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关于伊尹放太甲的由来

2020-02-21 12:56
伊尹放太甲的由来 根据文章描述,太甲即位后三年间,不够贤明,暴虐无道,违背德政而 且不遵从商汤留下的法制,于是伊尹就把太甲放逐到了桐宫。之后三年,伊 尹代君王执政,治理国家。而太甲在桐宫的三年里,不断改过自新,开始向 一位明君发展。于是,伊尹亲自去迎接太甲,重新把大权交给他。太甲再次 即位后,重新实施德政,各诸侯国都归顺商朝,百姓安居乐业。 伊尹只是一个臣子,但却敢于放逐作为君主的太甲,按照君君臣臣的传 统观念,他这样的行径是在篡位,是在谋反。不过伊尹如此做的目的,并不 是为了自己成为君王,而是为了太甲能够改过,为了商朝可以稳固兴盛,所 以他执政时没人反对,所以他后来把在自己手中三年的大权交还太甲。而最 后故事的结果,也可以说完全达到了伊尹的目的。因此,伊尹被后世广为称 赞,被称为一代贤相,受人尊敬和拜祭。 同样是伊尹放逐太甲的故事,但发展的结果在另一本史书中却截然不同 。 《竹书纪年》说,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从桐宫逃出杀 了伊尹。 厨圣伊尹简介 伊尹有许多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有第一位贤相、第一位帝师等评价,此 外他还有厨圣之称。史书记载伊尹有着高超的烹饪技艺,而且曾经为商汤从 厨艺讲到治国之道,所以被老子赞美为“治大国如烹小鲜”。 据说,伊尹不仅是奴隶出身,而且是被人收养,他的养父就是有莘国国 王的一名厨师。从小聪慧过人的伊尹不仅读书刻苦,也学会了养父一身的精 湛的烹饪技术,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后,他自愿成为有莘王的贴身厨 师,之后被提拔为官以管理膳食。 后来,商汤以迎娶有莘王的女儿为条件,得到了伊尹。但据说伊尹到了 商汤的王宫却一直没受到召见,反而又做起来厨师。直到有一次,伊尹烹饪 的一道天鹅羹被商汤在品尝后大为赞赏,他才以厨师的身份被商汤召见。 传说,伊尹见商汤时,背着做菜的鼎和切菜和砧板。他一边给商汤烹饪, 一边讲厨艺。《吕氏春秋》里有一段关于伊尹说汤以至味的记载,他给商汤 讲了烹饪的原料尤其是水,跟他说注意火候和调味,告诉他食物美味的境界, 此外还列举了许多各地的美味。伊尹讲的不止是厨艺,里面包含了许多治国 大道,这才是他要告诉商汤的。因此,伊尹得到重用,由厨师最后成为一代 贤相。 伊尹“厨圣”的尊称,是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甚至新加坡等地方的厨师 界公认的。甚至传说,伊尹能够发明汤药,也是因为他有做汤的厨艺基础。 伊尹之志的起源 “伊尹之志”指伊尹那样的志向或者意图,出自《孟子》。原文是有人以 伊尹放逐太甲后重新扶立他的故事来询问孟子,贤臣遇到君主不够贤明,是 不是本来就可以把君主放逐。孟子回答,如果大臣有“伊尹之志”就可以,如 果没有那就是篡位。 伊尹是辅佐商汤讨伐夏朝建立商朝的开国功臣,官至右丞相,而且一直 是帝师的身份。他为相共五十余年,经历是商朝五位君王,太甲就是其中之 一。太甲是商汤的孙子,商朝第四位君主,因为之前三位都英年早逝,刚建 立的商朝政治并不稳固,所以伊尹把希望寄托在太甲身上。 然而太甲即位后,却辜负了伊尹的期望,不仅不继承一直延续的德政反 施暴政,还肆意破坏商朝的法制。对于伊尹的多次劝谏,他都根本没有听进 去。于是,伊尹果断将太甲废黜,把他放逐到商汤的坟墓中去。期间,商朝 由伊尹掌管并治理。太甲被放逐后开始改过自新,在墓中一边缅怀祖父的功 绩,一边努力学习。三年后,伊尹见太甲已经和过去判若两人,就亲自把他 接回,恢复了他的王位,自己重新成为臣子。 由此可见,伊尹放逐太甲是出于他为太甲为商朝的考虑,而非为了个人, 所以他才会在太甲改过后重新交还大权。太甲重新即位后重新实施德政,商 朝国力恢复,这正是“伊尹之志”。 三国时期,卢植曾经对想要废少帝立献帝的董卓提过“伊尹之志”,这大 概是大多数人是知道这四个字的来源。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关于伊尹放太甲的由来 第 1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