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基于实践,让读写结合绽放全新活力

来源: 2018-12-24 13:00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将教学局限在体悟感知的层面,而是将对文本的辨析与品味,作为引领学生进行实践练笔的基础。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在诵读中体悟,在体悟中内化,在内化中练笔,同时又借助练笔的形式反刍阅读的感知与理解,真正实现了读写交融,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性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梳理关系,在组织仿写中促进读写结合 
  歌德曾经说过:�热萑巳丝吹眉�,内涵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因此,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更多关注的是文本的内容,学生更多了解的是课文的信息,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来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不少教师开始尝试紧扣文本中核心词语,引领学生在品味涵泳中感知文本的丰富内蕴,这样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学生对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但对学生语用表达能力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帮助学生在诵读中提炼句式,在诵读中感受内蕴,真正为读写结合的仿写服务。 
  如《小露珠》一文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捕捉课文中的经典句式,如课文中“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等句式,不仅结构相同,而且所想象的比喻更是妥帖精准而富有美感,是学生进行实践仿写的重要资源。但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决不能做甩手掌柜,直接要求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练笔,而导致学生无从下笔。因此,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先从整体视角厘清这些语言形式的内在结构,感受原句中“闪亮”“透明”“圆润”等词语分别形容“钻石”“水晶”“珍珠”的准确性,让学生对课文中的语句形成深刻感知,从而为学生顺利地展开语言实践练笔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拓展模仿,遵循课文中语句的原有句式和内在结构,起到了较好的表达效果。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不仅感知了文本的内容,更洞察了作者如此表达的精妙,同时也在读写结合中历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三、创新形式,在统整资源中促进读写结合 
  有人认为广泛的阅读是保障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资源。诚然,这句话有着其一定的价值,但在实际中,很多乐于阅读、酷爱阅读的学生在表达上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通常采取的是泛泛而读的策略,只关注了故事的情节发展,而没有关注书本内容的素材,对作者的遣词造句等也就更加不在意了。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教材文本的作用,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后,从作者创作的技法入手,引领学生将课文的感知阅读与实践写作有机交融。 
  以教学《秦兵马俑》一文为例,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对文本中所介绍的各种类型的兵马俑进行整体性感知,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认知中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同时教师着力引领学生关注了作者观察实写和想象虚写的策略。随后,教师则为学生拓展补充了与秦兵马俑相关的资料信息,并引领学生尝试以导游的身份对兵马俑进行介绍:假如你是一个导游,为了让你的游客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兵马俑,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对兵马俑进行介绍?教师在学生相互研讨的过程中提炼出要从兵马俑的形成、特点、作用及其历史价值等方面展开介绍,从而让学生学会将课文中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整合和运用,而在具体描写过程中,教师又为学生讲授了导游词的相关特点,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读写结合时,对实践的方法进行了更新,避免了学生因为方式的老套机械而导致表达兴趣的下滑。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为学生营造出“导游解说”的情境,引领学生以撰写导游词的方式,将教学的关注点放置在对资源信息的选择与利用上,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延展课外,在自主阅读中促进读写结合 
  没有广泛而深入的阅读,学生语用表达能力的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夯实教材学习的同时,也可通过多种途径引领学生进行广泛阅读。这种阅读的途径可以从教材文本的教学入手,将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由教室里的第一课堂逐步拓展、辐射到学生自主阅读的第二课堂。但在课外阅读内容的推荐上,我们不能生硬地直接布置学生进行阅读,而是要利用教材文本在教学中进行有联系、有逻辑的推荐,让学生在阅读中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 
  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时,教师首先从单一的文本展开教学,着力引领学生感受希腊神话中人物的特点以及神仙的个性特征,并让学生梳理出课文“困苦、解救、惩罚、坚守、重生”的故事结构,了解希腊神话的一般特点。随后,教师则进一步为学生拓展了关于“希腊神话”中的其他故事,并相机推荐学生对整本《希腊神话》展开阅读。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与写作进行有机整合,教师在学生的阅读中布置了这样的动笔要求:首先,是批注,针对书本中的细节描写与一些内涵丰富的词语,将自己的评价和感受以批注形式进行练笔;其次,是积累,不仅要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同时也要学会对书本中的事件进行一句话概括,帮助学生积累写作可能会运用到的素材;第三,是撰写读后感,当整本书全部读完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报、分享手册等方式,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分享,对书本内容进行一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感知体验,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有效发展。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关注就不再局限在教室里,也不再拘泥于一本教材中,而是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关注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的渠道。 
  写作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教师要紧扣读写内容的有机整合,在阅读中写作,在写作中促读,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