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十二五”东南五省市的兴与困十二”东南五省市的兴与困

2020-02-22 20:06
当经济快车行驶至“十二五”的门槛之时,以东南五省市为先导的区域竞争格局 已面临超越速度之争的转型大考,中国经济大转型的号角已经吹响。 据 2011 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五省市政府工作报告,2010 年东部沿海五省市的经济总量达 17 万亿元以上,占全国比重超过 40%。看经 济总量,它们已富可敌国。 但当经济快车行驶至“十二五”的门槛之时,以东南五省市为先导的区域竞 争格局已面临超越速度之争的转型大考,中国经济大转型的号角已经吹响。 这是一场新的区域经济锦标赛的开始,我们记录下这个节点的区域竞争生 态,并探寻中国转型模式多元生长的可能。 上海转型:政府需先转型 在东南沿海发达省市行列中,上海是面积最小的一个,因此就 GDP 总量而 言,尚无法与其他省份相提并论,但其在国内经济的区域地位却不言而喻。 不比较并不代表上海不着急,在具体的产业上,上海亦一直在研究各省沿 海地区产业布局,比如海洋经济,上海方面就仔细地研究了山东、广东和浙江 三省的做法。 官方数据显示,2010 年,上海 GDP 生产总值预计比 2009 年增长 10% 左右,这个数字比年初预计的 8%高了 2 个百分点。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 年均增长 11%左右。受益于世博会拉动效应,上海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 与此同时,2010 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了 13.1%,财政收入达 到 2873.6 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15.1%,超出了经济增长速度,也超 出了年初预计的 8%的增长速度,超过了 5 个百分点。 不过,问题犹在,2010 年,上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 2009 年基 本持平,这显示长期拉动上海经济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或可能在未来“十二五” 期间保持缓慢增长,上海到了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型的时刻。 令人意外的是,固定投资在上海“十二五”规划中并没有列出具体指标,固 定资产投资曾经拉动了上海经济的飞速增长。 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曾在一次讲话中,提醒“世博后大规模投资拉动减弱”, 显见上海在“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将面临重大调整。 这或将影响到整个“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的预计。按照上海的初步规 划,“十二五”期间,上海 GDP 目标是年增长率为 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与经 济同步增长”。 若按照这一速度增长,到 2015 年年底,上海 GDP 将达到 2.5 万亿元,财 政收入将高达 4222 亿元。 无论 GDP 增速还是财政收入增速目标,相较于“十一五”基本上无太大变化, 显示上海方面的谨慎,不过“量”变化不大,“质”的目标变化却很大。 比如,上海方面“十二五”期间明确要求进出口中服务贸易进出口占全市进 出口总额比重 25%左右;再比如,上海方面明确了居民消费率要达到 42%左 右。这显示上海发展服务贸易的决心,这也是上海经济转型的方向之一。 上海正在经历一场改革开放以来最为艰难的转型期。一位政界人士表示, 上海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刻,但由于长期依赖资源、投入等方式发展经济,在转 型中,缺乏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等原因,并缺乏较为具体的突破口,所以“上海 转身”并不轻松。 广东“慢跑”:拿速度换幸福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指出:“更好而非更快,是广东未来五年经济发展战略的 重大调整。”有评论认为,尽管广东省保持多年经济老大的地位岌岌可危,但这 并非意味着珠三角光环即将褪色。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 五”期间,广东年均经济增长目标锁定为 8%,计划到 2015 年实现 6.7 万亿元 的生产总值。这份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包括定性目标和定量目标。 定性目标即是到 2015 年全省的人均生产总值提前 5 年实现比 2000 年翻 两番的目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显著进展,社会软实力显著提升,民生福 祉显著改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定量目标体系则涵盖了结构调整(9 项)、民生福祉(14 项)以及资源环 境(10 项)三方面总计 33 个指标。 参与了广东省“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智囊人士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关 注民生福祉,是这份规划的两个关键词。 这位人士透露,广东目前初定的未来十年,也即是“十二五”、“十三五”期间 的年均经济增速都在 8%,最初的方案原本希望“十二五”的年均增速稍高,在 9%左右,为下一个五年规划的经济增长减压。不过,广东省高层官员最终决定 将“十二五”期间的指标就压制到 8%。 下一个经济老大:江苏 OR 山东? 超越广东而一举成为经济老大,一直是江苏业界的期待。 以经济总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等三个指标看, 2007 年,江苏与广东的差距分别为 5114 亿元、547 亿元、4.8 个百分点;而 到 2010 年末,上述三项指标差距已缩小为 4569 亿元、435 亿元、3.7 个百 分点。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说:“未来五年,这种差距缩小的趋势或将继续。” 按照两省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广东、江苏的 GDP 年均增幅分别为 8%、10%,按此增长规划测算,预计到 2015 年,广东、江苏两省的经济总 量将分别为 6.7 万亿元和 6.58 万亿元。江苏的经济老大之梦将近在咫尺。 不仅江苏,山东也对赶超广东充满期盼。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说:“山东省 在十二五期间规划的 GDP 年均增速为 9%,以其 2010 年 3.94 万亿元为基数 测算,到 2015 年山东省经济总量将达到 6.06 万亿元。” 不过,根据过往经验,其经济真实增长值往往大幅超出规划目标,比如山 东“十一五”期间的目标为 10%,但实际年均增速为 13.1%。如果根据实际增长 比规划目标增长高 1 个百分点的假设进行测算,则 2015 年山东经济总量将达 6.35 万亿元。 依规划目标看,中国省域经济的第一方阵将延续粤、苏、鲁的次序格局。 不过,长期比较研究东部沿海 5 省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山东省社科院盛情研 究所所长秦庆武分析,江苏和山东的经济总量,都很有可能在“十二五”末超过 广东。 浙江“全垒打”:领跑人均 GNP “标兵渐远、追兵渐近。”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对区域竞争格局有着清醒的 认识。过去 10 年,浙江 GDP、地方财政收入、投资、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 增速均落后于广东、江苏和山东,而且差距日益扩大。 但浙江有独特的优势。将近 800 万浙商遍布全球,仅在国内各省的浙企年 营业收入即达 15000 亿元,与浙江本土经济等量齐观。从 2004 年起,浙江 GNP(国民生产总值)以 18250 亿元超过广东(13210 亿元)以来,已连续 多年压倒群雄。 浙江人在省外几乎再造一个浙江。仅以 2008 年为例,省外“浙江人经济” 的销售规模达 1.77 万亿元,是当年浙江省 GDP 的 82%。“浙江人经济”不仅 富了浙江人,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浙江工业经济实现跨省域的“腾笼换鸟”。 全国工商联常委汪力成分析,近年来浙江制造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利用 省外的土地、资源、能源和廉价劳动力,克服当地环境、生态和承载能力制约, 形成了“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局面。 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十二五”东南五省市的兴与困十二”东南五省市的兴与困 第 1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