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论文】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激励教育理念与方法,以鼓励、奖励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其相信自己能够�W好语文这门学科。从实际的应用效果来看,激励教育能够明显提升教学质量效果,同时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关键词:激励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0-16
一、激励教育概述
激励教育是一种以激励为主要方式的教育模式,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在其进行新知探究时,如果对其进行激励,则会大大提高其自信心,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增长。倘若学生接收到的更多的是批评信息,那么会导致其自信心受挫,从而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激励教育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在此基础上开展的语文学习活动会更有效率,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任务。会想办法努力完成,对课文进行认真研读,不断掌握生字词的读音与用法,进而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进行精神鼓励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激励教育,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肯定学生努力学习后得到的成果,通过精神层面的激励,帮助更多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
比如,在讲解《惊弓之鸟》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有感情的阅读,待全文通读之后,教师便可为学生安排不同的角色进行扮演,将文章内容表现出来。学生在表演任务的兴趣激发之下会更为认真地表现,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会更为用心,在表演过程中会更加投入,进而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待学生表演完毕之后,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同学们,你们表现得太好了!对白非常有感情,表演也相当到位,说明你们对文章已经有了深刻理解,我为你们的优异表现感到骄傲!"学生听到教师的表扬会发自内心地高兴。对于小学生而言,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其自信心会大大提高,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教师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更加积极,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则会有显著的提升。
2.分层激励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尝试应用分层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和能力去进行层次划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习要求。同时,激励的方法也要有针对性,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比如,在讲解《观潮》相关内容时,针对语文基础较弱以及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教师可为其布置更具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如掌握笼罩、薄雾、若隐若现等生字词的读写。待学生能够正确读写这些生字词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激励:"你们太厉害了!这么短的时间就学会了这些生字词的读写,既然都会读写了,那么你们想不想学习怎样用这些词语造句呢?"学生在鼓励言语的激励之下,学习兴趣与自信得以激发,异口同声地答道:"想!"此时,教师再进行更为深入的讲解,学生会听得更为认真努力,同时思维也会更加开阔,进而语文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
3.展开竞争激励
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在语文课堂中通常会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做小动作、交头接耳等行为且时有发生,倘若教师没有讲解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这种现象则更为明显。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准确地抓住小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在实际教学当中引入竞争性质的激励教育,将课堂氛围导向竞争环境,进而促使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以提升,并且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一来,得到奖励的学生一定会继续保持关注度,而没有得到奖励的学生则处于不服输的心理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形成积极的互动,从而以一种良性的循环去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此外,教师还可将班级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以小组形式形成全班性的竞争。教师可对进步较大的、表现更好的学习小组给予精神或物质方面的鼓励,这样一来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小组长的责任心,同时也提高了其他组员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全员竞争氛围的营造,能够极大地发挥激励教育的实效性,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的批评式教育而言,激励教育则主要是通过教师和环境的激励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激励教育模式,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让学生领略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且对语文学习更有信心,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