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垓下之战有什么意义

2020-02-24 15:59
垓下之战简介 公元前 202 年的时候,汉军的灌婴带兵攻占了彭城,而且还攻下了楚国 的许多地区。淮南王英布也进入了九江地区,之后和灌婴会合一起进攻城父 。 与此同时,刘邦从固陵向东进军,一时间对项羽的形式非常的不利,项羽只 能被迫向东南方向撤退,退到了垓下。这个时候项羽大约还剩下十万兵马, 而韩信、英布等人的兵马汇合之后已经超过了六十万。 韩信带兵与楚军大战,一开始还是受挫的,但是后来楚军追击的时候, 被韩信的军队包抄,两军陷入胶着,最后项羽被三面汉军包围,被迫退回垓 下。这个时候汉军虽然赢得了初步的胜利,但是却也伤亡惨重。在这种情况 下,汉军夜晚高唱楚歌,楚军以为汉军已经将楚国的土地都已经攻下,于是 士兵的气势大减,项羽见大势已去,于是就率领八百精兵突围而去。 汉军知道项羽突围之后,派了五千精骑部队追赶,因为迷路耽搁等各种 情况,在被汉军追到的时候项羽已经只剩下了二十八名骑兵了。项羽最后指 挥这二十八人杀出一条血路,疾走至乌江。就是在这里项羽一人杀了数百名 汉军,自己身上也有十几处被刺伤,最后项羽自觉愧对江东父老,于是就在 乌江边上自刎了。 垓下之战虞姬故事 在垓下之战的整个过程中只出现了一个女性人物,这个人物就是西楚霸 王项羽的毕生挚爱虞姬。在《楚汉春秋》和《史记·项羽本纪》中都出现了 “霸王别姬”的故事,但是里面的记载并没有说明虞姬的下场是怎么样的,但 是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虞姬能够有什么结局,作为楚霸王的女人,虞姬也只 能以死相随了。而且之后也再也没有关于虞姬的记载了,所以虞姬引剑自刎 的可能性是最高的。 所以后世在对“霸王别姬”这个故事搬上舞台的时候也多将虞姬的结局设 置成为引剑自刎,这样的结局最能够体现虞姬的忠贞,也能够带人人心最大 的震撼。当然霸王别姬这个故事被人传说了千百年,后来搬上了舞台也可以 看出这个故事中所包含的力量,以及人们对于霸王河虞姬这段爱情的惋惜。 如果说人们喜爱霸王别姬这个故事,对他们的爱情感到惋惜和遗憾,还 不如说人们是对西楚霸王项羽的人生感到了遗憾和无奈。也许在鸿门宴之前, 没有人会料想到,最后项羽会败在刘邦的手上。而且项羽最后死的时候,只 有一匹乌骓马还跟着自己。一首《垓下歌》唱尽了多少无奈和愤恨。但是这 一切也都将成为随风散去的往事,人们将不再受困于到底为何是刘邦称霸了 天下,而不是项羽。留给后世的就只有一个凄美动人又充满了无奈何心酸的 爱情故事。 垓下之战司马迁 垓下之战的这段历史在史记中也有所记载,收录在了《史记·项羽本纪》 中,司马迁用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和乌江自刎多处场景来刻画这 段动人心魄的历史故事。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非常高,这也影响了后世对项羽的看法。司马迁是 历史上最客观公正的史官之一,这种客观源于司马迁的遭遇和志向,他身受 宫刑,早已经不惧生死,而且司马迁的《史记》是秘密写的,里面的内容皇 帝或者别人都是没有办法修改的,所以司马迁保留了自己最原始的公正和客 观。 司马迁对项羽最高的评价莫过于是:项羽真的做了值得这样去评价的事。 项羽能够被司马迁这样评价是因为项羽的性格,和项羽所行之事,而项羽最 后失败的原因也是项羽的性格。项羽的人生是个悲剧,但是不论他的人生如 何悲剧,我们依旧能够看到项羽的认真与坚持,依旧不能掩饰项羽的功绩。 所以作为一个公正的史官,司马迁能够做的就是把项羽的事迹记录下来而已, 还原给后世一个真实的历史。 而且《史记》中也交代一些司马迁对于垓下之战的另一种看法,就拿汉 军唱楚歌来说。传说汉军之所以唱楚歌,是因为这是张良的计谋,目的就是 为了让楚军的心理防线土崩瓦解,但是司马迁却说,唱楚歌是汉军的 自然之 举,因为当时汉军认为这一战必然得胜,于是提早在庆祝。所以司马迁的 《史记》为后人还原了一个,最接近历史事实的垓下之战。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垓下之战有什么意义 第 1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