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周朝的乐器使用制度

2020-02-22 11:47
周朝的乐器使用制度 西周的礼制有细致而完整的规范,乐作为当时最重要的祭祀工具和礼仪 工具,也在规范之列,故又称礼乐制度。 西周对天子在不同的祭祀和礼仪活动中使用的歌、舞、乐器的配套和规 格作出了严格的规范。如祭祀天神,“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祀 山川,则“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又如,天子接见牧伯(诸侯之长), 用《肆夏》;周王宴享诸侯,用《湛露》、《彤弓》;诸侯相见,用《文王》 等。 西周还对以前的乐舞加以改造,将黄帝《云门》、尧之《大咸》、舜之 《大韶》、禹之《大夏》、汤之《大 》、周武王之《大武》归总称之为六乐, 前四个乐舞为文舞,展示文德,后二者属武舞,展示武力, 舞蹈时要手执干 和戚(盾和大斧)。六乐为最高规格的乐舞,为天子专用。周代专门管理乐舞 的机构叫大司乐。 西周乐器仅《诗经》中出现的就有 29 种,包括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和 拨弦乐器,以新出现的青铜编钟最为引人注目。在河南三门峡上岭村虢国公 墓地出土有编钟 8 只,北赵晋侯墓地、陕西扶风等都出土有编钟或编磬。 作为敲击礼器的铜铙是商代最重要的青铜乐器, 1989 年出土于新干县 大洋洲的商墓的一件铜铙,属悬持式扁钟,底部为半月弧形,铙面两侧各有 三排,每排三个突出分明的尖形铆钉,并细刻有云纹。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 悬挂式鼓钟,底部椭园形,两侧边沿自上而下为回纹锯齿形,顶部两侧为凤 鸟装饰,面全部以凸凹回字纹、云卷纹和牛角纹雕刻而成,十分精美。另外 还有 1975 年出土于鹰潭地区的西周墓的甬钟,椭园形,口朝上,遍体锃亮 。 因铜壁很薄,奏乐时,其音清脆悦耳。青铜商铙和西周甬钟,不仅出土于新 干县和鹰潭地区,同时在萍乡、靖安、万载、新余、吉水等地,都有所发现。 商亡周继之后,最高统治者天子为观察各诸侯国政教得失,在宫廷开始 设制专门收集、整理各地民间歌谣的采诗之官“行人”。周代渐兴采风制度的 结果之一,就是孕育出一部汇集各地歌谣经典的《诗经》。 周朝雅乐制度 顾名思义,“雅乐”的意思即“优雅的音乐”。雅乐是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 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与法 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以后一直是东亚乐舞 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宫廷雅乐乐谱在中国已失传,只有韩国、日本及越南尚有保 存。 在周朝的礼仪活动中,严格的规定不同的场面使用不同的音乐。它的主 要目的是使参加典礼的贵族受到伦礼教育的感化,造成一种庄严、肃穆、安 静、和谐的气氛。 各种主要典礼音乐的歌词,大都载于《诗经》中的“大雅”、“小雅”、“颂”; 少数属于“南”。 周朝的乐器种类 * 柷:形方如斗,上广下狭,以槌击之可发声; * 敔:虎型木雕乐器,背上凹凸处,刷过就会发出乐音; * 古琴 * 搏拊:发出鼓声 *鼓 * 埙:像柚子般的圆形陶瓷乐器,表面有孔,口吹即可发音。 周朝的乐器制作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1978 年,在湖北省随州擂 鼓墩发掘的曾侯乙墓(约葬于战国初期),出土的古乐器有一百二十四件之多, 其中五十六件为一套的编钟制作尤为精美。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周朝的乐器使用制度 第 1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