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列宁十月革命影响和意义有哪些

2020-03-22 15:10
列宁十月革命影响和意义有哪些 列宁十月革命影响有哪些 十月革命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获得的胜利。第一个宣称为 实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因此诞生。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 上由此获得了更广泛的影响,传统资本主义世界受到极大的冲击。也有人认 为此革命是曲解了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序幕,触发了此后各国社会主 义运动在全球范围的扩张,许多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解放运动也因此得到了 更多支持。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达大半个世纪的对抗也从此开始,直 至冷战结束,苏联解体。 十月革命第一次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也被认为是无产阶级 第一次掌握政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变革。十月革命也对其他国 家的社会进步(比如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1917 年 11 月 7 日,“十月革命”爆 发当天,刘镜人在致北京政府外交部的电报中说:“近俄内争益烈,广义派势 力益张,要求操政权,主和议,并以暴动相挟制。政府力弱,镇压为难,恐 变在旦夕。”随着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的扩大,《新青年》开始宣传马克思主 义。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曾经评价:“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十月革命以后学了马克思列宁主 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列宁十月革命意义有哪些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 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 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 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 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的 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十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 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 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毛泽东在 1949 年写了一段这样的论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 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 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 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十月革命也结束了资本主义独占天下的局面,并为之后的社会主义阵营 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列宁十月革命背景 在二月革命中,工人、士兵是反对沙皇的主力军,资产阶级没有领导这 场革命。在革命成功后,工人和士兵组织了自己的领导机构:苏维埃。资产 阶级在苏维埃中没有任何权力。武装也掌握在工人和士兵苏维埃的手中。苏 维埃掌握了实际的权力,却还有一个临时政府凌驾在他们之上。出现了资产 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苏维埃成员中,孟什维克占了大多数。布尔什维克则由于在战争中遭受 镇压,但是当时,布尔什维克大多数领导人还在监狱和被流放,列宁此时在 瑞士,斯大林还在流放地。 广大工农群众缺乏政治经验,致使苏维埃的领导 权被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窃取,他们支持资产阶级建立了临时政府。在 士兵(主要由农民构成)选举出的苏维埃中,社会革命党人(一个小资产阶级的 政党)则占了大多数,因为社会革命党人在农民中的传统威信较高。 这些孟什维克都是二次革命论者。他们认为俄国还处在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阶段,还需要同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合作,进行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因 而他们拥护临时政府。社会革命党人来自小资产阶级的上层,他们倾向追随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布尔什维克在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之前也采纳了孟什维克拥护临时政府的 政策。工人和士兵们不信任临时政府,但信任他们的领导人。临时政府的权 威就建立在苏维埃领导人的支持上。这种现像被列宁称之为“双重政权”。资 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罪恶的帝国主义战争,继续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并 且千方百计的扑灭革命火焰。 1917 年 4 月 17 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 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四月提纲》为布 尔什维克党确立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 革命发展的前途。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他 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布尔什维克支持临时政府的政策。列宁的天才之处就在于 勇于修正不切实际的理论去迎接现实的挑战。 在二月革命后的俄国,临时政府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农民不是追 随临时政府,就是支持无产阶级专政,他们没有独立的政治纲领。或者是无 产阶级夺取政权,开始欧洲的社会主义革命;或者是临时政府取得胜利,埋葬 二月革命的果实,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布尔什维克政策的改变不仅使自身分 裂,同时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阵营也产生分裂。一部分国际主义的孟什 维克党人和左翼社会革命党人加入了布尔什维克的行列。托洛茨基领导的区 联派也全体加入布尔什维克。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于 1917 年 7 月 1 日冒险向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军 队发动进攻,妄图用战争消灭革命。这次冒险进攻遭到惨败,十天内俄军损 失六万人,前线失利的消息传到首都,工人士兵群情激昂。彼得格勒的工人 和士兵和其他革命群众在 1917 年 7 月 16 日走上街头,举行示威,要求全部 政权归还苏维埃。临时政府派出军队进行血腥的镇压, 600 多名工人死伤。 这就是著名的七月流血事变。这次屠杀使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必须以革命的 暴力打倒反革命的暴力。7 月 26 日,成立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联合政府,对 工人和布尔什维克党进行了全面的镇压,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两个政权并存 的局面结束了,布尔什维克党转入地下,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结束,俄国革 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沙皇时代 1907 年起彼得·斯托雷平上台执政,政治上依靠铁腕政策维护沙皇专制, 残酷镇压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者。经济上实行寡头资本主义政策,推行土地 私有化改革,实现了俄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由于其掠夺性私有化改革的极 端不公正,底层民众并没有太多从经济的发展中获利,反而使相当一部分农 民的私有财产遭受损害,社会不满度急剧上升。 由于当时俄国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是德国人(黑森和莱茵大公 国阿历克丝郡主),战争期间曾向前线发了一封电报要求皇帝宣布停战,加上 皇后派中坚人物拉斯普廷也在 1914 年极力反对俄国同德国开战,结果俄国 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德的一系列军事失败,使皇后派被国内各方指控为 德国间谍,皇后也被称为荡妇(实际上二者都无任何确凿证据)。这导致罗曼 诺夫皇室成为众矢之的,彻底摧毁了沙皇“小父亲”的形象,这个形象在俄国 百姓的心目中保持了几百年。 1916 年 12 月 29 日(俄历 12 月 16 日),拉斯普廷被暗杀,暗杀者包括尤 苏波夫亲王、皇族成员德米特里·巴甫洛维奇·罗曼诺夫大公、俄罗斯杜马右 翼议员普利什凯维奇、尤苏波夫的密友苏霍金大尉。这场暗杀事件使俄国国 内各方矛盾表面化。 1917 年,拉斯普廷死亡不到一个月,社会民主工党率先在首都彼得格 勒策划了反帝国主义战争示威运动,要求停止战争,运动接着扩展到莫斯科、 巴库等大城市,获得了反战者的支持。3 月 8 日,彼得格勒爆发二月革命, 沙皇尼古拉二世下台,罗曼诺夫王朝灭亡,俄罗斯帝国政权瓦解。 临时政府 由于斯托雷平的专制私有化改革给俄国社会带来的恶劣影响,曾经拥护 自由主义自由经济的十月党、进步党等组织在二月革命的浪潮下明显失势。 而自由主义左派党制宪民主党由于在革命前领导宪政民主运动,成为唯一一 支有一定政治号召力的自由主义党派。相比之下,在当时俄国拥有较高支持 率的分别是两大左派党社会革命党和社会民主党。随着是战和问题的升温, 各势力迅速分化组合。社会民主党逐渐分裂为拥护民粹主义的孟什维克,和 拥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布尔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也相应分裂为主流派和左派。 社会革命党主流派和孟什维克达成一致,要求继续战争直到胜利;而少数左派 社会革命党则和布尔什维克达成一致,要求尽快停战签订和约。 制宪民主党担忧俄国的反战趋势无法控制,会危害俄国与日渐壮大的协 约国集团的外交关系,于是主张放慢民主的进程,引起了社会革命党和社会 民主党两大党派的不满。两党普遍要求临时政府尽快开始制宪会议选举,废 除斯托雷平土地改革,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其中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 克呼声甚猛。布尔什维克鼓动前线的士兵反战归国,并积极在民间进行制宪 民主的宣传。列宁也曾一度拥护制宪,表示即使布尔什维克在选举中失败, 他们也将服从人民群众的选择。 1917 年 7 月 1 日,临时政府策划了对德进攻,十天后失利。进攻失败的 消息传来后,布尔什维克再次策划了反帝国主义战争示威运动,要求停止战 争。旋即被镇压,导致战和双方的战争已不可避免。 原因 (一)20 世纪初,俄国经济仍然相对落后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强国。 (二)人民渴望和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 1917 年 7 月 21 日晚上 11 点多钟,彼得格勒海滨火车站开出了最后一列 客车。乘客中有一位芬兰农民打扮的人,到距芬兰边界不远的拉兹里夫下了 车,他就是列宁!拉兹里夫湖波光粼粼。列宁就住在湖边的一座草棚里。草棚 有个厨房:两个树杈架起一根木头,上面挂着一口小锅。草棚前,清出了一 块空地,放着两个树墩,一个当桌子,一个当凳子。列宁风趣的把这里叫做 “我的绿色办公室”。他在这里紧张的战斗。他仔细阅读彼得格勒出版的每一 种报纸,分析革命形势‘它写出一篇篇战斗的檄文送往革命的摇篮,指导革命 的进程。夜深了,响起了木桨拍击湖水的响声,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代表来到 列宁这里,汇报工作听取指示。拉兹里夫湖畔的篝火在漆黑的夜里格外明亮, 这里连接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命运,列宁在这里刻苦忘我的工作思考,写 下了马克思主义光辉的著作《国家与革命》,8 月中旬临时政府的秘探盯住 了拉兹里夫湖畔。列宁按照党中央的指示,装扮成铁路工人,避开了反动当 局的监视,到达赫尔辛基。夜深人静了,赫尔辛基哈格涅卡娅广场一号楼的 一间屋子里灯火辉煌,已是夜深人静时,纸和笔摩擦的沙沙声长久不息,列 宁继续完成他光辉的著作。《国家与革命》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的光辉著作,它不仅对于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建立 起了巨大理论指导作用,而且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光明的道路。 俄国有一千多万人被拉去当兵,伤亡数百万人。前线很多士兵没有鞋子, 甚至几个人共用一枝枪。国内大片耕地荒芜,工厂倒闭,物价飞涨,食物极 度短缺,首都彼得格勒有一天甚至连一个面包都买不到。 (三)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濒于崩溃。 (四)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包括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等。俄国民 众简单地为了“面包”而战。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此文档共4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列宁十月革命影响和意义有哪些 第 1 页列宁十月革命影响和意义有哪些 第 2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