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论文:让等待看得见
她刚出生的时候,是个吃饱就睡、很少哭闹的乖宝宝。这让初为人母的我十分庆幸,觉得上天眷顾,给了我一个省心的孩子。然好景不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变得越来越黏人。只要看不到我的身影,立马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号啕着大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全不管我是在做饭,还是在洗澡,只要不在她的视力范围内,就会情绪失控到崩溃,为此我十分烦恼却又无计可施。
每每此时,我通常都会在第一时间回应一下:"等一下,宝宝,妈妈这就过来。"然后,放任她哭上一会儿,并以最快速度结束手中的事,再去哄她。可我发现,哪怕在这短暂的等待过程中,我一直不停用语言安抚,她焦躁的状态丝毫也不见改善,甚至哭得更凶。我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已经听到了我的声音,确定我就在不远处,她还是这样紧张和无措。
后来,无意间跟一个做医生的朋友聊天,说起这些事时,他的科学分析才让我明白:原来孩子对"等一下"没有任何具体的认知,她不知道要等多少时间,妈妈才会出现。越是看不到人,就越没有安全感,进而变得更焦虑。而幼儿表达焦虑最直观的方式,就是不停地哭闹。朋友建议我说:你可以让孩子等待的时间具体化。例如告诉她:你听完这首歌妈妈就来,或者这本书看到小熊出场妈妈就好了。这样就能让她等待的时间变得更具体,从而进一步建立安全感。
回到家后,我按照朋友的建议做了尝试,她的表现果然好了很多。再大些我就有意�R地教她认识数字,然后把一个秒针、分针和时针各不相同的圆形的机器猫闹钟,摆在和她身高差不多的柜子上。每当需要她等待的时候,我就会告诉她等分针转到某一个数字时,妈妈就来陪你。就这样,她对需要等我多久,心里就有了数。而到了那个时间,我也会信守承诺准时出现。慢慢地,她知道自己的等待一定不会落空后,也就不再哭闹不止了。
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许多因为工作忙碌、家务缠身,而无法专心陪伴孩子的父母。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先给孩子开一个空头支票哄骗一时,自己脱身后就不再顾及孩子的感受,总觉得孩子还小,转头就会忘了这些事。殊不知,这些无法兑现的随口许诺,会在孩子那里就变成不守信用的代名词。下一次再用,不仅会失去功效,而且更难有说话的余地。倒不如明明白白和孩子约定一个具体的时间,例如"十分钟后""半个小时后"。而且你也要把答应孩子的事安排在计划内,说到做到。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被信任的亲子关系。
如今,已经长大的她,还日寸常跟我说起小时候数着闹钟上的数字等我的事。她说,因为等待看得见,不怕找不到我,所以才愿意踏踏实实地等着。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