查尔斯•邓迪是一个高个男子,有着宽厚的肩膀,在最后的三十年却显得有些瘦削。个性执拗、固执、性急的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认为世界就是他所看到的那个样子,对它充满了渴望。一个艺术家,也许是战争雕刻家,知道对于他而言死亡就如同栖息于深夜深处的猫头鹰。对于阿莫斯•查尔斯•邓迪以及成功、失败或平局而言,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世界,他依据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去操控它。邓迪是一名士兵。他总是会说不会做……大智若愚……无论遭遇什么困难总是一意孤行,从未回头或懊悔……从未失败。" 
  --《邓迪少校》 
  萨姆v佩金法,奥斯卡•索尔 
   
  第一次开始写剧本时,我有幸与萨姆•佩金法在一起,当时他正在写《日落黄沙》。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上学时,我与他的侄女邓迪•佩金法曾一起参与了让•雷诺阿的戏剧《卡罗拉》(Carola)的世界首次公演。后来,她来到洛杉矶寻求演艺生涯之路,与萨姆一起住在海边。 
  因为才刚刚开始写作电影剧本,我像海绵般尽可能多地吸取、学习艺术和工艺方面的知识。在夏季的那几个月里,我有幸呆在这个真真切切改变了西方电影风格和影响的人身边。在《看电影》中,我写了许多有关这个时期的事以及与佩金法的关系。 
  萨姆是惊人的--在视知觉方面,他才华横溢;当感觉安逸时,他很健谈;当然,当他喝醉了或是觉得有人在背后说他坏话时,他也会闷闷不乐、情绪消极。 
  大多数萨姆影片的人物都关注于或痴迷于某件事物--你可随意挑选一种说法--并且总是受到时代变迁的波及。在他的大部分影片中,他探讨了不断改变的时代中不变的人物这一主题,如《午后枪声》(编剧:N.B. Stone),《邓迪少校》(编剧:奥斯卡•索尔),《日落黄沙》(编剧:沃伦•格林),《牛郎血泪美人恩》(剧本:约翰•克劳福德、埃德蒙•佩妮),《稻草狗》(编剧:戴维•泽拉•古德曼),《亡命大煞星》(编剧:沃尔特•希尔),《约尼尔波恩纳》(编剧:杰布•罗斯布罗克),《比利小子》(编剧:卢迪•伍里特兹),等等。 
  第一次见到他时,我对他的一些事迹早有所耳闻,像是他的醉酒轶事、在布景方面与工作人员的分歧、他的"至善论"以及他与电影制片厂、制片人之间的矛盾,所以我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但在随后的接触中,我发现他是个刚强、正直的人,有着敏锐的感觉力与理解力。他说他并不喝烈性酒,只是一天喝两瓶啤酒,此外,我从谈话中得知,自从四年前的《邓迪少校》后,他一直未有新作。 
  与奥斯卡•索尔共同创作的《邓迪少校》对他而言是一段惨痛的经历。尽管在合同中明文规定他拥有"最后的剪辑权",电影制片厂却违背合约,从他手中抢走了它,重新进行剪辑,并搞砸了这部影片。由米契•米勒的合唱团演绎的片头音乐更是极其荒谬。据他所说,这是一场"人祸",正是在《邓迪少校》的制作期间他得到了"为人难以相处"的名声--在好莱坞行话中这意味着"此人不宜雇用"。迪尼恩告诉我说,查尔顿•赫斯顿退还了他的工资,佩金法要求将他的名字从制作群中去掉,但制片厂拒绝了。他想按照原剧本所写的重拍开篇镜头,制片厂依然不同意。事实上,他因为自己的影片被解雇了。至此之后,他接不到任何工作,直到最近才得到机会,负责改编并执导由菲尔•费尔德曼担任制片人的《日落黄沙》。 
  关于电影剧本写作,我有太多的问题想向他请教:我想了解他是如何创造并构建人物;寻找主题或故事时,他通常会找些什么来写?他是否人为地制造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或者这是故事所固有的?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我想显得酷一些,因此我一次只向他请教一些问题。萨姆是一个开放且善于接受新事物的人,似乎对我们的谈话乐在其中。 
  他总是善于发掘伟大的视觉象征,表现改变的事物以及它们对人物的影响。我认为这是佩金法带给当代西方的构成要素之一:他向我们展示着人物的点点滴滴,反映无归属感、"出格"或落后于时代这些主题,然后将这些概念编织到视觉化的动作当中去。自行车手乔埃•麦克里亚独自一人骑车来到一个小镇,镇上的人们正积极地为将要举行的嘉年华会忙碌着,影片《午后枪声》的序幕就此拉开。突然,一辆年代久远的T型车拐过转角,司机穿着长外套戴着护目镜,愤怒地按着喇叭,示意麦克里亚别挡道。一只骆驼闯入了我们的视野,一匹马紧随其后,它们并驾齐驱朝着比赛的终点线冲去,最终,骆驼以近乎一个身长的距离优势获得冠军。在影片《日落黄沙》开头,禁酒巡游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威廉•霍尔登计划与同伴抢劫银行,但在行动之前,威廉•霍尔登向一位年迈的妇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并帮助她过马路。 
  稍后的一天下午,正在创作《日落黄沙》的萨姆结束了他一天的工作后,我们一同畅饮着啤酒,看着日落,我于是向他请教他是如何组织他的故事的。沉默片刻后,他告诉我,他喜欢围绕着一个核心将故事"挂起"。他说,通常情况下他会根据特定的事件去构建动作,大约在故事发展到中段的时候,然后让其余的一切都成为这一事件的结果。在《日落黄沙》中,火车抢劫案便是这个核心,一切都是悄然完成的。这是一组华丽的镜头;一旦他建置好故事与人物,一切都将导致火车抢劫案的发生,影片接下来的发展都将是这一事件的结果。 
  我们就这个问题讨论了一会,然后他离开了房间,几分钟后拿着一个脚本回来。这是《邓迪少校》的电影剧本。"看看吧"他敦促。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后,记录了邓迪(查尔顿•赫斯顿 饰)的事迹,他不懈追求追捕阿帕齐叛党团伙、营救在故事开篇的大屠杀中被抓作为人质的农场所有人的孩子。邓迪并不在意他的方式,或者是为了达到目标会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正是邓迪的痴迷驱动人物沿着故事的叙事线向前发展。我发现,这就是他的戏剧性需求,是他的目的,他的使命,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 
  我反复阅读《邓迪少校》,做着笔记,逐字逐句地研读,就好像我在准备参加期末考似的。这使我受益匪浅。我开始注意到:佩金法如何运用开始的一组镜头组织、建置故事,他如何形象化地树立人物,然后构建故事突出核心--阿帕齐人埋下的伏笔。 
  我在为戴维•沃尔珀制作纪录片时已经了解到拥有坚实的开场的重要性,它将迅速地吸引读者或是观众的注意力。《邓迪少校》以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前一个孤僻农场举行的万圣节派对作为影片的开场:音乐在空中飘荡,人们跳着舞、欢笑着,愉快地玩着,而穿着戏服的孩子们在外面奔跑着,玩着游戏。随后,萨姆将镜头从一个正在玩牛仔与印第安人扮演游戏的孩子那张涂着颜料的脸切换到阿帕奇勇士为战争而画的脸上。孩子们咯咯地笑着,欢呼着,模仿着惊慌的表情,阿帕奇人却在音乐和舞蹈中发动了进攻,烧杀除了男童和马匹外的一切。 
  这是一个非凡的开场,我称之为"纯粹的佩金法"。穿着万圣节服装的孩子们的图像与烧杀掳掠的阿帕奇人涂着颜料的脸,二者之间的对比令人惊骇。我也惊讶于佩金法会如何介绍邓迪少校。在剧本的演出说明中,他叙述了我们所需要知道的一切:"个性执拗、固执、性急……一个艺术家,也许是战争雕刻家,对他而言,死亡如同栖息于深夜深处的猫头鹰……他总是会说不会做……大智若愚……无论遭遇什么困难总是一意孤行……从未失败。"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