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西农信社招聘备考经济、金融知识:理解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定义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被称为“自动稳定器”,亦是“内在稳定器”。要了解财政政策的内容,必须先了解财政的基本构成。财政政策主要有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构成。
注意:财政政策调节的是需求侧。
理解:之所以叫“自动稳定器”是因为在经济繁荣向好的时候,税收自然而然会增多,税收增多就是一种抑制效果。在经济形势不太好的时候,全社会都没有什么太多的经济收入,所以收税自然而然会变少,税收少就会起到一定的扩张效果。
易错点:货币政策的执行主体为中央银行,如我国中央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美国中央银行为美联储。对比: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主体为政府。
1.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主要包括税、利、债、费四个部分。下面重点谈一谈税。
税的含义
指税收,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特征。
理解:税收是我国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方式。我们可以说,要想调节财政收入,只要通过调整税收就基本可以达到效果。所以在做题的时候可以把税收和财政收入划个约等于号。
三个特征的理解:
强制性。国家让你交你必须交,不交就是违法,不交少交就是某冰冰。“当年容嬷嬷针扎的那些人看来都是坏人”。
无偿性是指在我们交税的同时,国家没有立即给予同等的物质回报(虽然最终是用之于民)。
固定性就是说税收收多少都是不会轻易更改的,没有权威部门出面、没有经过法定程序,不能随意更改税率。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指通过国家预算安排用于各方面的支出。
二、财政政策的运用
在经济萧条(通货紧缩)时,采用扩张性的调控政策,要减少税收,提高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时,采用紧缩性的调控政策,要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理解:经济低迷萧条时候:少收税,对于消费者来说可支配收入多了,能多用消费拉动经济;对于企业来说,经营成本下降,减轻负担,更有活力。政府多支出,可以通过大型基建拉动各个产业;可以通过保障刺激居民消费欲望。从而扩张经济。反之亦然。
这部分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记忆,才能取得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效果。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