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考虑因素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以空前的速度在我国发展起来。迄今为止,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接受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所接受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仅次于美国,居发展中国家之首。文章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所考虑因素角度归纳了该理论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的主要观点,挖掘了其丰富内涵,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论文网 /2/view-13207760.htm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一、引言
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研究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别选择;二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内区位选择。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所考虑因素角度,即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时的区位选择角度,探讨该理论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的主要观点。
二、国外理论研究演进
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研究首先非常强调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这一点已经成为区位理论研究的传统。以杜能(1986)和韦伯(1997)为代表的古典区位理论,把成本最小化作为区位选择的标准。根据克里克曼和伍德(1998)的研究,成本最小化仍然是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标准。在成本分析中,除了传统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外,近年来的重要进展就是将交易成本理论引入外商投资区位分析中。如威廉姆森(1985)认为,商品交换中较高的交易成本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发生;凯维斯(1971)发现,在寻找原材料和服务、搜寻商品市场、雇佣劳动力、谈判合同等成本高时,外商直接投资将趋向于交易成本低的地区。信息成本的高低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也有重要的影响(Mariotti & Piscitello,1995)。
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所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潜力及其大小。关于市场因素的重要作用,早在克里斯塔勒(1998)和勒斯(1995)的著作中就被特别强调,并由此形成了市场学派近年来兴起的外商投资区位研究,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十分强调市场接近性、市场规模及其增长潜力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影响。接近市场意味着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以及相关的市场搜寻成本,招聘到合适的熟练工人和经营管理人员,听取和反馈消费者意见。较大的市场规模和快速增长的市场潜力,对外商直接投资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弗里德曼(1992)发现,接近市场对外资在美国的投资区位决策有着重要的正的影响。同样,一些具有较好市场邻接性的欧洲国家,同样从美国吸引了较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接近市场程度也部分解释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城际差异(Gong,1995)。
除了上述这些传统的区位因素之外,近年来学术界越来越强调不确定性和集聚经济的重要性。一般认为,与东道国企业相比,外国投资者在所处的投资环境中处于一种“外来身份”劣势,在原材料购买、识别和发现市场机会、熟练劳动力来源、管理以及许多不可预见的不确定性等方面比东道国企业有着更高的信息成本,使得外资企业往往做出风险回避型的区位选择(Cavas,1971)。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实行梯度开放和渐进式改革战略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将面临着更高的外部不确定性和商业风险(Luo,1997、1999)。由于较高的信息成本及在外国管理企业的困难,使一个回避风险的企业,往往投资于那些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市场大而稳定、具有各种集聚经济效应、且为人们所熟悉的地区(Clickman & Wood,1988)。很明显,信息成本、集聚经济和产业配套条件在区位选择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术界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位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王洛林,1997,2000;牛南洁,1998;陈国宏,2000;郑京平,1998;孙大卫,1997;王凌远,1996)。陈(Chen,1996)利用1987-1991年30个省区外资企业就业数据,并采用条件逻辑模型,考察了市场扩张潜力和交通运输联系等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影响。其中,贺灿飞、梁进社(1999)利用弹性系数分析方法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以及变化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解释外商直接投资分布变化的区域竞争优势模型。通过实证分析,他们认为: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及其投资类型的区域差异是空间经济不平衡规律在中国区域上的体现;信息成本、市场容量与风险因素是解释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及其投资类型区域模式的最重要因素;由于关键因素相对贡献的变化而导致的区域竞争优势的变化是外商直接投资区域模式演变的内在动因;合资、合作和独资的区域模式的差异取决于它们自身的特殊性及其对区域投资环境的响应;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性自我累积机制”使得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模式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对中国的投资由试探性阶段走向成熟阶段,投资战略由投机型、追求短期的高资本回报率转向立足全球战略的市场导向型投资。
四、结束语
目前的研究表明,区域市场规模、交通联系、特殊政策、基础设施和地理区位决定了中国外商投资的区位模式。但是,这些研究仍有缺陷:一是缺乏理论基础;二是没有突出中国转型经济的特点;三是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对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分析,并且鲜有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洛林.2000外商投资报告――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牛南浩.中国利用外资的经济效果分析[J].经济研究,1998(5).
3、孙大卫.对华直接投资发展最新态势相关问题分析[J].改革,1997(5).
4、郑京平.我国利用外资现状的定量分析和初步研究[J].管理世界,1998(2).
5、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异及其变化[J].地理学报,1999(2).
6、陈国宏.我国工业利用外资与技术进步关系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服务学院)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