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论文写作指导:学生写作个性缺失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 2017-10-10 12:11

 素质教育虽然推行多年,但应试教育的潜规则并没有消失,尤其是应试教育衍生出的教学评价标准将教师的手脚牢牢地束缚在分数的指挥棒上。在"分数"效应下,学生必然会急功近利,走捷径,寻轻松,追高分,创造了"抄作文、背作文、默作文"的三部曲。虽然现在学生的阅读面广,可读的书籍太多太多,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摘抄评点,赏析诵读,但缺少教师的指导,只是形式上的数量上的读书笔记。这种"放羊式"的自由阅读使学生语言积累不多,关注优秀作品语言表达形式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容易出现了学生作文有"饺子"吐不出,有生活积累不会描写,习作的兴趣将逐渐失去,必然说假话、说空话、说大话,必然产生"千篇一律""千文一面"的现象,必然会造就模式化严重的无情的"新八股"。写作教学的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学生的写作兴趣、个性逐渐被埋没成为必然。
  一、学生写作个性缺失的成因
  造成学生写作个性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师的角度看有下面几点:
  首先,不能主动探究《语文课程标准》。"课标"中"习作部分"的教学建议是"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现实语文教学中,我们有几个教师能真正静下心来研究作文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所以写作教学仍是"新瓶装旧酒"。
  其次,不探究语文教材。语文教学是以语文教材为依托而展开的,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语文教材都是重要的资源,只有了解了语文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材的外延与作用都发生了变化,但有不少教师要么把"语文教材"理解得过于狭隘,认为"语文教材"即语文课本,死守教参不放;要么将教材挖掘得过于深奥、过于广博,似乎一节课要将所有的知识都要传授给学生,脱离教材,畅游于海阔天空;要么不探究教材内部的逻辑联系,支离破碎地分解每一篇课文,致使写作与课文教学脱节,出现写作任务的随意性。
  第三,不研究自己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需求、他们的喜好以及他们的兴趣等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整齐划一的上课"要求"或千篇一律的作文批语、僵化的作文教学方式,又怎能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呢?可是我们有的语文教师只是成天悠闲地弹奏着"备课-讲课-评改"的三部曲,都不研究自己的学生。殊不知,写作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作文是学生心声的流露,既然这个写作主体的主体性都丧失了,那一篇篇文章的写作个性又怎能凸显出来呢?
  二、让学生写出个性的对策
  1. 加强积累
  作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教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使用语言要以语言积累为前提,没有语言材料就不能进入写作。"积学如积宝",语言材料要一点一点地积累,积少成多。从字词到句子,到段落,到篇章,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形式。夏丐尊曾指出"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方面","如果不着眼于文字的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因此,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注重赏析语言文字,还要教他们将学到的语言形式运用到实践中去。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