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论文】由当前教育“怪圈”引发的思考
当前,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涌现出了一批批教学能手,研发了一套套课堂模式,出台了一项项评价体系。但是,有些教师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孙悟空七十二变,万变不离其宗"。在实际教学中容易走入以下几个新的误区。
一、变"单一"为"统一"
应试教育支配下的教学方式是单一的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教师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课堂上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权利,不敢质疑,也不会质疑,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大批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素质教育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课堂由封闭沉闷的"冬季"步入百花齐放的"春天"。但是,由于部分相关人士对课堂改革理解上的偏差,如今的课堂教学又走进了千课一面的怪圈,老师们上课全是一种既定的模式:"自学+展示+反馈"。老师变成"导演",不敢再多讲一句,否则就会有"内行"出来指责老师讲得太多,没有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结果是本来该点拨的地方教师不敢点拨,只好让学生在集体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学生们经过合作、交流解决了多少问题,获得了多少知识,效果却难知晓。
实际上,给教师设计一种套路,让他们在固定框架下完成教学任务,是剥夺了教师教学的权力,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甚至出现如下流程:"1.自学课流程:(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2)明确目标,下发学案。(3)独立探究,掌握新知。(独学)(4)小组合作,解决疑难。(对学、群学)(5)难点、易混点全班探讨,追问、点拨。(6)基础达标验收。2.展示课流程:(1)分配任务,合作研究。(2)小组分工,组内预展。(3)展区写板,准备展示。(4)精彩展示,评点提升。(5)穿插巩固,强化训练。(6)整理学案,当堂检测。"学生交流容易,听老师讲不容易;学生分神容易,老师发现不容易。如教学《长征》一课,我引用了一个教学能手的导学案。
《七律・长征》导学案
【导航目标】
1.认识"磅礴""逶迤""泥丸""岷山""云崖"这些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意,重点品味二、三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预习闯关】
【导学方法】
第一关:"长征知识"大比拼
1.长征从 年开始,到 年结束。
2.红一方面军在 的带领下血战 、四渡 、巧渡 、飞夺 。
3. 年 月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 根据地。1936年10月 、 方面�与红一方面军会合,长征结束。
4.七言律诗有什么特点?
第二关:朗读擂台赛
1.我能读准"磅礴""逶迤""泥丸""岷山""云崖"这些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了。
第三关:诗意对对碰
我知道五岭是指 、 、 、 、 。
1.我知道它们的意思:
逶迤:
磅礴:
等闲:
云崖:
2.我能说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四关:学习大考问
【课后检测】
可以说,这节课看上去没什么问题,实际上这节课老师非要上二遍不可,要不然看上去天花乱坠,学生要积累的诗句却是空中楼阁。回归"真语文"迫在眉睫。
二、变"人教"为"电教"
在评课过程中,经常能听到"电教手段不先进"一类的批评,批评多了,效果便有了。于是,在太多"公开课"上出现了"满堂电"现象。
讲《草原》要先放一段《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乐曲,讲《林冲棒打洪教头》就干脆放上光盘。殊不知,声像和影像固然能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但却无法替代语言文字给学生带来的想象空间和审美情趣。一节课下来,评课人说好,学生也津津乐道,但学生学到了什么?结果不得而知。就连授课教师本人,你问问他平时是这样上课的吗?答案大家心知肚明。希望大家具有"回归"之心。
三、变"扼杀"为"捧杀"
在师道尊严盛行的时代,老师对学生无情的冷嘲热讽是极为常见的。可现今,许多老师为了体现新理念,对学生无原则地迁就、表扬已成为一种法则。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不敢表态,学生所答问题明显不对,教师也不敢说"错"。"你读得真棒!""你真聪明!""你回答得太好了!""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将来一定了不得!"之类的话在课堂上不绝于耳,这类话明显含有"假大空"的意味,老师恐怕自己有时都会"汗毛直竖"。学生听得多了,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会产生厌恶感,觉得这是老师对学生温柔的嘲讽,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现今提倡的高效课堂,容量大,学得多,学习过程体验好,收获多……提倡合作学习的前提是"独立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必须给予充足时间;内容必须科学选择,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或需要合作学习;汇报时尽量采用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或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潜能生发言……
其间强调最重要的一点,学生汇报结束后,教师要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一定要对活动时产生的多元答案进行评说,正确处理"答案多元化"和"答案优化"的关系;一定要对活动时产生的"多元解读"进行引导、评判,对那些误读、曲读要理直气壮地给予否定,对那些因年龄原因的浅读要给予提升,对学生感悟不到的地方,应给予阐述,应给予精神引领。
我认为,在评价过程中,要肯定成绩,还要指出问题。要点评外在的表现形式,更要点评对问题理解的深度与正确性。要点评个人能力,还要从"会听,敢说,善读,能写,乐演"几方面点评合作能力与形式。
总之,课程改革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业内人士不断地探索,绝不能片面理解课改理念,走出"怪圈"迫在眉睫,不然只能造成后患无穷阻碍教育的发展。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