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论文写作指导:调查报告、总结的写作

来源: 2017-10-09 15:41

 调查报告和总结,都是一种具有较强的报道性、政策性和针对性的应用文。它们都要求密切配合形势,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不断涌现的各种新事物、新问题、新经验;都必须在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指导当前的工作着眼,归纳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都要求理论与时间的结合上科学地说明问题,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从材料和学做目的上看,一般有这么几种:反映新鲜事物的调查报告,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考察历史事实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专业性(学术研究或工作研究)的调查报告等等。
  总结的种类也很多。从内容涉及的"面"来说,主要可分为三类:综合总结、专题总结和个人总结。平常讲的小结也是总结的一种。
  调查报告和总结有区别,主要表现在:
  (1)从写作角度上看,工作总结一般是本单位写的,多用于第一人称;调查报告通常是由上级组织、新闻单位或特设的调查组写的,多用于第三人称。
  (2)从题材的范围上看,工作总结的内容,一般只限于本单位当前在贯彻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或其他具体任务方面的经验教训;调查报告所报道的内容,范围更为广泛。它可以调查现状,也可以调查历史;可以调查典型经验,扶植新生事物,也可以揭露现实存在的问题,提供研究资料,等等。
  (3)从目的要求上看,工作总结的写作,目的在于从全局出发来总结本单位的工作。它所用以观察、分析问题的指导思想、一眼原则当然要有普遍意义,但具体的经验、做法,则不一定需要别人照搬;调查报告的写作,目的在于以"点"上的经验来推动"面"上的工作,它所反映的一般原则和具体做法都需面向全局,都有普遍意义。
  (4)从内容重点上看,工作总结通过对于工作进程和各种事实的表述,着重于从中找出具体的经验、教训,指明今后的努力方向;调查报告在介绍典型经验、新生事物或是揭露问题时,则着重于阐述那些经验、教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从而说明为什么要重视这些问题。
  从文章的构思或表述要求上说,调查报告和总结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题旨鲜明,切中时要。这里指的,首先是调查、总结的目的要明确,问题抓得准,抓的及时。为了清楚有力地说明作者通过调查、总结所想提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或合理性,除了文章本身措词的明确、精当、还可以通过背景材料或政策、理论依据的提示增强论题或论点的说服力。
  试读以下一则"工作研究"《黄山不能成为皖南的孤岛》(载1987年8月6日《文汇报》)的开头:
  人民日报七月四日"今日谈"《黄山的遗憾》一文,提到了"这幅精美无比的画卷"却被改成"许多赃物所玷污","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臭味",实在令人"遗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作者认为是出在多头领导的管理体制,相互攀肘,矛盾重重。因而理顺和改革黄山旅游事业的管理体制,已成为当前进一步开发黄山旅游事业的关键。
  又如一篇反映北京城市水源污染问题的报告《不要让子孙后代埋怨我们》(载1980年9月12日《人民日报》),在详细述说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具体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建议以后,又加了如下一个结尾:
  周恩来总理生前在谈到环保工作时有一句名言:"不要让子孙后代骂我们是蠢材。"假如听任北京市的水源污染这样发展、拖延下去,难道还用得着等到后代去骂吗?
  以上两篇文章的提出问题或表述己见都有一种高屋建瓴,先声夺人的气势。原因显然都和作者善于为自己的目的意图找到坚实有力的依托有关。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