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论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实践研究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实践性特点,通过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技能的有效整合,促使学科知识的有效融通,能够建立起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理解数学学习的深刻内涵,进而构建起更完善的数学认知体系。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必修内容,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正是系统进行数学教学的开端,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既要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又要注重其教育外显因素的体现,密切结合新课标,建立起更科学、更有效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一、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是建立在学生数学知识技能、思维模式基础之上的,与现实生活实践有着密切联系。数学教师需要深入发掘教材中的核心素养内容,通过知识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学习目标,深入发掘核心素养内涵,将其具象化、形象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相关计算公式,并能够通过公式推导完成解题任务。在这一课教学内容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集中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感,学习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推理,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建立符号意识等方面。通过课堂探究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以思维为驱动,实现核心素养的外化,实现从理论教育到教学实践的过渡。
二、在知识技能培养中融合数学核心素养教育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知识技能为基础,同时又要高于基本技能。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蕴含于知识的认知、理解、发现、应用过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是其核心枢纽,在概念基础上形成各种公式、定理,进而实现测量、运算等实践操作。因此,教师需要关注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理解概念关系,梳理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基本推理和模型理解能力。
例如,在"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托马斯小火车"情境,每节车厢可以乘坐4位乘客,5节车厢能够坐多少名乘客?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会用连续想象的形式获得答案,但如果用乘法进行计算,那么通过"4×5"就能够直接得出答案。这样的情境引导有利于学生了解乘法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乘法学习积极性。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还需要教师将其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通过数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不但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理解,同时还能活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数学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掌握更多的数学解题方法,进而建立起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强化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效。
例如,在综合运算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入真实情境:班上有12个同学参加了书法兴趣组,参加绘画组的人数比书法班少3人,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又比绘画组多6人,问班上共有多少同学参加了兴趣小组?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四、核心素养培养要注重落实,长期坚持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贯穿于数学教学始终,不但需要注重有形内容,如各项概念定理等,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无形内容,即学生数学思想、思维理念等内容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以当前数学教学为基础,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教育改革中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技能,同时能够对数学思想有所感悟。教师要具备长远发展目光,从整体出发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知识水平、学段差异,建立起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持续推动、纵深发展的崭新数学教学格局,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基础所在。在小学数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大环境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育人育德的必然要求。教师应当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通过教学创新、实践、反思等一系列过程,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素质过硬的全面发展人才。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