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1949年开国大典有什么意义

2020-03-08 14:04
开国大典意义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 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 家的主人。 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 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表明中国终于是 1 个自主的国家了,表明中 国人民可以从东亚病夫成为龙的传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 的主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 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中国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纪 元。 开国大典的选时原因 当时中国南方一些地区还未解放,国民党的空军经常袭扰北方,并图谋 破坏开国大典。国民党空军夜航能力不行,在大陆轰炸完后,必须在天黑前 返回,如果上午举行大典,国民党飞机飞到北京还能赶在天黑前回去,如果 下午举行,国民党飞机就来不及了。于是开国大典 决定在下午举行。后来随 着解放军空军战斗力的增强,拥有了对付国民党飞机的能力,以后的国庆活 动就都改在上午举行。 开国大典的其它相关 外国朋友 新中国开国大典的日期确定的程序与绝对保密性使能出席的外国人少之 又少,择何日举行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当时在外交上也是很敏感而举世关注 的。 苏联文学家艺术家代表团,斯巴诺,算是有幸出席开国大典的仅有的外 国朋友了。 大典筹备 当时西方通讯社对于新中国开国大典的时间,在八九月间已经有了种种 揣测:有 1 种说法是中国人办事讲究选择吉日良辰,极有可能在占领华南、 西南基本统 1 大陆后,于 1950 年元旦这天举行仪式,“元旦”是中国人认为一 年中最好的喜庆开端日子;在 9 月 27 日政协会议宣布将北平改为北京,定为 首都消息传开后,也有西方记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对孙中山有好感,既然中 华民族各方面的精英人物都已云集北平开会,或许他们会选择辛亥革命的“双 十节”10 月 10 日这天,举行大典的仪式。 关于国名、国旗、国徽、国歌及采用的纪年等开国的诸多事宜,一些书 籍和文章都已有详细生动的记述与描写,但关于“10 月 1 日”开国大典日子的 选定,至今尚未见到完整、专题及甚为具体的文字记载。 新政协筹备会议在 6 月 15 日开始开会,1949 年 7 月 7 日过后,中共中 央就成立了由周恩来为主任,彭真、聂荣臻、林伯渠、李维汉等人为副主任 的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筹委会主要由中央、华北军区与北平三方面的主要 负责人组成。筹委会根据中央指示拟定的开国大典有三项内容:一、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仪式;三、人民群 众游行活动。 当时由杨成武与华北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唐延杰受命主持起草了 1 个《阅 兵典礼方案》。阅兵方案提供了 2 个地点供中央最后确定:1 个是西苑机场, 场地宽阔,展得开,无须阻断交通,但须另搭两 3 个看台,工程大,且赶不 上天安门城楼宏伟状观;另 1 个就是天安门广场,须断绝交通四个钟头,当时 的长安街较窄,不能按照正规阅兵的行进分列式,只能允许横排步兵十二路 纵队、骑兵三路纵队和装甲车两路纵队。 周恩来终于在阅兵方案的报告上写下了自己的意见,谈到了开国大典的 日期和地点: 毛主席、总司令、少奇同志阅: 日期在闭幕后政府成立之日。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时间到时再定。 检阅指挥员由聂担任,阅兵司令员请朱德同志担任。 开国大典定在 10 月 1 日下午 3 时,主要考虑防止敌机长途奔袭,按照 敌机远程飞行袭击的规律,一般都是上午起飞,下午基本不动。当时,在北 京四周远近,华北军区已经布置了有序的高射炮群,严阵以待。年轻的人民 空军也作好了一级战斗准备,并安排了届时在北京上空巡逻的战斗机。 阅兵总指挥聂荣臻给受阅部队下了一道死命令:万一发生空袭,一律不 能动,下刀子也不能动! 万事俱备。一直保密的开国大典的时间,直至 10 月 1 日上午 10 时左右, 才由北京新华广播电台通过电波,向全世界发出预告。这时,离下午大典正 式开始的时间,只剩五个小时了。 这就造成了能有幸参加开国大典的外国人少而又少。 苏联友人 赶来参加新中国开国大典的苏联文学家艺术家代表团是 1949 年 10 月 1 日的上午才乘火车到达北京的,差一点就赶不上了。 周恩来和中苏友协会长宋庆龄、副会长刘少奇到前门车站欢迎。团长是 大名鼎鼎的苏联著名作家、苏联作协法捷耶夫,代表团中还有著名作家西蒙 诺夫与好些有名的艺术家及高级干部,全团约有 40 多人。当时,因为客观 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未能邀请外国的政府代表团或党政代表团参加。这个苏 联的民间代表团,与已经在京的朝鲜人民代表团,加上 1 个来解放区访问的 意大利共产党中央委员斯巴诺,算是有幸出席开国大典的仅有的外国人了。 据担任翻译的师哲回忆,开国大典后的 1949 年 10 月 2 日或 3 日中午, 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接见了苏联文学艺术家代表团全体成员。这该算是毛 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后接见的第 1 个外国代表团。 毛泽东作了长篇的精彩讲话,会见延续了 2 个钟头。在师哲的回忆录里 对毛泽东的讲话作了这样的记述: 毛泽东说:中国所具有的优势之一,就是它有苏联这样 1 个好近邻,所 以中国不是孤立无援的…… 他的讲话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使代表团中许多人听到动情之处,激动 地流出了眼泪,师哲形容说“出现了罕见的动人的场面”。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1949年开国大典有什么意义 第 1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