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论文】浅谈体育课在小学数学趣味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将来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打下基础。结合生活实际将数学内容融入体育课中,将数学内容趣味化、实际化,寓教于乐,从而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体育课;趣味
日常生活中,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这么简单的加法都不会,你的数学是不是体育老师教的?"作为小学数学老师的我,陷入了沉思:体育真的和数学无关吗?体育老师真的不能教好数学吗?
一、小学数学的特点
小学数学作为数学的启蒙阶段,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将来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可能影响其一生,因此必须重视。然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对数学这一枯燥的学科往往不感兴趣,很容易厌烦和抵触。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曾对一些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做过调查,其实很多"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并不是真正对学习数学有兴趣,只是因为家长和老师要求好好学习,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行为。数学在孩子们心目中的真正形象也并不是那么高大。因此,如何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摆在小学数学教师――尤其是低年级小学教师面前的一道坎儿。是无限制地布置作业,让孩子们枯燥地做题"打基础",还是培养孩子们对学习数学的长期兴趣,这也是教学改革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从大的方面来讲,是要培养孩子们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以后的物理、化学等理科学习奠定基础,为培养高素质的科学人才提供保障,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我认为,这并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的另一个目标是造就一大批合格公民和劳动者,在今后的社会建设中发挥各自应有的积极作用。对于这部分学生,培养的重点是建立数学概念,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树立理性思维观念,更多地注重实际应用。前一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当然非常重要,后一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样重要。这就是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目的所在。
三、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小学数学存在的普遍问题还是应试教育。数学教学也和其他教学一样,片面强调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尽管很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多年的教育改革也专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多革新,但是收效甚微,深究其内在原因,首先,以成绩为考核指标的机制没有改变;其次,整个社会对人才概念的观点没有改变。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孩子将来上一所好的大学,是成功的唯一标准,而做一个普通合格的劳动者是没有出息的事情;第三,认为学习数学,就必须学习解决高难度问题,而不重视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四、教数学可能还真的需要体育老师
如前面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提高孩子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应该摆在首要位置。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抽象思�S能力较差,对一些大人们认为常识性的东西难以理解,这样,就需要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从游戏中学习,才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何将生活融入数学,作者做了有益的尝试。
我利用体育课,恰当地融入数学问题,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尝试。在低年级学生体育课前,与体育课老师设计方案,上体育课时让学生参与各种成绩记录,然后提出问题,再带到课堂结合实际回答问题。根据孩子们的年级和数学水平,事先与体育老师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或竞争性的问题,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比如,在篮球课时,将学生分组进行投篮练习,让学生负责记录每个同学的命中次数,每次记2分,将每组成绩相加,得出总成绩,分数多的(数字大的)为胜,这一点上,孩子们不难理解。而在跑步比赛时,让孩子们掐秒表,计时间,然后相加,得出总时间,这个时候是不是数字越大就胜利呢?为什么?也可以把所有记录的原始数字资料交给孩子们,让他们进行相加,还可以做平均数,帮助理解单个数、和、平均数等概念。由此还可以引出距离与时间相除等于速度等概念。当然,这要根据学生学习进度来设计课题,引出概念。只要设计合理,在体育课中确实能提高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低年级孩子的教学中,提高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最为重要的。不要让孩子在一开始就觉得数学枯燥无味,要让孩子们懂得,其实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老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利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努力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在较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理解平均数、余数、分数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当然,最好是让孩子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认为,在体育课中设计好课题,引入数学概念,寓教于乐,体育老师也是可以教好数学的。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