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论文写作指导:唤醒高中生写作动机刍议

来源: 2017-10-10 12:27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提出:"语文教学要一使需之切,二使乐其业。"然而,目前高中生写作凑字、瞎编现象严重,如果不是高考70分的作文要求,还有多少学生能把作文课当成一种享受?那么怎样唤醒学生的写作动机,让他们爱写、乐写呢?
  一、激起需要,强化写作动机
  很多学生面对写作都有这样的疑问:写作有何作用?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笔者曾经在班级里组织了一次与家长进行交流的活动,让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没想到有一位家长当时就忍不住哭了出来。她说从没想到女儿的心理包袱这么重,自己还一直以为孩子不懂事……你看,一封信一下子解除了母女的隔阂,可见,写作是多么的重要。但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写作只为高考得高分,说出的也是假、大、空的话,写作不再是一件乐事,变成了一种精神负担,所以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其认识到写作是对他人、社会的认识,当学生把写作一旦当成了一种需要时,就会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到那时,"写作是一种享受"不再是谎言。
  二、激发兴趣,强化写作快感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天生就具有好奇心、想象力,只是随着进入学校、年龄增长被应试教育扼杀了。想起2007年为确定高考作文题"好奇心",在请小学生、高中生、研究生试做这一题目时,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小学生写得最好,研究生最差。因为小学生对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求知欲,兴趣使然,从而激起了他们找出真相、发现真理的欲望。其次,教师要注重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传统的作文课都是老师布置作文题,简单引导,而后学生开始写作。一成不变的课堂模式使学生缺乏新鲜感,调动不了学生的写作欲望。所以可采取老师命题、学生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形式,分组讨论交流,从而让学生思想得到深入,并从他人的思想中获得补充和完善,或者由别人的想法得到启迪。
  三、搜集素材,强化写作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必须让学生学会积累材料。那材料在哪?"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叶圣陶语)教师要教学生做有心人,热爱生活的人,时刻留心身边的小事,感知生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首先,要用好五本必修课本,里面有二十个专题,任何一个专题都是关于一类话题的思考;其次,用好配套读本,它是在与必修本配套前提下的补充,能丰富学生的写作思维空间。再次,课外名著阅读,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受课业影响,特别重理轻文的思想的影响,学生每天忙于作业,无暇课外阅读,导致知识视野狭窄,见解浅薄。我们可以发动学生去图书馆借阅,建立班级图书角,老师挑选美文印发给学生。第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把学生带入广阔的生活空间,让学生深入观察、感受、思考,积累生活素材,为写出自己个性化的有独特感受的文章打下基础。"
  四、突出个性,强化写作自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然而出于功利性目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应试中得到高分,经常用固定模式作为学生的备考资料,让学生模仿,结果到最后,学生自己对这素材也没有了感情,只会机械套搬。而且学生作文的批改都是老师一手包办,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回到作文中去。日本的教育家富永大洋提出了"引起共鸣,产生反响"的作文理念,要求学生相互传阅和批改作文,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作为作文的主人,可以让其分组批阅,挑错字、不通之处,分析思路,赏析写作技巧、素材优劣等等。
  五、肯定自我,强化写作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刻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中学生大多对自己充满信心,身为语文教师,就是要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体验到成功感,要及时地科学地评价。作文是学生思想的结晶,交上去后,他们很想看到老师的反应。如果拖一周后再发下去,学生当初的写作热情已消减大半,或者很多灵感不复存在。此时学生再看到作文问题已没有了多少感觉。作文没有了动力,又怎能让学生"乐其业"?作文评价中,评语的激励作用不可小觑。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肯定,捕捉闪光点,要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就感,树立自信,不断享受成功的快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了多少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当学生的写作动机被调动起来,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不会写、不知如何写的难题。到那时,老师领着学生的作文之旅将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享受。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