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论邓小平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

2020-02-22 19:58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 放进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中,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新时期,回顾邓小平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指导 意义。 1 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所谓制度,“是指稳定的、受珍重的和周期性发生的行为模式”。由此, 制度不单是指文本制度,更重要的是这些文本制度的落实。政治学理论认为, 政治生活包含价值、制度和组织三个基本要素,并且三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在价值既定的前提下,制度和组织特别是在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政治制 度和政治组织,在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的政治生活中将起到关键性作用。制 度是组织的保护力量,更为重要的是,制度的健全将给组织带来生机和活力。 但是,制度是为组织服务的,并决定于组织。因此,组织对制度具有主导性, 一定条件下,制度不过是组织运作的一种工具。在这样的关系中,制度常会遇 到来自组织权力的侵犯,甚至破坏。而一旦制度被破坏,组织也往往会因制度 的虚置或丧失而陷入困境和危机。所以,越是成熟和稳定的组织,越是要靠创 造制度来保护自身,而且越是要把组织制定的制度相对固定化为连组织自身都 无法轻易改变的一种权威。 2 邓小平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十分注重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 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深刻论述了制度和制度建设在党内民主建设中的地位和 作用。 一是制度是决定因素。历史的教训使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讲民主容 易,做民主难,维持民主难上加难。所以,他一开始就把民主和法制建设紧密 结合起来。他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 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 力的改变而改变。”国家层面的民主建设尚且如此,党内民主建设就更应该这样 了。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即克服党内 民主脆弱性的根本途径是党内民主全面的制度化。 1981 年 6 月 22 日,邓小平在《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 题的决议)的意见》中指出:“制度是决定因素”。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 革》的讲话中,他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后得出的结论说:“我们过去发生的 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 方面的问题更重要。”邓小平从对历史的反思中,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和失 败的教训中,从对中国一代伟人历史悲剧的思考中,得出与传统观点截然不同 的结论:制度比人的思想作风更重要,制度是决定因素。 二是制度建设关系党和国家的命运。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 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 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的命运,主要取决于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是否真正掌握在 人民手中,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决定于党的各级领导人能否真正 发扬民主作风,执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这一切都与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 密切相关。 3 邓小平关于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安排 “注重党的制度建设,实现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制度化,是邓小平建党 思想的突出特点,也是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一大发展和贡献。”以完善的制度保 障党内民主健康、有序的发展是邓小平对党的历史教训,特别是文革“大民主” 反思得出的结论。“从形式看,‘大民主’是大参与、大动员的民主,但从本质上 看,是非制度化的民主,非理性的民主”。邓小平强调制度建设的目的就是根本 上反对由个人专权导致的“人治”现象,保证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邓小平关于 加强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的思想,不仅开拓了党对制度建设这一领域的研究, 也保证了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 3.1 党内选举制度的健全 选举是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的基础。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内民主也面临 着选举制度建设的问题。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内民主,“是来自革命性质和革命目 标的要求,即来自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和革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先进性 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无产阶级政党党内民主是内生的。在这种内生的党 内民主中,选举是其核心支柱。所以,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一样, 一开始就把选举问题写入党章,明确规定党的代表和党的领导干部都将由党员 选举产生。”邓小平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过程中也特别注意健全党内选举制度。 一是选举人的意志要在党的选举中充分体现。党的八大通过的邓小平 主持的新党章,明确并具体规定:“党的选举必须能够充分表现选举人的意 志。” 二是确立差额选举原则,增强了党内选举制度的民主效能。邓小平要 求各级党组织从完善差额选举制度入手,制定选举条例,把党章的选举规定具 体化、规范化、程序化。十三大对党章作了进一步修改,将党章第十一条中“可 以经过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不经过预选,采用候 选人數多于应选人数的办法进行选举”改为“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 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 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在党的选举制度中正式引入作为竞争性选举 基本原则的差额选举方法,一定意义上增强了党内选举制度的民主效能。 3.2 提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 对于党内民主来说,党的代表大会是党内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党员意 志的集中体现,是党内最基本的制度。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马克思、恩 格斯开创了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并把党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实现党内民主的 制度载体。后来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及中国共产党都遵循了 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模式,并在恶劣的国内外环境下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党代 表大会年会制。但是,对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探索和实行,则始于中国共产党 人。毛泽东早在 1956 年 4 月 28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 话》中深刻指出:“是否可以仿照人民代表大会的办法,设党的常任代表。我们 有人民的国会,有党的国会,党的国会就是党的代表大会。设常任代表有什么 好处呢?就是可以一年开一次代表大会。我们已经有十年没有开党的代表大会 了,有了常任代表制度,每年就非开会不可。是不是可以考虑采用这个办法, 比如五年一任。这还没有写到党章草案上去,提出来请大家考虑,看是否可 以。”毛泽东的这个建议得到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一致赞同。 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并认为“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 求之一,是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定期召集和充分发挥作用。”在看到八大同七大 隔了十一年之多,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除了一部分单位已经严格执 行了党章的规定以外,多数的单位还是比党章规定的开得少,这一党的民主生 活中的重大缺点,鄧小平在八大《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提出把党的 全国的、省一级的和县一级的代表大会,都改作常任制,多少类似各级人民代 表大会那样。邓小平认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最终有利于党内民主的发展和实 现,党的八大把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写入党章。 虽然八大后,邓小平提出的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由于种种原因,目前 没有在党的各个层面充分展开,但是,并不能降低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这一设 想对党内民主建设所具有的启发和价值。 3.3 重视建设党内监督制度 从一般政治过程来看,民主与监督是互为前提的,没有民主就不能形 成有效监督,没有监督也就等于没有民主。监督的过程就是民主的实现过程, 而民主的过程也包含着一定的监督。这是从这个意义上,人们往往从监督的广 度、程度来判断民主发展的水平和程度。 邓小平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党内监督是党内民 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健全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党内民 主发展,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做好党内监督。邓小平十分重视党内监督制度建设, 他在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就鲜明地提出,“我们需要实行党的内部的监督”。 1957 年 4 月 8 日,邓小平在西安干部会议上,再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明确指 出:“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 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邓小平认为,对于共产党员来 说,党内自我监督最直接,这又包括对党员的监督和对干部的监督两个方面, 其中,对干部的监督最为关键。邓小平强调:“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 键的是干部问题,因为许多党员都在当大大小小的干部。” 参考文献 [1]【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9(12). [2]林尚立.政治的意义[EB/OL].http].http://www.pssw.net,2004-05-24. [3][4][5][10]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46.333.333.232. [6]王炳林.党的领袖与党史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266. [7][8]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 学院出版社,2002,56:162. [9]毛泽东文集:第 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4). 作者简介 王勇(1981-),男,安徽省霍山县人。法学硕士学位。现为安徽建筑 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 安徽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省合肥市 230601 来源:知音励志·教育版 2016 年 9 期 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此文档共4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论邓小平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 第 1 页论邓小平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 第 2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