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道家学说创始人庄子的简介

2020-02-24 15:51
庄子的简介 庄子(约前 369 年—前 286 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鉴于庄子在我 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 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 《南华真经》。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民权县,也有说是亳州) 人,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 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 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 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 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 (即“道”是-限差别 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即使关于世 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之人认识境界。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 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 , 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 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 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形象世界, “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 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 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 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祠介绍 庄子祠坐落在蒙城县涡河北岸漆园镇。庄子 (前 369--前 286)和孟子(前 372--前 289)是同时期人,比孟子小三岁,名周、字子休。据《史记》记 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曾为蒙漆园吏",不久即隐居。庄子一生只 做学问不做官,家庭虽贫,但他生活得却非常逍遥:当时楚国、梁国、齐国 等都请他出来做官,其中楚国请他做相,他坚辞不就;他爱垂钓,常在其家乡 濮水(今芡河)边钓鱼(现蒙城吕望镇芡河边仍有庄子钓鱼台遗址);他老婆死了, 他能击盆为歌;一觉醒来,他不知在梦中是他变成了胡蝶,还是蝴蝶变成了他; 他可以在意念中扶摇直上九万里,北至北海,南至天际,正像易中天先生所 说,庄子的一生活得精彩、充实、潇洒。 庄子祠始建于宋元丰元年(1078),当时蒙城县令、秘书丞王竞,有感于 一千多年来,庄子的家乡竟没有给庄子建一个纪念的地方,于是多方筹款, 为庄子建祠,并请好友苏轼撰文纪念。苏轼撰写了《庄子祠堂记》,文 曰:"庄子蒙人也,尝为蒙漆园吏。没千余岁而蒙未有祠之者,县令、秘书 丞竞始作祠,求文以为记……。"此祠堂建于涡河北岸旧县衙东漆园故址中 , 主要建筑有逍遥堂、梦蝶楼、观鱼台等。每年祭祀,从未间断。《庄子祠堂 记》收在《苏东坡全集》中。这里有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一千年后庄子故里 蒙城才给庄子建祠呢?大家知道,庄子生活在战国末年,死后 80 年(206)即开 始了西汉统治。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虽向道,但求的是黄老 养生长寿之术,政治上仍尊儒。东汉末,道教盛行,老子的地位被道教确立, 庄子虽然也被道教追封为教主,但地位远不及老子。魏晋时期,庄子以其超 俗的人生观、玄妙的宇宙观和虚无的人生观,受到当时玄学的追捧,名声大 振,但由于社会的动荡,为名人建祠尚未形成风气,因而也不曾有人建庄子 的纪念场所。唐代只祭老子,不祭庄子。宋真宗(998--1022)崇道,全国大兴 建道教活动场所之风,宋神宗(1068--1078)元丰八年(1078),神宗过世,神 宗的母亲高太后因其孙哲宗年幼,而垂帘听政。高太后是蒙城小涧人,聪明 的县令王竟,此时建庄子祠,既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当时的社会风尚, 更有向高太后表示效忠和庆贺的含义。 明朝天顺(1457--1464)年间,庄子祠被黄水淹没,明万历八年(1580), 知县吴一鸾于县城东关重建。重建的庄子祠堂规模宏大,颇为壮观。有逍遥 堂、梦蝶楼、卷篷各三间,道舍三间,鱼池桥一座。左为梦蝶楼,右为观鱼 台。逍遥堂居中,堂中塑庄周像,每年春秋祭祀。明崇祯五年(1632),知县 李时芳重修逍遥堂,增建五笑亭,辟池为庄子濠上观鱼园,并亲撰《新修庄 子祠记》,刻碑立于祠内。门前立丈余高的石牌,镌刻"庄周故里"四个大字。 今天,宋、明时期的庄子祠均已不在,仅苏轼的《庄子祠堂记》犹存。 1995 年 6 月 28 日,蒙城县委、县政府在宋代庄子祠堂旧址第三次重建 庄子祠,聘请中国科学院著名古建筑专家张驭寰作总体设计。占地面积 52 亩,总建筑面积 1086 平方米,全祠由祠堂建筑群与万树园两部分组成。中 轴线贯穿,将主要建筑放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前趄后寝,建筑体量是前 低后高,主次分明,长幼有序,门制重重。进入大门之后,又出现三门,即 古衡门、庄子门、汉阙门,过了这三道门之后,才可看见逍遥堂(大殿)。大 殿前有左右配门,东西月门,这一大组门成为进入庄子祠大殿之前的序曲, 步步引人入胜。东西万树园,体现自然,有一种自然野趣,此设计规划超出 历史上各代建造的庄子祠的规模。 此次重建庄子词,在施工中分为两期建造。第一期的建设项目就有汉围 墙、东西万树园围墙、大三门、影壁、山门、逍遥堂,现已基本竣工。二期 建设项目有古衡门、濮池、五笑亭、观鱼台、观鱼桥、梦蝶楼、南华经阁、 东西碑廊等。 庄子枯鱼之肆的典故 庄子家里很穷,到监河侯那里去借食粮.监河侯说:好的话不过,且等我收 得租税之后,再借你三百两银子,好吗?庄子很气愤,就打了下面这么一个 比喻:昨天,我在路上走,看见一条鲫鱼,躺在路上的干车沟里,鲫鱼看见了 我,就吆喊了:老公公,我本来是从东海来的,今天不幸落在这个干车沟里, 很快就要干死了,请给我一桶水,救救我吧!我就点头答应了,说:好,我正要 到南方去看几位国王,那里是水乡,水很多,我一定放西江的水来救你,鲫 鱼气忿忿地说:这怎么行呢?现在只要给我一桶水,就能活命。如果等你放西 江的水来,那时,在这里怕没有我了,只好到咸鱼摊上找我了。 鲫鱼在车辙中只要借斗升之水即可活命,而如果去游说吴越之王,开凿 运河,把长江的水引过来,鲫鱼早就渴死了。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在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言过其实、形式主义岂不是比比皆是!形式主义的危害真是害死 人啊!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道家学说创始人庄子的简介 第 1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