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论文】针对小学作文写作提出的几点见解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是教学体系的重难点,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将生活的点滴通过组织语言记录在作文本中。以管建刚小学作文写作指导为例,提出几点见解。
关键词:小学作文;作文写作;见解
很多小学校园中,教师忽视了小学生的实际特征和认知特点,盲目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导致小学生失去求知欲望,同时也忽视了素质教育的意义。而小学作文写作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见解。
一、明确小学生作文写作的性质
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是指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把自己见到的、想到的、听到的或者亲身经历过的内容,通过组织语言,再落实到文字上,利用文字来表达和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想法。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小学生作文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练习"写话",再进行"写作",熟练后将二者相结合。该标准是按照小学生语言发展特征和认知规律制定的,既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管建刚学教作文先写作后讲评,小学生已经能够用基本的口语进行较为准确表达的时候,通过记录表达内容的方式,将口语表述转向笔头,让学生能够学会用文字来倾诉自己的内心,是由内到外进行表达的一种方式,让学生能够对写作产生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毫无束缚地写出来,从而养成写作的习惯,自觉地将自己的见解、感情抒发出来,这样就可以轻松解决"写作难"的问题。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样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大,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不能习惯性地将自己所有的想法都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沟通和引导的作用,但一定不要对学生记录的内容进行干涉,因为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写作内容过于技巧化。
二、切勿让学生走进"背诵作文"的误区
通过近些年语文交流活动,以及实际语文教学调研可以看出,许多小学学校在作文写作教学中都存在一个怪象。所谓的怪象就是,近些年教育界一直不遗余力地批判死记硬背模式,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熟读成诵"的方式,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背写作模式、背写作套路、背好词好句好段落,连理解的环节都抛弃。随着新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虽然许多教师的认识水平都有了提高,"死记硬背"的模式在作文教学中有了一定收敛,但受到教学体制、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地区的教师仍然在沿用。尤其是在目前考试形势严峻的状态下,许多教师都将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目标,为了考试而教学,忽视作文写作教学是一项具有感悟性和表达性的实践活动,也忽视了作文写作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运用课本中所学到的丰富词汇对所见所闻进行真情表达,准确地对社会和自然进行反映。管建刚学教作文模式打破了这样的常规,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无技巧地表达真情实感,先写后讲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不局限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在写作前能够抛开教学体制的束缚,在文章充分流露自己的感情,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值得目前小学学校借鉴的。
三、作文写作教学要从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
许多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多年的写作经验告诉我,要想作文有话可写,一定要深入生活,仔细观察、感悟生活。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小,课后生活、活动也丰富多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不能将学生的思想局限在小小的课堂中,要让学生充分地去感受自然、感受社会、感受生活,从生活的点滴中汲取写作的灵感,将作文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对于写作不能急于求成,优质作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随着学生阅历和知识的丰富,视野的拓展,学生就不再畏惧作文了。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也是教师写作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将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尤其是命题作文,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年龄特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但要以一种新鲜、亲切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多鼓励学生,肯定他们的长处。管建刚教学中通过先写后讲的方式,在讲解作文时挑选优秀的作文在全班内进行分享,并且每周都要举办作文周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将"我得写"变成"我要写""我想写",将"好难"变成"好有趣"。这样学生就不会再为写作文皱眉头了。
综上所述,语文写作技能是学生日后生活和工作的基础性技能,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减少技巧的传授,多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