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逻辑突破:必要条件的概念和运用
必要条件是指,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简称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一般形式是:只有B,才A。符号为:B←A(读作“B逆蕴涵A”)。在“B←A”中,B称为“前件”,A称为“后件”。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叫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反映的情况通常只是后件情况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它往往需要与其他条件相结合才能共同导致后件所反映的情况。例如,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即,同心协力←把事情办好。
日常生活语言中,必要条件通常有如下表达方式,如:只有B才,才A;(仅当、必须)B,才A;没有(不)B,没有(不)A;B是A的重要前提;B是A的根本(关键/前提/动力/保障/重点/核心/基础);B对于A来说是必不可少的;A取决于B;除非B,否则不(则不、不、才)A;等等。例如,“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才能考上MPAcc”,“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技创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除非真的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否则他不会改变初衷。”这些日常用语,在历年联考中都有体现,同学们要在学习中不断理解和识记,达到在考试中能够快速识别和运用。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B,才A,即B←A。在“B←A”中,B称为“前件”,A称为“后件”。“←”的规则是:
有前件(B)未必有后件(A),
无前件(B)则必无后件(A),
有后件(A)则必有前件(B),
无后件(A)未必无前件(B)。
下面,我们举一个复杂的例子来运用一下这个规则。例如,爱不一定亲!不爱一定不亲!只有爱,才亲!爱才亲!不亲不一定不爱!
爱不一定亲!
有前件(爱)未必有后件(亲),
不爱一定不亲!
无前件(爱)则必无后件(亲),
只有爱,才亲!爱才亲!
有后件(亲)则必有前件(爱),
不亲不一定不爱!
无后件(亲)未必无前件(爱)。
这样一分析,上面复杂例子的逻辑关系就清楚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在学习中,要不断去体会理解,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综合能力联考中,必要条件的考察,每年都是重点,我们要快速解答题目,就要熟练掌握运用必要条件,其中“除非B,否则不(则不、不、才)A”是几乎每年都会考察的命题点,而且这一命题点很容易出错,需要同学们牢记并根据题目灵活运用。例如,除非真的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否则他不会改变初衷,即,真的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会改变初衷。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道真题,来熟悉必要条件的考察。
例如,【2008年55题】
生活节俭应当成为选拔国家干部的标准。一个不懂得节俭的人,怎么能尽职地为百姓当家理财呢?
以下各项都符合题干的断定,除了:
A.一个生活节俭的人,一定能成为称职的国家干部。
B.只有生活节俭,才能尽职地为社会服务。
C.一个称职的国家干部,一定是一个生活节俭的人。
D.除非生活节俭,否则不能成为称职的国家干部。
E.不存在生活不节俭却又合格的国家干部。
【答案】A
【解析】:题目中给出,“生活节俭应当成为选拔国家干部的标准,”表明“生活节俭”是“称职国家干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生活节俭←国家干部”,B、C、D、E选项均表明“生活节俭”是“称职国家干部”的必要条件,而A项把“生活节俭”看成是“称职国家干部”的充分条件,因此不符合题干的断定。答案为A。
日常生活语言中,必要条件通常有如下表达方式,如:只有B才,才A;(仅当、必须)B,才A;没有(不)B,没有(不)A;B是A的重要前提;B是A的根本(关键/前提/动力/保障/重点/核心/基础);B对于A来说是必不可少的;A取决于B;除非B,否则不(则不、不、才)A;等等。例如,“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才能考上MPAcc”,“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技创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除非真的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否则他不会改变初衷。”这些日常用语,在历年联考中都有体现,同学们要在学习中不断理解和识记,达到在考试中能够快速识别和运用。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B,才A,即B←A。在“B←A”中,B称为“前件”,A称为“后件”。“←”的规则是:
有前件(B)未必有后件(A),
无前件(B)则必无后件(A),
有后件(A)则必有前件(B),
无后件(A)未必无前件(B)。
下面,我们举一个复杂的例子来运用一下这个规则。例如,爱不一定亲!不爱一定不亲!只有爱,才亲!爱才亲!不亲不一定不爱!
爱不一定亲!
有前件(爱)未必有后件(亲),
不爱一定不亲!
无前件(爱)则必无后件(亲),
只有爱,才亲!爱才亲!
有后件(亲)则必有前件(爱),
不亲不一定不爱!
无后件(亲)未必无前件(爱)。
这样一分析,上面复杂例子的逻辑关系就清楚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在学习中,要不断去体会理解,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综合能力联考中,必要条件的考察,每年都是重点,我们要快速解答题目,就要熟练掌握运用必要条件,其中“除非B,否则不(则不、不、才)A”是几乎每年都会考察的命题点,而且这一命题点很容易出错,需要同学们牢记并根据题目灵活运用。例如,除非真的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否则他不会改变初衷,即,真的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会改变初衷。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道真题,来熟悉必要条件的考察。
例如,【2008年55题】
生活节俭应当成为选拔国家干部的标准。一个不懂得节俭的人,怎么能尽职地为百姓当家理财呢?
以下各项都符合题干的断定,除了:
A.一个生活节俭的人,一定能成为称职的国家干部。
B.只有生活节俭,才能尽职地为社会服务。
C.一个称职的国家干部,一定是一个生活节俭的人。
D.除非生活节俭,否则不能成为称职的国家干部。
E.不存在生活不节俭却又合格的国家干部。
【答案】A
【解析】:题目中给出,“生活节俭应当成为选拔国家干部的标准,”表明“生活节俭”是“称职国家干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生活节俭←国家干部”,B、C、D、E选项均表明“生活节俭”是“称职国家干部”的必要条件,而A项把“生活节俭”看成是“称职国家干部”的充分条件,因此不符合题干的断定。答案为A。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