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论文】文本多元解读语境中的慌乱病象
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节目有一期的主题是"梁山好汉是强盗还是英雄",现场请了好几位专家学者,分成两派,逐对厮杀,正反双方观众也是满腔热情,纷纷摇牌发言。
看完,不禁自问,梁山好汉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成为英雄的代表了,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再把它拿出来大张旗鼓的讨论有必要吗?我们是不是无形中作了某些人成名造势的工具呢?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反观目前在语文教育界所流行的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这种阅读理念是正确的,可是,我们在实际过程中是怎么做的呢?翻一翻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你就会发现,很多人在解读时更加注重一个"新"字,而忽略了"实"字,结果,各种解读层出不穷,恨不得把所有的即成定论统统打翻。《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八期有一个板块是关于"多元解读:语文教学不可承受之重"的专题讨论,编者以三位老师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课堂实录为例,提出了几个疑问:一是对于有些经典名篇,是否不必多元解读?二是若干篇目中是不是有一些传授给学生的最基本的共同内容?三是对于这些内容是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努力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充分掌握?四是教师教学的个性化与教学内容的确定性究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可以说,这几个疑问都是十分沉重而又尚未得到解决的现实存在的问题,但是,这还只是针对教师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而提出的,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没有问题了吗?显然不是。比如,有些学生开始质疑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人物的英勇行为,有些学生却将精力放在了对祥林嫂姓什么的争论中,更有甚者,有的学生简单地将贾宝玉形象同"色狼"相提并论,丧失了对经典形象起码的尊重,这样必然将对文本的理解引向表层化,在热闹非凡的课堂教学背后是对文本内涵的逃避和曲解。
此刻,想到大学时现当代老师在讲授清末文学时用到的一个词"慌乱病象",我想,用它来形容目前的"多元解读"的风气是再恰当不过了,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像是被囚禁了太久的困兽,突然身上的枷锁被解除了,于是,有的还在畏畏缩缩不知所措,有的却把握时机勇于作为。
那么,既然是"病象",我们就要费心去寻求它的根治之法,在此笔者谈一下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多元解读需要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这几年,我国的课程改革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但由于在传统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强制性色彩过浓,实施者惯性地将一些有益的举措当作自上而下的施加,而不是个人自觉行为的选择,从而在实施过程中有了过多的功利色彩,进而导致了所谓的"一阵风"现象,缺少效果的后续性。多元解读亦如此,教师是为了评优质课,献媚于领导,学生是为了获取各种称号,献媚于教师,这种态度势必会导致病象的产生。
其次,多元解读不是随意解读,它需要一定的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谚语对于任何事情,都具有时效性。在多元解读语境中,之所以出现各种曲解文意的现象,便是解读者肆意扩大解读的外延,将一切约定俗成的定论视为解读的障碍,其中包括很多合理的东西。要摆脱这种困境,就要将其纳入一个前提中,即尊重文本,它有广泛的内涵,因为文本本身渗透着所处时代的种种印记,有一个依据的时代背景,我们应切忌将当代的种种理念强加于文本,解读出那些标新立异实则让人贻笑大方的结论。
最后,多元解读应该建立在批判性思维形成的基础上。我们当今之所以提出多元解读的理念,就是要培养公众的创新意识,引导公众打破头脑中的桎梏,把那些不符合文本原意的东西剔除的同时,去挖掘文本所富含的更多的意蕴。解读者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决定着他解读文本的深度和广度,愈强愈能解读出合理的新论,不断开拓新的视角,愈弱愈可能重复前人的论断,将自己引入一个不易突破的死角。
所以,在语文课堂师生之间热烈互动的气氛中,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不是有意义的解读,有没有脱离了文本,产生没产生实际效用,如果徒有其表的话,倒不如甩掉这些花架子,实实在在地学些知识。
仲丽霄,马金美,山东微山县留庄镇第一中学教师。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