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教育论文:论五四文化对当代中国教育思想的影响

来源: 2017-06-11 21:20

 【摘要】五四运动是一场由青年学生自发发起的爱国运动,五四文化对于当代中国教育思想的影响有利有弊。在五四文化的影响下,中国近代的教育体制在蔡元培先生的领导下进行一系列有成效的改革,实现了"教育独立",建立了现代大学制度的模型。但是,在这个动荡的五四,学生和教师不再全身心地进行学术研究,在"党化教育"下,学术服务于政治的思想正在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意识中蔓延。

  【关键词】五四文化 , 教育思想 , 影响
1919年5月1日,就读于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得知在巴黎和会上外国侵略者拒绝中国要求收回国土的消息,中国外交取得失败后。于5月3日晚,于北京大学内举行学生大会,高师、法政专门、高等工业等北京的学校也派了学生代表参加。学生代表纷纷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大家要奋起救国。5月4日,一场由青年学生主导的爱国游行运动在北京大学学生的领导下爆发了。五四运动爆发后,工商界、学界的爱国志士积极响应,从而迫使政府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从狭义上讲,这是一场非暴力的游行示威运动,与之前的辛亥革命、护国运动均有所不同。之前的暴力革命主导者均是有一定军事力量或者有一定社会威望的爱国者,比如孙中山等。而五四运动,则是由学生自发发起的爱国运动,据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屡屡试图借重与利用地方军阀的力量来推翻北洋政府,却屡屡失败。及至五四运动爆发,才终于使他大开眼界,由此使他开始关注并试图"运动学生"。
1.五四运动前中国的教育状况
1.1创办新式学堂
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各种爱国学社兴起,师生在学校高谈革命之道,学堂里经科之学已经慢慢淡出,课堂方面更加重视精神教育,强调自由和独立。而且在辛亥革命时期,男女平等、妇女独立和解放的思想已经慢慢传播开来,还创办了女子学校,使妇女有了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和机会。而这些观念和教学模式、教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当时接受新思想教育的学生有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这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早期的教会学校是为了在中国扩大基督教的影响,传播基督教的教义,从而进行宗教和文化扩张。虽然教会教育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教育主权,但是教会教育也为中国带来了很多西方科学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例如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可以说是教会学校的典型代表。1818年,英国伦敦基督教布道会马礼逊(Robert Morrison)、米怜(Wilam Milne)于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地区创办了英华书院,专门培养到中国传教的传教士,首任校长由英国传教士米怜担任。1839年,马礼逊教育会(the Morrison Education society)利用所集资金在中国澳门创办马礼逊学堂,由美国传教士勃朗(Rev.Samuel R.Brown)担任校长,开设中文、英文、地理、数学等课程,属于小学程度。1842年迁到中国香港,从小学发展为中学,课程除中文外,设有英文、地理、历史、算术、代数、几何、初等机械等,还有生理学、音乐、化学等。[1]可以说教会教育是中国新式学堂的萌芽,中国新式学堂是教会学堂的中国化。因此,在五四运动前接受中国新式学堂教育的知识分子的观念里也有了基督教的"平等、博爱"等思想。
留学教育比起前面的新式学堂教育和教会教育来说,留学教育能够更加直接地把西方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地传送到当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里。1877年1月,洋务大臣李鸿章等人奏请派遣就读于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留学欧洲。1877年3月,中国近代第一批正式派遣的留欧学生在李风苞、日意格的监督和带领下出发赴欧留学了。从洋务运动时期,一些教会学生自发的留学行为,到清末的留日高潮的兴起,虽然留学的总体规模不大,但是这些走出国门的知识分子经过在国外的学习和熏陶,他们的思想已经渐渐西化了。一旦回到中国,他们就会想要传播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变革。正是有了这些留学生对于教育变革的发起,对新的教育模式的引进和改造,西方的科学技术更大范围地充斥着中国的教育界。

说到中国的教育,从古至今以孔夫子为师尊,而在当代的中国,一个被胡适称为"国中绝无可以继任"[2]的人--蔡元培,他的关于教育的各项改革令中国当代的教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界的又一个师尊。
在蔡先生的努力下,中国的教育不再只重脑力而轻体力,"他特别强调加强体育、音乐、美术、劳动和科学实验在课程中的比重"。[4]除此之外,还普及教育和免费公学,使平民百姓能够入学,打破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传统。不仅如此,五四前虽有女子学校,也提倡男女同校,但是男女同校仍未实施,五四以后,男女同校真正得到了实施,使中国的女性在教育上得到了更多的平等待遇。
3.五四文化对中国教育思想的有益影响
五四运动爆发后,执政者开始意识到学生运动的力量,意识到应该更加重视教育,发展教育。
蔡先生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主张即"教育独立"的理念。蔡先生认为要想解决旧教育体制残留的各种弊端,根本途径在于"教育独立"。蔡先生明确表述这一看法或者提出这一主张是在1922年3月发表的《教育独立议》一文,对其"教育独立"思想第一次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教育独立"的宗旨为"教育是帮助受教育的人,给受教育者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职责;而不是把受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或工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给教育家,使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
3.1.1教育经费独立
在五四之前,中国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经费。"中国教育不得不依赖政府的支持,而实际控制中央和地方岁入的军阀,其主要兴趣在于军务和内战,以打败他们的对手,夺取政权。国家岁入的80%被用于军事开支,用于教育的一点份额也常常被军阀们非法挪用。学校常常关闭和被士兵们充作兵营。"[5]五四运动后,蔡元培与孙科联名提出一项《提议教育经费独立案》,其中说:"惟细查全国教育经费,种类繁多,书目复杂,若任期散漫无稽,不加清理,于独立精神,相去尚远。职部、院往复筹商,拟请钧府通令全国财政机关,嗣后所有各省学校专款,及各种教育附税,暨一切教育收入,永远悉数拨归教育机关保管,实行教育会计独立制度,不准丝毫拖欠,亦不准擅自截留挪用,一律解存职院,听候拨发。"[6]如此,教育经费与军政各费用完全被划分开来,全国教育消除了废弛停顿的错误。很显而易见,蔡元培与孙科提出此案的目的,一是确保了我国教育经费的稳定提供,免除了教育财源之忧;二是保证了教育独立制正常运行的经济基础。
3.1.2高等教育的改革
在此基础上,蔡先生制定了具有法律效应的《大学令》,这项法令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以文、理为主,大学改八科为七科,废止经科;设大学院以鼓励研究;设评议会、教授会,构建大学民主管理体制。所有的这些措施,均在凸显教育自身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质,从而使教育适应新的民主共和政体,走上科学化、专业化的道路。
3.1.3大学院的建立

  
五四文化对中国影响深远,从古至今研究五四文化的学者在评价五四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上褒贬不一。从整体上讲,五四文化给中国带来了思想的启蒙,带来了精神的释放,也带来了新一轮的社会变革,因此,五四文化给中国教育思想带来的革命性和先行性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当然了,我们要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虽然五四文化对中国有众多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五四文化而导致的学术限制、以党治校和党化教育等问题也给中国当代的教育思想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从五四文化中吸取教训和经验,以客观的态度评价五四文化,评价五四文化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影响。所谓"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现今中国正面临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浪潮,研究五四时期的教育改革,可以更好地借鉴过去的教育改革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为现今的教育改革服务,更好地为当今社会服务。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