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2020小学教案钉尖触地的机会

2020-02-17 15:15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15.2.1 钉尖触地的机会 广州市第 113 中学 钟添琼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本节对不均匀材料的实验问题有一个认识,感受到只有实验才 是预测某些随机事件发生的机会的必要手段。 2、 体会钉类种类的不同,则实验的条件也不同。理解实验的精确程度与实验 的次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3、 掌握初步的实验方法,和提高探索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不均匀材料的实验问题,加深理解;只有实验才是预测某些随 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必要手段。 难点:对本节实验的材料、规律的认识。 关键点:抓住实验的本质,抛掷实验材料进行分析,通过统计表和折线图 直观地进行探索、寻找实验结果。 【教具准备】: 两枚不同形状的图钉,投影仪 多媒体 【学具准备】 两枚不同形状的图钉(其中一枚图钉形状师生都有) 【教学过程】 一、回顾 1、 通过前几节的学习,体会到哪些实验思想?如何估计机会大小?怎样才 能得到机会的估计值? 2、 前面的几节课的实验结果是否可以在实验前预测出来?也就是说,不做 实验,就可以推测出事件发生的机会? 3、 前面的问题实验中,你学会了什么? 二、回顾 1、 问题提出:一枚图钉被抛起后钉类触地的机会有多大?你能不能通过实验 预测出来?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学生活动:思考回答(不能) 2、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创设实验活动的情境,用频率估计机会的大小。 3、 构建实验:请同学们拿出一枚图钉(相同形状)分别记录抛掷 40 次、80 次、 120 次、160 次、200 次、240 次、280 次、320 次、360 次、400 次、440 次、 480 次后出现钉尖触地的频数和频率,列出统计表,绘制折线图。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提出实验问题。 学生活动:抛掷图钉,记录实验数据据,绘制折线图。 教学方法:投影显示“构建实验问题”,小组合作,递增累计实验数据,探索规 律。 点评:应首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师生共同讨实验方法、步骤、采集数据的方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法。因课堂时间的限制,实验中也可以采取“四人学习小组”累加实验数据,为 了在有限的时间增大实验数据,也可以将各小组数据累加。注意图钉形状要相 同,抛掷的方式要相同。一般分成四个大组,每组 12 人左右。各大组的图钉要 相同。 三、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1、 问题提出: (1) 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估计一下钉尖触地的机会是百分之几? (2) 和其他三组进行交流,看看得出的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3) 如果四个大组的同学采用四种不同的图钉进行抛掷实验,那么①所 得的实验数据能累加吗?为什么?②钉类触地的百分数有什么不同, (同样的抛掷次数)?为什么? 2、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上述个人实验或合作实验可以看出: (1) 通过实验的方法用频率估计机会的大小,必须要求实验是在相同条 件下进行的,比如同样的方式抛掷同一种图钉。 (2) 在相同的条件下,实验次数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到较好的估计值, 但各人所得的值也并不一定相同。 (3) 通常是通过观察频率折线图的变化趋势再结合理性的分析来得到实 验结果。 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1、 通过个体实验或合作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的结果,体会到图钉是 一种不均匀的实验材料,机会的估计值是无法用公式计算解决或主观臆 断的,只能求助于实验,这就显示出实验是预测某些随机事件发生的机 会的必要手段。 2、 图钉的种类不同,则不能当作是相同条件下进行的实验,因此也不 能将其实验结果累加。 3、 到底要做多少次实验才能得到可靠的机会估计值?这个问题没有确 定的答案,主要取决于我们想要达到的精度。 五、作业 习题 15.2 第 1、2 题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2020小学教案钉尖触地的机会 第 1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