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015 •国家)西方现代文论认为,一部作品产生后就是独立的文本,和作者无 关。然而这个原则却不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很多是朝廷的官员或 预备官员,至少是读书人,是文明的传承者,他们的言行是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文学承载 着移风易俗的责任,因此社会价值体系对文学家的人格有较高的要求。如汉代的扬雄写 过赞美王莽的文章,因而被宋人看不起;严嵩的诗写得好,但是后世读的人少,诗集也少 有刊刻一怎能让祸国殃民的罪人立言不朽呢!古人虽也说过“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 章”的话,但仍坚持“德艺双馨”的文艺评论原则。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符合传统上中国古代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A.文如其人
B.文以载道
C.知人论世
D.诗以言志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22(2017 •吉林)古代的石桥拱形大多为半圆形,这种建筑形式尽管比较优美完 整,但因为拱顶造成桥高坡陡,车马行人非常不便。作为一条贯通南北的枢纽,“学步 桥”的建造者采用了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为降低,桥面过渡平稳,车辆行人非常方 便,达到了低桥面便于过往、大跨度便于行船的双重目的,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建筑形式用 料省、施工方便。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介绍圆形拱石桥设计方案的优越性
B.指出古石桥在建筑风格上的唯美性
C.突出学步桥在建筑形式上的创新性
D.比较传统石桥和圆弧拱桥的实用性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23(2018 •江西)今天的我们几乎生活在一个高度格式化的时代,外出旅行要追逐 各种攻略,购物消费要参考各种清单,本来非常个人化的生活、阅读方式也被各种标签所 左右,“丰富”得千人一面,“个性”得人人相似,“鸡汤”得一望便知,也许这是我们所处时 代的共有病症。在重复与转发里寻找自己,而不是用自己的感觉、感官、思考和行动去接 通这个世界,去介人真实的生活。失去了真实的切近和独特的感受,失去了质朴与真诚, 心灵单薄如纸片,思想空空纸上行,读者自然不会喜欢。好散文难觅,终究还是写作者的 问题。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好散文的匮乏是因为有平常心的文字少了,写作者也缺少生动有趣的闲心
B.好散文的匮乏是因缺少真心,散文的价值首要是一个真字
C.好散文的匮乏是因为写作者心灵不够饱满
D.好散文的匮乏是因为读者的流失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24(2017 •国家)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国”,这主要 得力于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据实指陈,非属臆造”,但题材 取舍、人物描写、故事演绎则广纳传说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艺术虚构。在受众那里,《三国 演义》经常被当作三国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学诚称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 往为之惑乱”。这种“惑乱”,就是信史与史传文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 “文”与“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 导致“惑乱”。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史传文学的生命力在于适度的史学真实性
B.史传文学是文学性与史学价值的对立统一
C.人们应避免落人以“文”代“史”的窠臼
D.“文史分家”是评价史传文学的重要标准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25(2014 •国家)将“幸福”传感器放在人体表面或植人人体,通过各项指标可测出 人们每一刻的幸福指数。没有一个“幸福”传感器会是完美无缺的,而且也不需要。温 度计被发明出来时也很不精确,但随着时间推移,温度计的设计日渐精致,现已是不可或 缺的日用品。科学家们相信,“幸福”传感器也将遵循类似进化进程,虽然它们在评估人 们心理状态时总会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可穿戴传感器却已比衡量幸福的传统工具来 得更为低调,更加易用。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任何“幸福”传感器都不可能完美无缺
B.“幸福”传感器将成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C.“幸福”传感器会向着高精度的方向发展
D.人类并不需要完美无缺的“幸福”传感器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26(2018 •江西)在一般人眼里,文学可以超越时空、流传千年。就某门科学来说, 由于其时间局限性等原因,它们很难长久流行。唐诗、宋词至今仍为人们广泛传播,而中 国又有几个人记得中国唐宋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呢?当然,中国古代包括近现 代,科学技术远谈不上发达,科学离流行看起来更加遥远。但即便是在科学发达的西方,其科学的流行程度与文学艺术也不能比拟。尽管欧洲文艺复兴,不仅仅是文化的革命、 思想的革命,也同样是科学的革命,伴随着一大批科学成果的诞生,但其了解者并不多。 让科学流行起来需要宽容的社会环境和更多人才。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文学比科学更有生命力
B.文学永远比科学更易流行
C.科学比文学更易流行
D.科学与文学可以同样流行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27(2018 •广西)回望中华民族,因为有那些熠熠生辉的华彩诗章留存,漫长的朝 代更迭便不再单调,中华文明愈显璀燦。今天我们在谈论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时,不 妨先从古诗词中感受美、培养提高审美能力。毋庸讳言,诗词已日渐小众化,能从中有深 切体会者,也不在多数,这是无法强求的。但通过大众化形式的包装,让更多人通过诗词 贴近自然,感受变化,体会生命的节律,从而领略自然之美,并由此生发出爱护自然、保护 自然的责任意识,无疑是一件正能量的事情。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华民族有热爱诗歌、爱护自然的传统
B.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滋养
C.诗词日渐小众化,需要大众化形式包装
D.赏析古诗词有助于培养大众的环保意识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28(2014 •国家)在地震面前,科学还是大有作为的。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人们 发现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前者传播速度更快,但破坏力较小,而后者则相反。因此, 人们通过地震监测台网,监测到传播速度更快的地震波纵波,向监测中心发出信号,监测 中心即可通过客户端用无线电波向公众和重点设施发出警报。也就是说,地震警报是无 线电波和地震横波的一场“赛跑”,在地震横波尚未到达时,给人们以瞥示。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地震波横波的监测难度高于纵波
B.地震警报系统的精度和速度亟待提高
C.无线电波技术的发展是实现震前预测的前提条件
D.科学利用两种地震波的时间差可以发出有效的地震警报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29(2017 •河南)以“克己”为出发点的传统中国道德体系,在当代中国对于开拓公 共性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这是因为传统差序格局的私人关系文化在中国根深蒂 固,因而其依然是当代中国个人道德尤其是官德建设的重要要求。但是,依据费孝通的观点,以“克己”为出发点的传统儒家道德体系,是差序格局中的私人道德,并没有超越 亲疏厚薄的差序特性,缺乏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公共道德要素。而要突破传统差序格局 私人关系文化对于公共性开拓的束缚,最重要的还在于发展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公共道 德要素。这段文字意在强调以“克己”为出发点的传统中国道德体系:
A.以传统的差序格局为形成基础
B.是当前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C.没有超越亲疏厚薄的差序特性
D.对于开拓公共性存在局限性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30(2018 •广西)印度电影曾经是呆板冗长的舞台剧的代名词,模式一成不变,故 事老套,人物类型化。孟买的“宝莱坞”也因为模仿“好莱坞”的名字,总让人觉得它像一 个仿造色彩浓厚的滑稽剧生产基地,但印度电影在经历过歌舞片、超级英雄片、浪漫爱情 片等类型片之后,每年1900多部的生产量,使它的电影工业显现出与好莱坞分庭抗礼的 壮观气象,特别是最近十几年,印度电影人有如神助,在现实与虚幻间搭起一座桥梁。于 是,他们在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中磨炼出来的讲故事的能力日益增强,流畅地讲出 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印度电影最突出的特点是讲好故事
B.印度影片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模式的变革促进了印度电影的发展
D.印度电影对市场喜好的把握日趋精准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