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青海
导航

2020青海农信社招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政治和法律考点

来源: 2020-03-09 23:3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

 

  形成历程

 

  1、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解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人民需要的内容大大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更多要求,比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起来。二是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比如期待更优质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3.关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是指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已经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那样一种局面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新时代凸显出来。所谓发展不平衡,有区域发展不平衡,比如东部和西部发展不平衡;有城乡发展不平衡;有供需结构不平衡,比如既存在落后产能过剩的情况,又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也有群体发展不平衡,比如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所谓发展不充分,主要指创新能力不够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质量和效益还需要提高,转变发展方式还处于攻坚阶段,等等。这就要求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宪法》修正案之备考重点

 

  1.国家主席取消了任界限制。我国坚持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坚持党主席、军委主席、国家主席三位一体,取消国家主席的任界限制不仅更好的与三位一体相契合,而且对于我国发展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2.在全国人大机关中把法治办修改为宪法法治办公室。此项修改更加明确了全国人大在宪法监督中的领导地位,对于坚持宪法治国、依法治国树立了强大的理念支撑。

 

  3.监察部变身为监察机关。虽然是两字之差,但是却彰显了我国党中央对于腐败的打击力度和打击决心。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国家机关由原先的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变身为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同时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监察机关的产生方式以及在我国的地位。

 

  4.新增了“生态文明”这一项。建设美好的环境是党中央特别强调的,因此为了更好的建设环境,“生态文明”写入了宪法,这对于我们后期的发展和考试备考是需要注意的,在多选题目中,“五位一体”的理念是需要树立的。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直播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