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论文写作指导:散文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2017-10-09 15:56

 2012年9月,松原日报连续刊发《葡萄甜透列字村》《四世同堂一家亲》《铁面书记不认亲》《小村民的"大境界"》等走基层系列报道,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这一系列走基层报道不仅反映主题重大,而且写法创新,是松原日报社落实"走转改"取得的又一成果。记者们采写的稿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并在写法上大胆尝试了散文化的写法,文章清新自然,备受读者好评,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力。 
  一、新闻语言优而美 
  自从从事记者这一职业以来,我就琢磨用怎样的写法能写出具有灵性和灵动的稿子,在吸引读者眼球的同时,焕发新闻的魅力。 
  2008年,在查干湖畔遇到著名诗人牛汉时,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如何写出美的新闻,如何才能写出诗人对美丽松原的定位。我用散文化的手法成就了《著名诗人牛汉回家了》。新闻散文化一直是新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目前新闻写作实践中的一个潮流。新闻报道借助散文笔法,使新闻作品以鲜活的面孔呈现在读者面前。就平面媒体而言,日益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并展示出这一报道方式的旺盛生命力。走基层报道探索性地走进了散文化写法,从语言运用上看,朴素、自然、流畅,但形散而神不散,无论选用怎样的语言,中心思想都在老百姓的话语中得到一步步升华和再现。 
  乾安县余字乡列字村的安影文:"抿了一口小酒,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种葡萄大户赵艳波:"使劲地把一大把柴禾塞进灶膛里……" 
  这几段文字的描写,没有作者本人的语言加工,全是用白描的手法再现老百姓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作者有思想地进行剪裁,用有用的话语表达文章的中心主旨,既写意又写实。清新的泥土芬芳扑面而来,生动地再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幸福场景和画面。语言具有散文特征,文章读起来亲近自然。 
  二、散文化的新闻会讲故事 
  从新闻诞生至今,无数新闻从业者力求在写法创新上有突破,写出让受众喜读爱看的文章。穆青曾在全国新闻界热心从事改革的时候,提倡尝试用散文笔法来写新闻,主张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打破旧框框,破掉旧模式,突破传统的写作规范,要"向自由的活泼的散文式方向发展"。这些观点引起了新闻界的轩然大波。 
  所谓"散文化"新闻,就是说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具有散文化特点,以散文的笔触构造出深邃意境。前面所列文章在写法上表面上都无大联系,都是以白描手法突出和表现人物性格,来营造中心思想,看似在表象上毫不相干,其实在作者进行文章处理时,融入了自己的思维,有意加工,有目的地"选材",围绕中心思想进行服务。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