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020-02-24 15:47
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吴越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中心与代表。 今天不论研究吴越文化,还是海派文化,都必须将其置于长三角文明的 大背景中。惟此方能历史地发展地把握其主体文脉与核心精神。长三角文化 与吴越文化、海派文化相承相继、一路走来,充分展现了归并和重塑传统优 势的强大整合力。在当今新形势下,要使之得到应有的张扬和推进,再造长 三角区域文化新的辉煌,对其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的充分把握就显得格外重 要: 海纳百川 一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一方水土涵养一方人文,溯(长)江、环(太) 湖、濒海的“山水形胜”,造就了吴越文化缔造者的文化习性与人文精神,注 定了这一方文化与生俱来的开放胸怀。今天更要不断强化这种开放开拓的自 觉意识,努力将长三角文化打造成“包孕吴越”、“汇通大海”的多元文化体。 聪慧机敏 二是,聪慧机敏、灵动睿智。吴越文化的创生和传承,既是优越 地理环 境的造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晶。吴越人民世代相袭的聪明才智,非但 赋予锦绣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而且熔铸出由这些精雅文化形式所体现的 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重视教化、尊重人才,蔚然成风。长三角文化要不断 提升自身的品位,理当对其予以充分吸纳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经世致用 三是,经世致用、务实求真。吴越之地商品经济率先起步,市民阶层形 成较早,实业传统、工商精神、务实个性和平民风格等,都是吴越文化包括 海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毫无疑义,大力弘扬崇真向善、淳朴平实、诚 信守份的精神,正是如今思想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重任。长 三角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求实、务实风格的延续。 敢为人先 四是,敢为人先、超越自我。善于创造、勇于创新是吴越文化、海派文 化共同的秉性,也是这一区域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生动力。只有始终坚 持这种永不止息的创新精神,增强突破意识,摆脱狭隘的视域和地域羁绊, 才能进一步助推长三角区域的文化整合,在切实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实现中 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不断谱写新的华章。 吴越文化的影响 吴文化、越文化都起源于长三角地区,随着历史的演变,吴越文化所蕴 涵的内容和精粹,不断丰富和促进长三角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研究吴越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其他 地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和谐共存的吴越文化 吴文化和越文化,都起源和发展于长三角地区。在古代,吴和越是活动 于今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的原始居民,是东南地区的两个土著部族。根据历 史记载和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这两个部族实际上同属于古越族—“百越”, 是“百越”的分支。百越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分布于我国东南及南部,甚 至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也有百越的足迹。 “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 杂处,各有种姓”。《吕氏春秋·恃君篇》高诱注云:“越有百种”,其中于越、 句吴、杨越、闽越、南越、东越、山越、骆越、瓯越等,都是越族中著名的 分支。百越支系虽然繁多,但有许多相同之处。吴文化和越文化虽然分别在 江浙不同地区,但同属长江文明的支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吸纳,相互 交融。《越绝书》记载说:“吴越为邻,同俗并土”、“吴越二邦,同气共俗”。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云:“吴与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 《吕氏春秋·知化》亦云:“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 言语通”。经古籍记载和考古证实,可以看出吴越的相同特征:一是稻作文化 相同,由于气候地理都适于稻作生长,水稻种植都成为吴越的主业;二是淡水 养殖业相同,由于地处水乡泽国,有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渔业就成了吴越 的经济重要行业。林乃燊指出:“真正的淡水养殖业,大概起源于春秋时的吴 越”。三是制造工艺相同,吴越都制造几何印文陶器。从这些年出土的“夫差 自乍其元用剑”(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和“越王勾践自乍用剑”(现藏湖北省博物 馆),其制作工艺水平和风格特征均无多大差别;四是语言相同,吴越古语都 是讲越语,吴语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而来;五是习俗相同,如《史记·吴太 伯世家》记载:“太伯、仲雍二人本荆蛮”后“文身断发”,而《史记·越王勾践 世家》也有“文身断发,批草莱而邑焉”的记载。这种习俗固然与图腾崇拜有 关,也反映出吴越先民的审美意识。另外,在葬俗上,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 是吴越地区相同的埋葬方式。 二、 和而不同的吴越文化 吴越两地比邻相处,其先民皆为百越族,有许多相同的文化特征。但是, 吴越两地,由于地域的不同及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也产生了吴文化与越文化 的不同魅力。 一是地域文化对吴越文化的影响。 在历史发展中,吴文化主要是接受了周文化的影响。太伯、仲雍来到吴 地,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文化,使吴人耳目一新。东汉桓 帝时的吴郡太守麋豹在《泰伯墓碑记》中肯定了中原文化对吴文化的影响: “数年之间,人民殷富,教化大治,东南礼乐实始基焉”。 而当时的越文化,同吴文化相比,就相对保守。《吕氏春秋·遇合篇》载: “客有以吹籁见越王者,羽、角、宫、徴、商不谬,越王不善,为野音,而反 善之”。《越绝书》(卷八)记载:勾践迁都琅琊后孔子曾往谒见,为述五帝三 王之道,勾践以俗异为由辞谢之。这说明越国更注重本土文化,注重鲜明的 越地土著特色,这也导致越文化与吴文化在历史演变中的差异和区别。 二是生存环境对吴越文化的影响。 吴地处在太湖流域的平原上,农业生产比较发达,水陆交通便捷,商品 流通便利,社会生活相对稳定,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而越地临海滨江, 山多平地少,俗称“七山二水一分田”,虽有林、牧、渔、副多种经营,但与 吴地相比,生活空间就相对狭隘和闭塞。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吴文化的内 涵就多一些典雅、精巧和柔美,越文化就多一些通俗、朴野和阳刚。吴人虽 精明,却安于守成;越人虽朴野,却敢于冒险。这些,无疑对吴越经济的不同 模式,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是相互争霸对吴越文化的影响。 吴越两国以及周围列国为争霸一方,相互为敌,战事不断,先是吴国战 胜越国,再是越国灭掉吴国,后又楚国灭掉越国,秦国又灭楚国。在这漫长 的战乱和争斗中,吴越文化与长江中游的荆楚文化、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 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既交相辉映,相互渗透、多元交融,又相互转化、变换、 释放各自的文化能量。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力,又影响和作用于政治、经济 和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三、吴越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夏、商、周时期,还是 部族封邦建国的时代,当时居于中原的是华夏族,华夏族是由夏族、商族、 周族经过相互融合而成的民族,居于四周的有蛮、夷、戎、狄以及江南、岭 南的百越等族。在周代,汉民族还未形成,中国还未统一,中华传统文化体 系还未确立,所以当时的吴越文化以及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荆 楚文化等,都是形成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源。华夏族融合了 蛮、夷、戎、狄、百越等各族后,到秦汉时形成汉族。汉族得名于汉代,以 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也在汉代形成。汉文化既有统一性 和共同性,但也有各地区的不同特色。所以吴文化和越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有兼收并蓄的一面,又有个性独特的一面,有此而为 中华大文化不断增光添色。 四、 吴越文化与长三角经济 中华文化主要由南北二元耦合的,北方以黄河文化为标识,南方以长江 文化为标识。长江文化主要由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组成。按照地 域来说,吴越文化就是长江中下游文化。由此可见,吴越文化就是长三角文 化。研究吴越文化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就特别有意义。 在长三角这块土地上滋生和发展的吴越文化,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 , 至少具有以下几点核心精神:一是具有内在自觉的心态,促进了经济改革开 放快速发展,使长三角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二是具有超越自我的 创新意识,既超越地域的局限,又超越自身观念的局限,创造性地发展,积 累了许多重要经验,取得了显著成就;三是具有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无论是 创办经济实业,还是发展社会事业,都十分重视人的自身创造力,在生产实 践中特别重视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四是具有重文重教的文化理念,大约在东汉 以后,吴越地区就出现了一种对高层次文化和艺术不断追求的全民意识,藏 书、读书风气盛行,优秀人才、优秀作品不断出现,使长三角地区的社会结 构和民俗风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今该地区各类人才辈出,各门类的能工 巧匠俯首皆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越文化代表形式 1:吴语,以苏州话,无锡话,上海话,宁波话,绍兴话等最为典型 2:昆曲,世界文化遗产,600 年历史,百戏之祖 3:越剧:现今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以爱情为主题,以婉转柔美的唱 腔,儒雅的女小生为主要亮点 4:瓯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唱做并重,文武兼备,以做工见长 5:婺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夸张、生动、形象、强烈,讲究武 戏文做,文戏武做 6:绍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甬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8:永嘉昆剧 9: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 10:梁祝传说、白蛇传说 11:师爷文化:绍兴 12:杭州西湖 13:宁波天一阁藏书文化 14:佛教禅宗天台宗 15:吴歌,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 16:西塘,堪称"活着的千年古镇 17:乌镇中国江南的封面,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 18:河姆渡遗址 19:唐诗之路 20: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 一门古老、优美的说唱艺术。 21:绍兴越窑 22:温州瓯绣 23:温州鼓词 24:浙江三雕:温州乐清黄杨木雕、东阳木雕和青田石雕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此文档共4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第 1 页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第 2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