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肩-手综合征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现代医学对此疗
法有限,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则疗效独特。该文就近 5 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现状作一综
述。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脑卒中中医药治疗进展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shoulder-handsyndrome,SHS),又称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
良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reflexsympatheticdystrophy,RSD)),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
12%~74.1%[1]。根据临床表现,RSD) 可分 3 期: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
肩、手部有疼痛性运动障碍;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
部分减轻或完全消失,开始出现肌肉萎缩;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Ⅲ期表现为手和肩部呈营养不良性改变,肌肉期表现为手和肩部呈营养不良性改变,肌肉
萎缩明显,关节活动受限,挛缩[2]。RSD) 如不及时治疗,手部皮肤肌肉萎缩,手指挛
缩,X 线上有广泛的骨腐蚀,手功能丧失[3]。中医药在治疗 SHS 方面疗效独特,但是
单用一种疗法起效慢,收效低,一般治疗本病是以一种疗法为主,其他疗法与之相结合。
现将近 5 年来中医药治疗 SHS 的进展综述如下: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
1 中药治疗
1.1 中药外用
蔡超群[4]报道将烫疗药(shoulder-handsyndrome,SHS)由川断、宽筋藤、独活等组成,用纱布包装成小袋,每包
150g)g))对患者进行患侧穴位烫疗,取患肢肩贞、肩髃、曲池、内关、外关、合谷及阿是穴
等,每穴治疗时间 30g)min,有效率为 92.5%。余恒旺等[5]治疗 SHS 将患者随机分成
两组,治疗组采用舒筋活络散(药物组成为生川乌、生草乌、胆南星、生半夏、麻黄、红
花各 10g)g),桑枝、川芎、伸筋草、透骨草各 20g)g),宽筋草、松节各 30g)g)。制成散剂),
50g)g)/次,用风湿跌打酒调匀装入布袋中,煮沸,热敷患处,2 次/d。对照组采用冷水交替
法。两组都配合运动疗法,共进行 4 周,治疗组总疗效 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疗效
70g).83%(P<0g).0g)5)。吴海科等[6]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将舒筋洗药颗粒(shoulder-handsyndrome,SHS)由
透骨草、威灵仙、苏木、钩藤、田基黄各 15g) 组成)水溶后浸洗患肢。对照组用冷水交替
法。两组都配合运动疗法,4 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 70g)%(P
<0g).0g)5)。史利军[7]报道采用整体熏蒸疗法治疗 SHS。治疗组将中药熏蒸药袋(shoulder-handsyndrome,SHS)药物以
桂枝汤加味,含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乳香、没药、川芎、甘草为主方。气虚加党参、
黄芪、鸡血藤、三棱、莪术;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局部畏寒加防风、羌活、当归;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局部肿胀加细辛、地龙、延
胡索;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手指拘挛加木瓜、葛根、延胡索、制何首乌)置于熏蒸治疗仪内治疗患者。先熏蒸督
脉 30g)min,后熏蒸患肢 30g)min,1 次/d。同时将上述药物研粉,加入氮酮、甘油制成膏剂
贴敷于肩髃、肩井、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穴,1 次/d。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
针刺选穴与药物贴敷穴位相同,1 次/d。两组均于治疗 2 疗程(14d 为 1 个疗程)后统计
疗效。治疗组总疗效 91.7%,显著高于对照组 72.2%(P<0g).0g)5)。
1.2 中药内服刘玉霞[8]
对治疗组以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 SHS,处方: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黄芪 30g)g),当归、川芎各 15g),地龙、
赤芍、桃仁、红花、川牛膝各 10g)g)。加减: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肢体麻木甚者加全蝎 3g),炮穿山甲、丝瓜络、
木瓜各 10g)g),丹参 20g)g);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疼痛甚者加炒乳香、炒没药、徐长卿、木瓜各 10g)g),延胡索
15g);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浮肿甚者加茯苓 15g),车前子(包)、泽泻各 20g)g);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偏气虚者加太子参 20g)g),茯苓、
白术各 10g)g);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偏阳虚者加杜仲、菟丝子、威灵仙各 10g)g);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偏阴虚者加沙参、天花粉、玉竹
各 15g),芦根 20g)g)。水煎服。对照组予弥可保、维生素 B1、泼尼松治疗。两组治疗 8 周
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4%,明显高于对照组 50g)%(P<0g).0g)1)。马云枝等[9]对治
疗组用桂枝汤加减治疗,气虚血淤者加党参、黄芪、鸡血藤、三棱、莪术;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局部畏寒恶风
者加防风、羌活、当归、川芎;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者加玄胡、细辛、地龙;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手指拘挛明显
者加川木瓜、葛根、玄参、制首乌;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痛剧影响睡眠者加姜半夏、珍珠母、酸枣仁、夜交藤
等。水煎服。同时采用常规针刺方法,取患侧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为主穴;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
肩手痛者配关冲;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病久配大椎、肩外俞;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肘部拘挛配曲泽;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腕部拘挛配大陵。并且指导患
者康复训练。而对照组仅用常规针刺和康复训练。两组观察 6 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g)%,高于对照组 70g)%(P<0g).0g)5)。马卫琴等[10g)]对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方,
方为: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生黄芪 30g)g),当归、广地龙、杭白芍各 15g),粉葛根、丹参、鸡血藤、川桂枝、茯苓
皮、木瓜各 10g)g),红花 8g),全蝎 5g),杜仲、炙甘草 6g)。水煎服。同时以药液热敷于疼痛
处。若气虚明显加党参、白术;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痛剧加徐长卿、元胡;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睡眠差加珍珠母、酸枣仁、夜交藤;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
局部肿胀明显者加猪苓、大腹皮;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青紫甚者加蜈蚣。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两组连续观察
6 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11%,高于对照组 70g)%(P<0g).0g)5)。
2 针灸治疗
2.1 体针疗法张琳等[11]
以针刺为主治疗脑卒中后 SHS,采用(1)针刺取穴: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主穴: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内关、人中、三阴交;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
辅穴: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颈臂、外天柱;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配穴: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肩髃、天宗、养老、合谷、腕骨等。(根据不同的症状适当
加用配穴)。操作: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针刺主穴时严格按照“醒脑开窍针刺法”的规范要求操作之后,取辅穴。
(2)刺络拔罐: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用三棱针于肩贞等穴及手肿胀高点处点刺,闪火拔罐放血。(3)康复训
练与推拿: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①首先松动骨关节。②对患肢关节进行被动运动。③视患者情况予适当的器械
训练。以上治疗 15d 为 1 个疗程,观察 2 个疗程。总有效率为 91.39%。蒋明珠等
[12]报道采用针刺配合促通仪治疗肩-手综合征,针刺治疗取穴: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主穴: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肩三针(shoulder-handsyndrome,SHS)肩前、
肩髃、肩后)、手三针(shoulder-handsyndrome,SHS)曲池、外关、合谷);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配穴: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中渚。两天 1 次。以上 60g)d 后(均为两
疗程)评定疗效总有效率 85%。于桂杰[13]利用针刺结合体位疗法和手法治疗,针刺
取穴: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主穴取患侧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配穴: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肩手痛者配关冲,病久配大
椎,肩外俞,肘部拘挛配曲泽;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腕部拘挛配大陵。方法体位治疗: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卧位时患肢适当抬高,
坐位时患肢放置于腕关节轻度背屈状态。运动功能严重丧失者可用石膏制一小夹板,使手
腕处于轻度背屈状态。手法治疗: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首先对患肢进行提捏、按揉、搓等手法,然后点按肩髃、
天宗、肩井、曲池、外关、后溪、三间等穴。再做肩关节各种被动运动和腕关节的旋转背
屈运动。然后放松手法收尾。3 个疗程(1 个疗程 10g)d)结束总有效率为 92%。
2.2 电针疗法电针治疗
一般在进针得气后进行,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孙增强等[14]对治疗组采用电
针结合中西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治疗脑卒中后 SHS,电针治疗方式为: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取患侧上肢肩髃、
曲池、外关、合谷等 4 穴,用疏密波。而对照组仅予中西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观察两疗
程(20g)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10g)0g)%,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90g)%。唐强等[15]对治
疗组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 SHS,针刺法取侧臂、肩髃、曲池、手三里、内关、外关、
后溪,选用断续波。康复训练方法: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采用 Bobath 方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方法。同时介入
OT 治疗,肢体肿胀明显的病人配合向心加压缠扎法。以上两种方法 10g) 次为 1 个疗程。1
疗程后休息 2d,重复第 2 个疗程。而对照组仅采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67%,高于对照组 73.33%(P<0g).0g)5)。李梅等[16]用电针并上翘夹板治疗脑卒
后 SHS,(1)电针治疗: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取穴,肩三针(肩、肩前、肩臂)、曲池、外关、合谷。采用
疏密波。(2)按摩及功能锻炼: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首先在手三阴、三阳经上进行按、揉、捏、拿,然后按
压穴位上的敏感点,再进行肩臂的搓拍。在按摩的同时尽量让患者做肩关节、肘关节、前
臂、腕关节、手指等的运动训练。(3)在非治疗期间,保证患者的手不悬垂在一边,并
用上翘夹板固定,保证腕关节背曲。以上治疗 20g) 次为 1 疗程,1 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总有
效率 98%。
2.3 穴位注射
赵敬东等[17]报道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 35 例,选用丹参注射液,
取肩髃、肩贞、肩前、曲池、合谷、手三里、手五里、阿是穴,每穴注入药液 1~2ml,
隔 1~2d1 次,30g)d 为 1 个疗程。总有效率 94.29%。
3 推拿治疗
董福生等[18]对治疗组采用手法治疗,方法为: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1)肩的运动: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使脱位的肩关节
复位,然后缓慢将上肢前方上举 90g)°,一手握住患者手指成悬吊位,摆动上肢做各种运动;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
(2)肘关节的运动: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术者一手控制肩的活动并使肘屈曲、伸展,反复活动;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术者一手固
定肘关节,另手握住前臂远端,做旋前、旋后运动;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3)手的运动: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保持上臂水平位,
肘最大限度伸展位,术者与患者合掌,将腕关节背屈,活动各指关节并左右扭动;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4)
按摩: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患侧肩手进行按摩。以上手法连续、反复进行,共进行 3 个月。对照组进行无规则
的被动或随意运动。3 个月后,治疗组 180g) 例中显效 32.8%,有效 58.3%;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对照组 128
例中显效 4.6%,有效 21.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 结语
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独特,但是单一的治疗方法疗效难以令人满意多
是采用以一种疗法为主,其他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中药外治法主要将活血化淤通络止
痛之品外敷、经皮给药于穴位或患处;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中药内服以补阳还五汤、桂枝汤等加化淤通络止痛
药物为主;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针刺一般取穴阳明经,正所谓“治痿独取阳明”;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而推拿按摩疗法多能活血通络
除痹痛。
【摘要】从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方面论述了 SIRS 与温病的共同点,同时
阐述了 SIRS 的发展变化与温病的卫气营血发展变化过程有相似之处,提示可以用卫气营
血辨证对 SIRS 进行辨证论治,为中医药治疗危重病开拓新的思路。
【关键词】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全身炎症综合征(SIRS)是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刺激宿主免疫系统,释放体液和细胞免
疫介质发生的过度炎症反应,于 1992 年由美国胸科医学会/危重病学会(ACCP/SCCM)
首次提出。SIRS 是 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根本原因和重要过程[1],所以
防治 SIRS 对 MOD)S 的发生至关重要。SIRS 在祖国医学中无相对应的名称。近年来,中
医对 SIRS 的研究随着单纯西医治疗上的病死率无明显改善而变得十分火热,也取得了不
少的成果,如大黄、参附注射液、大承气汤、热毒清注射液、神农 33 号(血府逐淤汤化
裁)、补阳还五汤等均可用于 SIRS 的不同环节,阻断 SIRS 向 MOD)S 发生的过程。但对
于 SIRS 的中医研究,大多集中在治疗方面,对于其变化发展、辨证规律方面研究却不多。
临床发现,无论在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还是在治疗方法上,SIRS 与温病都有相似之
处。
1 两者均为因“毒”致病
众所周知,正是由于脓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等概念混乱,没有明确的界限,所以
提出了 SIRS 的概念。内毒素的作用在 SIRS 的发病机制十分重要,无论是感染性的还是非
感染性的 SIRS 均由于激活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其他炎性反应细胞,产生释放大量的
炎症介质所致,是一种炎症自身破坏,内毒素的作用可能比细菌更为重要,经典的抗感染
治疗不足以遏止这一过程。
温病学说认为“毒”是导致温病的直接的根本因素;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毒”不仅指毒气,乃一类致病物质的
总称,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即为“毒”侵入卫气营血的过程,可以说没有“毒”,就无温病。在
中医中,“毒”有广泛的含义,“毒者,害人之气也。毒由邪生,邪盛极而为毒。”许多实验研
究从整体、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说明了“内毒素”是祖国医学中所说的
“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早期的研究[2]已发现温病患者血浆内毒素阳性率和内毒素血
症发生率都随卫气营血演变而增高,提示温病的卫气营血各阶段都有“毒”的存在。而脓毒
血症为 SIRS 的重要表现,其亦为毒陷营血的表现。在治疗中,王今达教授[3]创立的
“菌毒并治”理论,利用中药清除内毒素,有效地防止了机体各系统出现功能衰竭。
在致病特点方面,“毒”有致病性强,发病急,病情重,易传变等特点。而 SIRS 在发病
时有超大量的体液介质释放,形成“瀑布”反应(联级反应),其发病也具备“急”“危”“重”的
特点。
2 在临床表现的变化方面,SIRS 与温病之邪陷营血相似
SIRS 诊断标准[4]包括: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①体温>38℃或<36℃;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②心率>90g) 次/min;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③呼吸
>20g) 次/min,或 PaCO2<32mmHg);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④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12.0g)×10g)9/L 或<4.0g)×10g)9/L 或
未成熟白细胞(shoulder-handsyndrome,SHS)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0g).10g)。可见,在临床症状上 SIRS 可表现不同于一
般炎症反应之高热,亦可以表现为低热或不热,另可以表现心率、呼吸加快,亦可发生精
神状态异常,低氧血症及微循环充盈差,血压下降等表现;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其与邪陷营分时表现的“身热不
甚,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脉细数”相似。
3 在治法上亦有相通
通腑泄热、清热解毒、益气扶正是温病中常用的治法。近年来研究发现,这些治法对
SIRS 也有较好的疗效,如大黄、大承气汤、参附注射液等[5]均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
与表达,干预 SIRS 的发生发展。如俞恩芝[6]认为 SIRS 的临床表现与属热毒充斥气营
两燔证相同,组方气营两清合剂(由大黄、黄连、栀子、大青叶、羚羊角、生地等组成),
灌肠给药,治疗小儿 SIRS 疗效显著。
4SIRS 与温病的卫气营血发展变化过程有相似之处
现代观点认为 SIRS 及 MOD)S 是一动态的连续体,而温病的重要辨证治疗方法卫气营
血辨证则按照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不同的证候来作为辨证依据,阐述了温病的发展变
化过程,提出“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经典理论,两者的临床表现变化均有相似
之处,可否利用卫气营血辨证对 SIRS 重新认识,以期对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治疗 SIRS 有所
益处,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关于 SIRS 的假说中,双重打击学说是目前得到的较为公认的一种[7]。即: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最早
的创伤、感染、休克等致伤因素可被视为第一相打击,在该相打击中的炎症反应的程度是
有限的,由于炎症反应,患者表现为发热、呼吸心率增快、尿少等,但脏器的功能没有受
到影响,从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上看,与中医所讲的外感病中的气分证相似: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壮热,不
恶寒,恶热,汗出,口渴饮冷,小便短赤,脉洪大”。由于炎症因子的影响,患者还会出现
胃肠道的反应,胃肠道蠕动减慢及胃肠道屏障受损,以致后期出现胃肠道细菌移位征,而
阳明为十二经之海,多气多血,抗邪力强,在气分证中以阳明证为主,热盛日久则传为阳
明腑实证,其表现与肠道细菌移位征相似。
此后,如果病情平稳,则炎症反应逐渐消退,器官损害得以修复。但如果再次出现损
伤因素,即第二相打击,该打击的特点是反应具有放大效应,导致大量释放体液介质,从
而形成“瀑布”反应(联级反应),最终导致 MOD)S 的发生。而温病中的气分证转归有二: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
若正气奋起抗邪或经及时而正确的治疗,可冀邪退而病愈。相反,若正不敌邪,或有失治、
误治,邪气可自气分而陷入营血分,病变趋于严重;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若邪陷营分,则如前所述,表现与
SIRS 相似;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若邪气极盛,邪陷血分,造成脏气衰竭或急性出血,则表现为“身热,躁扰不
安,或神昏谵语,斑疹密布,尿血,吐血,便血等”。其可认为在 MOD)S 中发生的肝性脑
病、肾功能衰竭及 D)IC 等的临床表现。SIRS 概念提出的原因在于其一旦发生,病情进展
迅速,一部分非感染性导致的 SIRS 患者,其炎症表现不是很明显,可以直接出现休克、
D)IC 等 MOD)S 的表现,而卫气营血辨证也提到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所以在 SIRS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类似卫气营血的变化过程,如图 1 表示。
如前论述,SIRS 虽然近年来才被提出,但其与祖国医学之温病相似,而卫气营血辨证
理论由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依据温病病机的演变规律,病程发展的阶段特点,结合《内
经》有关营卫气血的理论,全面吸收《伤寒论》之精华,在六经辨证的启迪下,形成的经
典理论。所以,利用卫气营血理论对 SIRS 辨证论治,从中医方面重新认识 SIRS 的发生发
展过程,拓宽了中医研究危重病的思路;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利用卫气营血辨证中治疗温病的经典方法,积极
防治 SIRS,阻断 MOD)S 的发生通路,可降低 MOD)S 的死亡率。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此文档共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1 / 2 5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