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A. 甲在杀乙的过程中,见乙痛苦呻吟的惨状,产生了怜悯之心,中止了杀人行为。
B. 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了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
C. 甲深夜拦住一下班女士,正要强奸时,该女一回头,甲发现是小学老师,扭头就跑。
D. 张某将毒物放入李某的水杯中想杀死他。之后,张某悔悟,主动将水杯中的毒物倒掉,或者主动地将李某送入医院抢救,避免了李某的死亡。
47.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外汇储备的是:
A. 甲国拥有的外国货币
B. 乙国拥有的外国政府公债
C. 丙国拥有的外国公司债券、股票
D. 丁国拥有的外国商品
48.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它包括两方面内容:(1)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2) 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霍桑效应的是:
A. 由于外在环境和工作条件的改变,小王在某家公司干得越来越起劲了
B. 某公司年底将颁发一个2万元的销售大奖,大家都在年底努力地冲击销售额
C. 小陈以前成绩很差,但后来老师经常找他聊天并且上课经常向他提问,他的成绩慢慢地上去了
D. 某公司为了激励员工工作,每年都会安排两次带薪出国旅游
49.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责任分散效应的是:
A. 大街上有两个人在吵架,这本不是什么大事,结果人越来越多,最后连交通也堵塞了
B.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C. 某甲被发现杀死在自己家中,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
D. 某政府机构上面下达任务以后,各个部门互相推脱,变成了“踢足球”的游戏
50.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紧急避险的是:
A. 甲为保护自己的桃园免受小偷侵扰,在桃园四周架设高压电网,致使小偷被电死
B. 消防队员乙为避免自己烧伤而拒不参加救火
C. 公安人员丙追逐逃跑罪犯,发现其持枪向其射击,便逃离现场
D. 丁见小偷在其家中寻找财物,趁其不备,将其停在屋前的汽车轮胎扎破
46.A、C、D三个选项都符合犯罪中止的定义。B选项属于犯罪未遂,因为陈某并未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他将戒指放回柜台是被迫中止盗窃行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47.A、B、C三个选项都符合外汇储备的定义。D选项中某国拥有的外国商品不是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48.A项中的环境与工作条件改变、B项中的奖金激励、D项中的出国旅游都属于外在激励,只有C项中的小陈是意识到自己受到老师的额外关注而引起的绩效上升。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49.B、C、D三项都存在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现象,故都属于责任分散效应,只有A选项属于从众效应,不符合上述定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50.A项中免受侵扰的合法权益小于生命权,故排除;B、C两项中的消防队员和公安人员属于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