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南方电网招聘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47>
威慑其实是让假想敌人的内心产生恐惧,从而阻止他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来。但是这种恐惧的根源有两个:第一,对手要认可威慑方所具备的实力,很难想象一个弱小的国家能够威慑强大的美国;第二,对手还要相信威慑方动用实力来达到目的的决心,换句话说,对手要确认威慑方的意图。如果对手认为威慑方并不具备真实的进攻性意图,那么简单的展示实力或者言语威胁就毫无意义了。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威慑方通过让潜在对手相信自己的实力以达到威慑的目的
B.威慑的目的在于阻止强大对手的攻击并使其产生惧怕
C.威慑方真实明确的意图更能给对手带来恐惧
D.威慑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被威慑方的认知
2.
公车改革的漏洞是一面镜子,它寓示着,只有让所有公共治理的漏洞都充分聚焦民意,社会才能进步,现在,公车改革新政遭遇质疑,让那些可能被权利钻空子的漏洞被及时曝光,尽管会让人看到改革滞重难行的一面,但我们更应该感受到民意洪流无法阻挡。每一项制度改革的漏洞,如果都能有民意与权利进行深度博弈社会就一定能够渐渐步入民主与法治的轨道,一路畅行。
对这段材料的关键词语提炼准确的是( )。
A.公车改革 民意 权力 博弈
B.制度改革 轨道 权力 畅行
C.漏洞 民意 权力 博弈
D.公共治理 轨道 权利 畅行
3.
中国的粮食问题,仍然还是要靠自己,这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的国情所决定的。粮价是市场创造过程的客观结果,我们与其在价格干预上绞尽脑汁,不如把目光放长远,切实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技术进步方面下大力气,珍惜每一寸土地,利用好每一项要素投入,保持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和粮食自给率的合适水平。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底气。
文中划线的“此基础”表示( )。
A.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改变农业生产结构
B.提高粮食的销售价格,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C.改善农业生产要素,保证足够适量的粮食产量
D.加大宏观调控,避免粮食市场掉入盲目的误区
4.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对于世界经济而言,状况同样如此。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短短几个月内,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呈现出风雨飘摇之势。而相对于危机来势之迅猛,危机消退则要缓慢得多。2010年,世界经济注定将走在“病后初愈”的漫漫康复之路上。
文中“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中的“病”指的是( )。
A.世界经济
B.金融海啸
C.世界经济危机
D.正在复苏的世界经济
5.
个人极端行为区别于其他犯罪的最大特征,就是组织、策划、实施多由一人进行。它的隐秘性强、不确定性大,防范、预警和处置都较为困难。毫无疑问,单单依靠政府的力量,根本无法完成对个人极端行为的管控。加强安检和巡逻,亦非有效的应对之策。化解之道,还在于政府、社会、媒体和个人的协同努力。当政府守住了公正底线,社会守住了公平底线,媒体守住了平衡底线,个人守住法律底线就是可期待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个人极端行为的特征
B.个人应如何守住法律底线
C.管控个人极端行为是一件棘手的事
D.对个人极端行为的管控需各方协同努力
[page]
1.答案: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细节判断题。
由文段可知,A、B都只是威慑产生恐惧根源的一方面,概括不全面,排除;C偷换概念,“真实的进攻性意图”能给对手带来恐惧,而并非仅仅“真实明确的意图”;D表述正确,两个根源都涉及到被威慑方的认知。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意在通过“公车改革的漏洞”探讨如何通过民意与权利深度博弈,使社会进入民主法治轨道的问题。故漏洞、民意、权力和博弈为关键词。“公车改革、制度改革”等并非关键词。
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解析:
根据提问可知本题为词句理解题。定位“此基础”,结合上下文理解,可知“此基础”指的是前一句话“切实......下大力气,珍惜......,利用......,保持......”,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技术、土地等属于农业生产要素,“保持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和粮食自给率的合适水平”和“保证足够适量的粮食产量”同义,整句话概括起来就是C项,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解析:
据提问可知本题为词句理解题。
这段文字是围绕“世界经济”来讲的。这里引用“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将主语世界经济拟人化,后面“相对于危机来势之迅猛,危机消退则要缓慢得多”对应第一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可知“病”指的是世界经济的“病”,也就是经济危机。C项正确。
世界经济是这段话谈论的主题,但并不是“病”所指代的内容,A不正确;B项中金融海啸只是经济危机中的一例,范围过小,也不正确;D项复苏和“病”完全不相干,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解析:
文段先对个人极端行为的特征进行概括,接着说对个人极端行为的管控“单靠政府无法完成”“加强安检和巡逻,非有效的应对之策”,那么重点便应落在这之后的内容上,即“化解之道,还在于政府、社会、媒体和个人的协同努力”。如此便不难看出文段要说明内容是什么了。本题选D。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