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使用方便和最大限度的利用材料,机器上用的螺母大多是六角形
B.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是因为手机在使用时产生的射频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发生危险
C.交通信号灯中红色被用做停车信号是因为红色波长最长
D.家中遇到煤气泄漏事件应立即使用房间的电话报警
2.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 )
A.20世纪50—60年代
B.大跃进时期
C.20世纪60—70年代
D.文革时期
3.
我们平常都用微波炉加热食物,以下对微波炉加热食物的描述准确的是( )。
A.微波炉产生的微波具有极强的热能,从而使食物变热
B.微波炉产生的微波使食物内部的分子产生剧烈运动而使食物本身发热
C.微波炉产生的微波使热量从食物外部传递到内部来完成烹调
D.微波炉利用产生的微波“涡流”直接使食物加热
4.
医生在给人体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是( )。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毛细淋巴管
5.
农村学生营养午餐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某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份午餐包括馒头、素炒黄瓜、苹果。这份午餐搭配中缺少的营养元素是:
A.油脂
B.蛋白质
C.维生素
D.糖类
查看答案与解析
[page]
1.答案: D
解析:
打电话时会产生微弱电流,遇到煤气可能发生爆炸,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C
解析: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3.答案: B
解析:
微波加热的原理简单说来是: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食品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是由极性分子组成的,这种极性分子的取向将随微波场而变动。由于食品中水的极性分子的这种运动,以及相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用微波加热的食品,因其内部也同时被加热,使整个物体受热均匀,升温速度也快。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C
解析:
抽血一般只抽静脉血,因为静脉血管压力小,出血后可以很快止住,而动脉由于血流速度快,对血管冲击力和侧压力很高,因此不容易止血,所以不从动脉抽血。医生:在给人体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就是静脉。本题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B
解析:
体最主要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水、矿物质、维生素、糖类等七大营养素。蛋白质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肉、蛋、奶、豆类含丰富优质蛋白质,是每日必须提供的。因此,本题中缺少蛋白质。因此,本题答案选B选项。
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使用方便和最大限度的利用材料,机器上用的螺母大多是六角形
B.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是因为手机在使用时产生的射频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发生危险
C.交通信号灯中红色被用做停车信号是因为红色波长最长
D.家中遇到煤气泄漏事件应立即使用房间的电话报警
2.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 )
A.20世纪50—60年代
B.大跃进时期
C.20世纪60—70年代
D.文革时期
3.
我们平常都用微波炉加热食物,以下对微波炉加热食物的描述准确的是( )。
A.微波炉产生的微波具有极强的热能,从而使食物变热
B.微波炉产生的微波使食物内部的分子产生剧烈运动而使食物本身发热
C.微波炉产生的微波使热量从食物外部传递到内部来完成烹调
D.微波炉利用产生的微波“涡流”直接使食物加热
4.
医生在给人体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是( )。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毛细淋巴管
5.
农村学生营养午餐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某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份午餐包括馒头、素炒黄瓜、苹果。这份午餐搭配中缺少的营养元素是:
A.油脂
B.蛋白质
C.维生素
D.糖类
查看答案与解析
[page]
1.答案: D
解析:
打电话时会产生微弱电流,遇到煤气可能发生爆炸,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C
解析: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3.答案: B
解析:
微波加热的原理简单说来是: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食品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是由极性分子组成的,这种极性分子的取向将随微波场而变动。由于食品中水的极性分子的这种运动,以及相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用微波加热的食品,因其内部也同时被加热,使整个物体受热均匀,升温速度也快。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C
解析:
抽血一般只抽静脉血,因为静脉血管压力小,出血后可以很快止住,而动脉由于血流速度快,对血管冲击力和侧压力很高,因此不容易止血,所以不从动脉抽血。医生:在给人体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就是静脉。本题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B
解析:
体最主要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水、矿物质、维生素、糖类等七大营养素。蛋白质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肉、蛋、奶、豆类含丰富优质蛋白质,是每日必须提供的。因此,本题中缺少蛋白质。因此,本题答案选B选项。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