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浅谈英汉语序主要原则对比及英汉翻译中的语序调整北京语言大

2020-02-05 16:37
【摘要】无论在什么语言中,句子的各种成分都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来排列的。 本文所探讨的“语序”,指的是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即句子里面分句间的先后 排列词序。探索和揭示英汉语序的异同规律,将有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笔者以英汉语序为切入点,探索并实例论证不同语序原则指导下的英汉语 序调整。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语序的三对重要概念,掌握语序的普遍规律的同 时认识语序的灵活多变。其次,选取了制约英汉语序的四个原则加以分析。最 后分析了语序原则指导下的英汉互译策略。 【关键词】英汉语序 英汉互译策略 翻译质量 一、英汉语序异同点 1.自然语序和凸显语序。语序有两种基本形式,自然语序和凸显语序,这 两种基本语序体现了人类语言的共性。自然语序先叙述原因、条件、环境、历 史、背景、事实等,再点出主要或重要的结果、结论等,与现实的时间和事理 逻辑顺序同构,犹如对现实生活经历的描摹。凸显语序是指不依靠时序组句, 而是把陈述重要信息的部分习惯性地放在句首,即开门见山,先点出结果、行 为、结论、观点、态度等,再追叙一些与此有关的原因、理由等。相比较而言, 汉语句子建构常常按照自然语序,而英语则比较偏好凸显语序。 2.语序的固定性和灵活性。英语和汉语在语序的排列组合上既有其固定性, 也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其固定性是由于语言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 其灵活性是由于语言有丰富多变的句式结构和千变万化的语用需要。王东风、 章于炎(1993)认为,汉语是分析型为主的语言,语序相对比较固定;英语则是 分析、综合参半的,语序既有固定的一面,又有灵活的一面。本文着重探讨英 汉语序的固定性或规约性。 3.语序原则的制约性和相对性。英汉语序均受一定规则的制约,如信息分 布和句尾焦点原则、语义连贯原则、凸显性原则、时空序列原则等等。这些原 则对英汉语序具有制约性,体现了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对语序排列的一般性的选 择习惯或趋势。但语序原则的制约性不是绝对的。语序原则具有相对性,这是 对其制约性的一种颠覆性补充,丰富了语言表达的手段和效果。本文将对比分 析英汉语序皆有的四大制约原则:句尾焦点原则、时间序列原则、空间序列原 则和事理逻辑原则。 二、英汉语序主要制约原则对比 1.句尾焦点原则。在表达信息时,常见的做法是按照从已知到新知的顺序 来铺排。所以,一个句子里越靠近句末的成分,表达的信息内容就越新。处于 语句末尾的成分通常被称作句尾焦点(end focus)),也称作无标记焦点。从已 知到新知的信息分布原则及由此产生的句尾焦点原则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属于 自然语序,且对语序产生重要影响。若无特殊情况(如无“成分移位”、无特殊句 法结构、句意呈现中性、无强烈感情变化等),英语和汉语里的大多数句子都遵 循末尾焦点原则。 汉语由于语序相对固定,尾焦倾向更为明显。 2.时间序列原则。时间序列原则指语法成分的相对次序取决于它们所表达 的概念领域内的时间顺序。这种语序由于依照自然时间发生顺序叙事,也称自 然语序。汉语往往先发生的事先叙述后发生的事后叙述,语序与时序有很高的 对应性,属典型的自然语序。比较而言英语的屈折变化比较丰富,可以参照语 法范畴排列语序,语序和时序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时序的先后大多服从语法 范畴的制约。英汉语句都可按事件的先后顺序安排语序。但在涉及多个行为要 素时,英语趋于由近及远的表达先揭示主题而后按时间逆推,回忆式地逐一补 叙。汉语则按时间先后排序,有条不紊地顺序交代。 3.空间序列原则。在句子层面,如果牵涉到空间,汉语往往有比较明显的 脉络线索,通常是自上而下、由远及近、从大到小等。相对而言,英语的空间 排序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由小而大,而对于上、下方位,英语的空间脉络则 显得更加自由。汉语句子的排列顺序以及英语句子的空间顺序,还可以用“图 形-背景”理论来解释。汉语多是由背景到图形,而英语则是先点出图形,随后 点明背景。 4.事理逻辑原则。汉语在表达因果关系时,倾向于先表因后表果、先条件 后结果、先假设后可能的结果、先让步后转折、先目的后行为。英语使用连词 比汉语频繁,也正是这个原因,英语中因果句的排列顺序就相对灵活些。英语 句子中有时是以主-从为主,有的是以从-主为主,有的是两者不分彼此。但在 汉语中,大多数情况下是从-主,表示原因、条件、假设等等的一律在前,表示 结果等的一律在后。需注意的是,现代汉语里也允许有类似于英语的主从排列 方式,即从句后置,先主句后从句。只有表示原因、条件、让步的句子,偶有 “主-从”的情况。然而这类句子无外乎两种原因: 一是受到英语的影响;二是表示补充或解释,多用于口语。 三、语序原则指导下的英汉互译策略 英汉互译时,译文与原文的语序对应无外乎三种情况:完全对应、部分对 应、完全不对应。其中因素有:语际差异、译者的个体素养、译文评价标准等。 这里只讨论语际差异,即所谓的表达习惯不同。英汉语序皆遵循尾焦、时序、 空间序列、事理逻辑等原则,但具体倾向不同,如下表所示: 主要语序原则 汉语倾向 英语倾向 句尾焦点原则 ++(更明显) + 时间序列原则 顺序>逆序 逆序>顺序 空间序列原则 背景-图形 图形-背景 事理逻辑原则 从-主>主-从 主-从>从-主 因此,在做英汉、汉英翻译实践时,需要以这些语序原则为指导,调整译 文语序。 1.句尾焦点原则与译文语序。句尾焦点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在特定的语境中 选择合适的语序结构,即把重要的信息放在句尾。由于信息分布多从已知到未 知,所以句首的主语常常表达的是已知或确定的信息。如果主语是新信息,则 要改变语序,使其不在句首出现。 2.时间序列原则与译文语序。汉语在建构句子时,喜欢将先发生的先说; 而英语语法手段丰富,这使得它不需要严格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安排 句子成分。所以,汉译英时应该发挥英语的优势,灵活运用时态和连接词等手 段确定语序。而英译汉时,如果原文按照时序铺排,则可按原序翻译。如果原 文未按时序铺排,可以考虑调整语序。 3.空间序列原则与译文语序。汉语在安排句子成分时,倾向于从大到小、 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背景到前景(图形)的排列顺序;英语 与之相反。做英汉翻译时,尤其是翻译长句、复杂句时,可据此安排各句子成 分的顺序。 4.事理逻辑原则与译文语序。英语中的事理逻辑关系在主题确立的情况下, 可以借助各种形式手段,如同位语、插入语、介词短语、从句及非谓语等,对 事件的先后顺序、因果关系等,采取先主后从的语序结构,先提出或表明事情 的结果、结论,而后再补叙各种原委。英语主句从句的位置可以颠倒,是因为 从连词判断主从句。汉语中虽然也有用“因为……所以……”等连词的情况,但 毕竟占少数。汉语中经常省略逻辑关联词。在此情况下,汉语句中的语义逻辑 关系更需要通过语序得以辨认。英译时首先需要根据语义分清主次关系,并在 必要时添加适当的关联词。 四、结语 本文着重对比分析了制约英汉语序的四个原则,并探讨了译者在翻译实践 中如何在语序原则的指导下调整译文语序,以便译文更加流畅。每个原则对英 汉两种语言语序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其间的差别既体现了各自句法结构的语 言机制,也为双语转换提供调整的基础。当然,制约语序的原则还有很多,限 于篇幅,不予一一讨论。值得注意的是,译者不应滥用翻译策略。大量语言材 料及研究表明,50%以上的英汉翻译实践是存在语序对应的,因此译者在翻译 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滥用语序调整。正如常玉田教授(2010)的观点, “在翻译的过程中,许多时候可以保留原文的句型,沿用原文的词序和语序,几 乎无需在结构上做很大的改变。按照原文词序和语序直译的方法十分常用,是 翻译时的第一选择”。 参考文献: [1]常玉田.商务汉英翻译(研究生)[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 社,2010. [2]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3]秦洪武、王克非.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10. [4]王东风、章于炎.英汉语序的比较与翻译[J].].外语教学与研 究,1993(4):36-44. [5]周丽颖.现代汉语语序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浅谈英汉语序主要原则对比及英汉翻译中的语序调整北京语言大 第 1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