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雅尔塔会议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2020-03-22 15:38
雅尔塔体系的特点 1、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国际关系 以美苏冷战为主线。 2、欧洲一分为二,东西欧分别被苏联和美国控制。 3、德国一分为二,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和资本主义的联邦德国分别被 苏美控制。 4、朝鲜一分为二,社会主义的朝鲜和资本主义的韩国分别被苏美控制。 雅尔塔体系的意义 雅尔塔体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实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 家的合作,缓和了同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协同作战; 它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对战后如何惩处战犯、消除纳粹主义和 军国主义的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雅尔塔体制对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 西斯势力的复辟,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世界和平、避免世界大战 再次爆发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 重要内容,就这点来讲,它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是,雅尔塔体制表面上是苏、美、英三国依据各自的实力划分势力范 围,对战后世界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互相权衡利弊得失、互相妥协 的结果。但实质上它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强国依据实力对比争夺 胜利果实的性质: 一、在雅尔塔协议中,德军被解散,德国不准再拥有军队。苏、美、英 “一致认为”这是“今后和平和安全的必要条件”。从而认为德国应该被分裂为同 盟国的占领区, 法国也应有自己的占领区,应成为同盟国对德国控制委员会 的一员。这一条表面上看无懈可击,然而笔者认为值得商榷。拥有军队并不 意味着战争。战争的决定权在于政府,而不在于军队。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 己的军队,才会招来他国侵略,引起真正的战争。就拿我们中国来说,有人 认为,一个朝鲜战争,就使国民经济倒退了 20 年,所以我们应坚持以经济 发展为工作中心。这话倒也不错,然而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是国民经济持 续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一支强大到 能将一切敢于来犯之敌拒之门外,使外国侵略者望而生畏的军队,那么她的 经济再怎么发达,也只不过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所以综上所述,所谓“使德国 永远失去法西斯势力复辟的资本”之说,完全是苏、美、英三国为争夺德国这 一颇为重要的欧洲安全格局中的战略要地而打起的幌子。 二、在雅尔塔协议中,苏、美、英三国认为德国应为“她在战争中造成的 损失”负战争赔款提出了总额为 220 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并说明可以以德国 国家资源(机器、船只、企业所有等)、一段时间内应该支付的偿款或劳动力 的方式赔偿。这倒无可厚非。的确,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何况这本身就是 一场反法西斯对法西斯,正义对邪恶的战争,但英国竟厚颜无耻地认为,在 当时,“偿款总额还无法估计”,需要“事后重新统计损失并由德国在规定期限 内还清”。到这里,苏、美、英三国的丑恶嘴脸展露无余。 这些都充分地说明,雅尔塔体制在当初建立时,从根本绝大多数中小国 家的利益排除在外,甚至无视其他国家的主权,公然侵犯他国领土完整,严 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却令美、苏等大国中饱私囊,因此,雅尔塔 体制理所当然地遭到了许多国家的强烈抨击。雅尔塔体制为战后美苏两极对 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开了先河,为那场 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冷战埋下了伏笔。 雅尔塔会议对中国的影响 一、法西斯集团已经是穷途末路 截止 1944 年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苏联军队在 东线开始了全面反击,德军三大主力集团已经消耗殆尽。英美法军队在诺曼 底完成登陆以后,已经开始从西面进攻德国本土。此时德国的欧洲盟友意大 利早已投降,这个万年墙头草搞文学和艺术还可以,要说打仗,它差得远。 美英军队已经在意大利登陆,当时的德国已经处于东西南三面包围之中。对 于同盟国来说,攻入柏林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德国败局已定。与此同时,太 平洋战场也是节节胜利,美军已经切断了日本与东南亚地区的联系,日本的 战争资源开始枯竭,这个国家也已经无路可退。美军即将挺进日本本土,日 本所能依赖的海军已经无力再战。 但是此时有一个问题摆在了美国的面前,当时美国还有没原子弹。由于 日本已经开始全民皆兵,美国将领尼米兹和麦克阿瑟估计美国要彻底打败日 本还需要 1 年以上的时间,伤亡最少是 100 万。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十分头 疼,这么大的伤亡数字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同时欧洲的战事胜局已定,各 大国需要商量一下战后的利益划分问题。罗斯福决定趁这个机会劝说苏联对 日本作战,陆地作战一直不是美军的强项。此时斯大林也需要同英美等国通 气,此时的苏军主力正在进攻波兰,即将攻入德国本土。究竟由哪一方进攻 柏林这是一个很有象征意义的事情,斯大林感觉有必要商议一番。 二、三大国达成了协议,中国利益却遭到了损害 1945 年的 2 月,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三人在苏联境内的雅尔塔举行 了会谈,这次会谈主要讨论战后欧洲的势力划分问题以及对日本联合作战的 事宜。当罗斯福劝说斯大林出兵对日本宣战时,斯大林提出了包括蒙古地区、 恢复沙俄在东北的利益、租界军港等一系列的要求。这些事情严重损害了中 国的利益,罗斯福感觉有些难办。但是越接近日本本土,日军的抵抗就越强 烈。在这样的局面下,美军的伤亡在大幅度上升。罗斯福最终同意了斯大林 的要求,而斯大林当即表示他会在战胜德国之后的 3 个月内,调集 150 万军 队到达远东地区。但是前提是这些事情对中国保密,斯大林担心中国知道条 约细节以后会强烈反对。这一点罗斯福也答应了,中国方面直到这年 7 月才 得知了具体细节,蒋介石果然勃然大怒。 斯大林具体提出的条件有三点对中国的损害最大,第一就是蒙古问题。 苏联要求中国承认蒙古的现状,而蒙古一直在苏联的控制之下。第二是东北 的铁路问题,恢复沙俄时期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南满铁路和中东铁路必须由 中苏双方合办。点是租借港口的问题,斯大林要求租借中国的大连和旅顺作 为苏联海军的港口。旅顺港为天然不冻港,在各方面都优于海参崴。中国的 蒋介石在 1945 年 7 月,才从美国代表口中得知了此事。对于这种出卖中国 主权的条约,他当然十分恼火。但是当时美国的当家人已经换了,罗斯福已 经去世,杜鲁门成为了新一任总统。杜鲁门对蒋介石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三、波茨坦会议成为了一次特殊的会议 1945 年 7 月,英美苏三国再次举行会谈,这次的地点在德国的波茨坦。 此时德国早已被四大国军队占领,此次会谈的目的是为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 降。但这次会议的当家人却都换了,苏联方面还是万年不动的斯大林,美国 方面是新总统杜鲁门,英国方面则是新任首相艾德礼。丘吉尔在几天前刚刚 下台,真是颇为讽刺的一幕。但是此时斯大林仍然拒绝立刻对日本开战,最 后《波茨坦公告》以美英中三国的名义发出。苏联这个国家向来是不见兔子 不撒鹰、无利不起早,此时对日开战不符合苏联的利益。到了 8 月初,美国 已经向日本投放了第一枚原子弹。在苏联看来,即使没有苏军的帮助,日本 也有可能投降。苏联不能再无动于衷,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立刻 命令 150 万苏军进攻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境内的日军。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雅尔塔会议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第 1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