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天津武警考军校招聘考试:语文文言文虚词--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①庞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①庞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