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教育类论文】利用语文教科书中插图的思考

来源: 2018-02-18 21:39

 摘 要: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呈现方式是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的,两者紧密联系,相互补充;贯穿于教科书的始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科书体系。插图是语文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课堂中重要的资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使用的现状和策略作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使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使用策略 
  插图,在文字中起到了说明解释的作用,在当今小学教学教材中插图的比例越来越大。它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简明地反映事物规律的发展及变化规律,从而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与此同时,插图还能在视觉上给读者一种艺术的美感。 
  在义务教育初级阶段,此时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该阶段的儿童正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在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而教科书中的插图就起到了帮助儿童进行抽象思维的作用,所以插图在教学过程当中的运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作为课文外在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机地与文字等其他部分相互联系在一起,对课文的阅读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研究插图对课文阅读的作用,必须要考�]多方面的因素,如读者的阅读能力、课文性质、图文相关性等。那么如何才能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插图呢? 
  一、指导学生观察插图顺序 
  让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一般是先大概浏览整个画面,获得整体印象,再察看细部,图文对照,最后再欣赏整个画面。在观察局部时,可以按由远到近、由近到远,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由表及里的顺序和方法进行。要注意教学生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教师要紧紧围绕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相应的观察能力。如从二年级起就要培养有顺序的观察能力。即由远及近,由人到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先全面观察,再重点观察等。 
  二、根据教学需要删繁就简 
  对于教科书中的插图,有些画面内容比较庞杂,或是对突出课文主题帮助不大,这种情况就不必要在枝节上花费宝贵的时间,当然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抓住要点进行教学,及时根据教学情况进行删繁就简。比如,在学习古诗《峨眉山月歌》时,就可以根据古诗的主要内容来观察插图,并对其有侧重,无需把插图的每一个细节都观察得很仔细。 
  三、发挥想象增加插图的内涵 
  图画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使画面"动"起来,表现更为丰富的内容,那么教师就要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体会画外的意境。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应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含图画背后的事物。同时,使画面人物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头脑中有电影场面感。如观察《三顾茅庐》一课的插图,要让学生从诸葛亮住处的环境、童子的反应、刘关张三人的表情以及他们的对话……来体会刘备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四、观察插图细节丰富课文 
  教科书中有许多写景的文章,尽管文辞优美,但总不能穷尽插图所表现的内容,利用好插图,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丰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如《燕子》的插图,图上燕子的数量有限,教师在教燕子停歇时的优雅,可以让学生拿起笔,去给图中再添画一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像五线谱"的燕子的静态美。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插图的使用渐渐没有低年级的时候那么频繁了。他们已经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地向抽象思维过渡,对于字词的理解,可以逐步摆脱插图的辅助。但是在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还是经常利用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当中的重难点,积累语料,将课文进行延伸,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 
  插图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解读这些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如《天鹅的故事》中的插图,天鹅的插图栩栩如生,跟课文相辅相成,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和想象,学生能够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并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方法,把握文章的主旨。对于有些课文内容,特别是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或者心里明白意思但是不知道怎样用语言来表达。对此,教师将运用课文插图加以点拨,往往能够化难为简。如,在《生命的壮歌》这篇课文中介绍了羚羊飞渡的过程。虽然这段文字看似简单,其实其中老羚羊用身体做桥墩的自我牺牲的过程,以及"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的含义,学生很难理解透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仔细观察插图上这座"生命桥",用橡皮演示画弧线,这样学生就能深切地感受到老羚羊的伟大,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老羚羊的献身精神。这样图文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同时也深化了课文主题,突破了难点。 
  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积累语言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任务之一。教材中有许多插图不仅浓缩了课文内容,而且将观察方法、思维训练蕴含其中,很适合让学生作为积累语言的牵引。如:在学习课文之前,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的内容;在学习课文之后,让学生借助插图复述课文等。在教学古诗时,让学生边看插图边吟诵,使学生既加深了对诗文的感悟,又强化了对诗境的体会,可谓一举多得。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插图,让这些插图深深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只要教师对学生稍加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从而提高积累语言的效率。 
  语文教育应该是与德育、美育相结合的教育。没有美育参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想让美育在教育中实现,就应重在陶冶而不是传授,这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欣赏和接受美的熏陶。然而在这一点上文字就很难做到,插图却能够对小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的培养产生重要的作用。目前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丰富多彩,有人物肖像、风景国画、动植物照片等,这些插图都能够丰富小学生的审美知识,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与此同时,插图在审美的方面就不单是一幅画的作用了。插图往往在形式、内容,意境上和课文构成了一种审美氛围,学生可以通过图文互动,如看图说话等形式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如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桂林山水》等。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图画不但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教科书中的插图凝聚了编者的心血,虽然插图的内容有限,但是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观察和揣摩图意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补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可以使学生想象其言行或者是心理活动;根据插图的内容,联想事物的前因后果和相互联系;从一幅插图中想象出整个故事情节。如《祁黄羊》一文中的插图,插图的内容是晋悼公与祁黄羊对话的情景,那么通过插图可以让学生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的研究是一个新型的课题,插图作为教科书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学当中也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随着插图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被重视,使用插图的策略也日趋显得重要。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