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百团大战的战场在哪里

2020-03-24 12:52
百团大战的战场 百团大战是在中国华北地区打的,主要是战点在河北和山西。横跨太行 山的正太铁路在地理位置占有十分重要作用,它连接了平汉和同蒲两条铁路, 是这两条路的重要纽带,而日本在中国很多战略的运输也是靠这两条铁路。 自 1939 年年末,日军就利用铁路和公路上的优势不断的对中国共产党 的敌后革命根据地进行扫荡,并想要切断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和河北等战略区 的相互联络,以此来压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的作战能力和作战空间。 日本更是推行出了用铁路作为支柱,用公路作为链条制作成“笼子”,在 用碉堡作为铁锁,将八路军死死的困在他们精心准备好的“囚笼”里。1940 年, 八路军就日军的战略计划做了详细的分析,7 月 22 日,由八路军总部的总司 令、副总司令和副参谋长即朱德、彭德怀和左权三人下达了关于正太战役的 预备命令。8 月 8 日,此三人又下达了正太战役的行动命令,自此正太战役 打响了。 在正太战役打响之后,各路的游击队、民兵以及痛恨日军“囚笼政策”的 民众纷纷投入到了战斗中,仅仅三天,参加战斗的兵力就达到了一百零五个 团,后续源源不断的援助部队,加起来超过 200 个团,故而后来将此次正太 战役称之为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在持续了三个半月后,最终以胜利画上了圆 满的句号。 百团大战的纪念碑 纪念碑是纪念百团大战取得胜利修建的碑石,修建在阳泉市的最高处, 1985 年 4 月当地政府向省政府申请,两年后建成。建成后的纪念碑建筑群非 常的宏伟壮观,由天上向下鸟瞰更加具有震撼力。 两个题字碑位于整个建筑林的最前面,一前一后两个题字碑诉说着整个 碑林的历史。前面的题字碑正面写着写着金光闪闪的七个大字,背面是整个 大战的示意图。后面的题字碑正面刻的是碑记,战争的时间、地点、指挥者、 参加团、经过和意义,背面刻的是狮脑山当地的战斗情况。 四座石碑,其中一座是主碑,三座是副碑。主碑高 40 米,是不规则的 长方体,底座非常规则,顶端像利剑的剑尖,远远望去,整个一把巨大的利 剑,直指云霄,让人望而生畏。正面写着金色的八个大字:“战绩辉煌永垂史 册”,在太阳下熠熠生辉。副碑分别在主碑的三个角落上,如同三角形的红领 巾,每个副碑和主碑都相隔 105 米,105 米代表 105 个团,主碑代表中央, 三块副碑仰望主碑。三个副碑上分别是徐向前、薄一波和彭真的题词。 四个烽火台,表示这里曾经烽火不断。烽火台历来就是战争的标志,在 冷兵器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遇到战争的时候,白天就用烟,晚上就点明 火,相互传递消息。 还有一座巨大的圆雕和长 227 米的长城。长城表示人民万众一心,抗击 日军的心如同长城坚不可摧。 百团大战的作用 1939 年 8 月 8 日,中国共产党应对日军以连接河北和太原的正太铁路为 支柱、以主要公路干道为链,以建立在中国共产党敌后革命根据地的碉堡为 锁的“囚笼计划”,发起了由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和副参谋长 左权为指挥官的正太战役。 在战争打响后,中国共产党的参战规模仅仅三天的时间从二十二个团增 加到了一百零五个团,因而被称为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的主要作用就在于, 捣毁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的主要铁路、公路和桥梁等交通要道,使得其交通 线处于瘫痪状态,遏制住了日本想要通过大规模的侵略诱导我国人民及武装 力量投降的企图,牵制住了日军想要快速侵略我国南方的步伐,减轻了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部队正面与日军交战的战场压力,也提高由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八路军在中国的政治地位,使得全国人民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看到了曙 光。 在持续了三个半月的持续战后,百团大战最终画上了胜利的句号。在这 三个半月的持久战中,大大小小的战斗共进行了 1800 多次,累积击毙击伤 日军和伪军两万五千多人,累积俘虏了日军和伪军 18200 余人,破坏日军主 要铁路交通线 900 多里、主要公路交通线 3000 多里,破坏敌人主要桥梁交 通线及控制的车站累积达到 258 处,从日军手里更是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军 用物资。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百团大战的战场在哪里 第 1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