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刘伯承是一个怎样的元帅

2020-03-16 13:51
刘伯承是个怎样的元帅 刘伯承是一个爱护弟妹的人。他幼时家境贫困,在父亲去世后,家里雪 上加霜。少年的他辍学回家做农活,干得日夜不分。可一年收成依然只有几 担毛谷,不能够养活七口人。有一年,闹了饥荒,家里实在是没有活路了, 有人就劝他的母亲把他最小的弟妹送人,母亲迫于现实同意了这个无奈的抉 择。 刘伯承在知道后连忙地跑回家,哀求母亲不要送弟弟妹妹离开。他承诺 会多打工,也会多下几次煤窑,总之他一定会养活弟弟妹妹。母亲泪如雨下 , 终于决定一家人死也要死在一起。刘帅也坚持了他的承诺打短工,没有工打 的日子就步行十几里地去挑煤,最终他的辛苦劳作养活了全家人。 他也是个具备钢铁般意志的人。在一次战役中,刘元帅的眼睛被敌人用 子弹打中,后来被送到了外籍医生那就医。他需要动两次手术,一次是把烂 肉割去,一次是安装假眼。他为了不影响脑子,拒绝使用麻醉。在手术中, 医生割开烂肉的声音让他自己都感到毛骨悚然,但是刘帅承受这样的疼痛长 达三个小时并保持脸色不变。等到手术结束,刘帅坐的椅子都已经全是汗水 了。外籍医生由衷赞叹他是一个真丈夫。 刘帅也是一个朴实的人。一次,中宣部寄给他一部关于他的传记样书, 希望他能查查有哪里是写漏了。他发现宣传部给他的介绍语上写着 军事家, 他划去了这几个字,改为了军人。他认为革命需要的是大家,仗是大家一起 打的,不能把个人说成一个家。 对刘伯承的评价 刘伯承一生得到的评价很高。蒋介石在对刘伯承的评价中说他手底下没 有一个人比得上刘帅。毛泽东对刘伯承的评价中也说他是一条龙。邓小平对 他的评价是最中肯的,他说刘帅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热烈的追随者,表现在他 能够为了大局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常常承担了最艰巨的任务。 他是一个大知识分子,他不仅熟悉中国兵法,也对国外的军事理论有着 非同寻常的造诣。他用兵讲究实际,连敌人都佩服他的谋略。伯承同志自打 他成为党员,无论是什么样的境况,他都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邓小平和刘 伯承是一生的战友,始终互相扶持、互相合作。 刘伯承在民间得到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他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仅为人们 的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而且他还拥有圣人般的品德。在一些人看来这样 的评价对他还是有些低了。他军事能力卓越,爱护人民,知人善用。 刘伯承在海外的评价也很高。西方一直认为中国只有三个半战略家,他 单人就占了一个半。英国人认为他是真正的战士,伟大的战士。那个年代的 美国人认为能称为军事家的只有六个人,刘帅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个。 刘伯承通晓外语,能够翻译外国军事理论书籍,这也是他在海外享有盛 誉的一部分原因。他总共留下了约四百万字的军事著作和约两百万字的翻译 作品,他的一些翻译和行为大大提高了红军正规化程度,但这也为他日后被 划为教条主义分子埋下伏笔。 刘伯承的故事 关于刘伯承的故事有很多。刘帅是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可是他小时候是 非常调皮的。五岁的时候,父母就把他送进了学堂。他老是想着要玩,不用 心读书。有一天,他放学回家了,想着出去玩,但被母亲看见了,问他书背 熟没。孩子回答说早就背好了,还主动说要背给妈妈听。其实他知道母亲是 不认识字的,他想要乱背一下糊弄过去。 可是阿爹是读过书的,他听见了孩子念的书,非常的生气,严厉地教育 了他。孩子脸皮薄,脸马上就变红了。母亲知道孩子在欺骗她后非常的伤心, 开始哭诉,说谁让她自己小时候不读书,现在连儿子都骗她了,以后可怎么 办呢?伯承听见了这番话,更加羞愧,他向母亲发誓以后会好好念书,保证 再也不欺骗妈妈了。 还有一则关于刘伯承的故事。刘帅是年纪最大的,健康有问题,眼睛又 看不清。长征要经过许多危险的地方,而且有些地方是不能骑马的,刘帅走 得很吃力。同志们不忍心,就做了副担架,可是他死活不愿意坐,认为别人 跋涉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他不忍心麻烦人家。他要求和别的士兵一样走 路,就当作是锻炼身体了。士兵没办法,给他弄了根竹子当拐杖。这个拐杖 比人高,有人开始嘲笑他像个臭要饭的,他也不恼,说要饭的棍子长才能把 狗给赶走,现在他就要用棍子把帝国主义给赶走。众人听完哈哈大笑。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刘伯承是一个怎样的元帅 第 1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