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高二理科生在物理力学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2020-03-25 14:43
高二理科生在物理力学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导读:对于高二理科生来讲,力学在物理复习中是个重点,掌握好力学,有助于弄清 力学和热学的综合问题,下文是高考网为大家整合的力学在物理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力学是一门相当古老的学科,在教科书上我们曾经在动力学伊始就学习过“历史的回 顾”,由此可见编者的良苦用心。对力学的复习就由此谈起吧。 一.力学的建立 力学的演变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而物理学的其它分支,直到近几个世纪才有了较大 的发展,究其原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所决定的。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 首先接触最多的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是物体位置的变化,这种运 动称之为机械运动。由此我们注意到,力学建立的原动力就是源于人们对机械运动的研究, 亦即力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机械运动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了解了这些,可以对力学的主脉 络有了一条清晰的线索,就是对于物体运动规律的研究。首先要涉及到物体在空间的位置 变化和时间的关系,继而阐述张力之间的关系,然后从运动和力出发,推广并建成完整的 力学理论。正是要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地引入新的物理概念和 方法,此间,由“物”及“理”的思维过程和严密的逻辑揄体系,逐步得以完善和体现。明确了 以上观点,可以使我们在学习及复习过程,不会生硬地接受.机械地照搬,而是自然流畅地 水到渠成。 让我们走入力学的大门看一看,它的殿堂是怎样的金碧辉煌。静力学研究了物体最简 单的状态:简单的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并且阐述了解决力学问题最基本的方法, 如受力情况的分析以及处理方式;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和正交分解法。应当认识到,这些方 法是贯穿于整个力学的,是我们研究机械运动规律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运动学的主要任务 是研究物体的运动,但并不涉及其运动的原因。牛顿运动定律的建立为研究力与运动的关 系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即动力学。至此,从理论上讲各种运动都可以解决。然而,物体的 运动毕竟有复杂的问题出现,诸如碰撞.打击以及变力作用等等,这类问题根本无法求解。 力学大厦的建设者们,从新的角度对物体的运动规律做了全面的.深入的讨论,揭示了力与 运动之间新的关系。如力对空间的积累-功,力对时间的积累-冲量,进而获得了解决力 学问题的另外两个途径-功能关系和动量关系,它们与牛顿运动定律一起,在力学中形成 三足鼎立之势。 二.力学概念的引入 前面曾经提到过,力学的研究对象是机械运动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为达此目的,我 们需要不断地引入许多概念。以运动学部分为例,体会一下力学概念引入的动机及方法, 这对力学的复习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让我们研究一下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怎样确定汽车在不同 时刻的位置。为了能精确地确定汽车的位置,我们可将汽车看作一个点,这样,质点的概 念随之引入。同时,参照物的引入则是水到渠成的,即在参照物上建立一个直线坐标,用 一个带有正负号的数值,即可能精确描述汽车的位置。而后由于汽车位置要不断地发生变 化,位置的改变-位移亦被引入,至于速度的引入在此就不再赘述。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 这类问题可以说比比皆是。因此,只有搞清引入某一概念的真正意图,才能对要研究的问 题有深入的了解,才能说真正地掌握了一个物理概念。而在物理中,引入概念的方法,充 分体现了物理学的研究手段,例如:用比值定义物理量。该方法在整个物理学中具有很典 型的意义。 把握一个概念的来龙去脉和准确定义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一些相似概念的混 淆。如功与冲量.动能与动量.加速度与速度等等。所谓学习物理要“概念清楚”,就是这个含 意。 三.力学规律的运用 物理概念的有机组合,构成了美妙的物理定律。因此,清晰的概念是掌握一个定律的 重要前提。如牛顿第二定律就是由力.质量及加速度三个量构成的。在力学中重要的定律定 理有:牛顿一.二.三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和动 能定理。掌握定律并非以记忆为标准,重要的是会在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如牛顿第二定 律,从形式上看来并不复杂,然而很多同学在解决连结体问题时,却总是把握不好这三个 量对研究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可举一例。水平光滑轨道上有一小车,受一恒定水 平拉力作用,若在小车上固定一个物体时,小车的加速度要减小是何原因?常见的答案显 然是:合外力不变,质量变大。然而,若回答合外力变小,是不是正确的呢?这里显然是 由于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结果。在此,研究对象的确定和公式各量的对应性 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也恰恰是牛顿第二定律应用时的重要环节。 运动学规律及动力学关系在解决问题时,也有许多应当注意和思考的地方。如在匀速 圆周运动中,我们似乎并未明确指出哪些公式属于运动学关系,哪些属于动力学关系,但 在实际问题中却可使人困惑。例如:在一光滑水平面上用绳拴一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 公式 v=2nr/T 可以知道,若增大速率 V 可以减小周期 T。然而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时,我们却不能用增大 V 的方式来改变周期 T,若仅在 V=2nr/Th 大做文章定会百思不得 其解。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忽略了动力学原因,即前者与后者的最大区别是向心力来源不 同。一个是绳子弹力,它可以以 r 不变时,任意提供了不同大小的拉力;而另一个是万有 引力,当 r 一定时,其大小也就一定了。在这类问题上,最容易犯的就是片面性的错误。 再比如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这两条重要的力学定律,我们是否了解了守恒的条件,就可 以做到灵活地运用呢?我们知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有些人看到某个 问题中,重力没有做功,就立刻得出机械能不守恒的结论,如光滑水平面上的匀速直线运 动。造成这类错误的原因是,只注意到了物理定律的文字表述,孰不知深刻理解其内涵才 是最重要的。如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是在满足了守恒条件的情况下,即系统不受外力或 外力合力为零,动量只是在系统内部传递,而总动量不变。 最后谈谈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观察其形式可以发现,每个定理都涉及两个状态量和 一个过程量,注意到这一点应是定理正确应用的关键。我们不妨将状态看作一个点,过程 看作一条线,在应用时必然是“两点夹一线”,即状态量及过程量,一定要对应,这也是两 个定理的相似之处,至于它们的区别,在此就不多讲了。 由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对物理定律的应用,绝不能只满足于会用,而应当多方面地 体会其深层的含意和适用条件中所包含的物理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灵活运用物理规 律解题的目的,做到居高临下,以不变应万变。 四.逻辑推理在物理中的运用 逻辑推理在力学中可以说俯拾皆是。严密的逻辑推理,是正确运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 的必由之路。试举一例: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合外力,其逻辑推理过程如下:曲线运 动的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而曲线切线方向每点是不同的,因此曲线运动的速度方 向一定是不断变化的。由于的矢量,所以曲线运动必为变速运动,必然有加速度,由牛顿 第二定律可知其必受合外力。当然,实际问题中似乎并非如此繁琐,然而细细地想来又的 如此,只是思维过程较为迅速罢了。再举一例: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不为零,则物体的动量 一定发生变化,而物体的动量变化,合外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此命题依然可用逻辑推理 说明其正确性。根据动能定理,当合外力做功时,则物体的动能必然发生变化,因此速率 发生变化,则动量必然变化。反之支量发生变化,动能不一定变(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 量),则合外力不一定做功。不难看出,清晰地认识概念,牢固地掌握规律,者严密正确 的逻辑推理得以完成的重要前提和充足的条件补充。同学们若多留意.多用心,定会受益非 浅。 解决力学问题,无非是解决物体的运动问题。既然如此,描述运动状态和改变运动状 态之间就是力学手段应用的切入点。如描述运动状态的量有速度.动量和动能,而改变状态 的原因又分别是力.冲量和功,构成以上关系的则分别是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 而这些恰恰是质点动力学的主干。如此说来,我们的复习过程绝不是做题可以全部代替的, 必须深入力学的各个领域,切实体会各部分的个性和共性,把握各量之.各规律间的内在联 系,才能对整个“力学体系”有宏观地了解,更好.更有效.更迅速地解决各种力学问题。 比起轰轰烈烈的力学问题来,热学体系要显得平静和细腻。在此着重谈谈气体定律的 应用问题。 众所周知,对一种事物,若要研究之,必先描述之,这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大家已深 有体会。气体问题当然也不例外,状态参量的确定,便成了首当其冲的问题,温度.体积和 压强诸参量中压强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这并非是压强有超乎一般参量的地位,而是由于 压强计算的复杂性和它的变化多端,在复习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解决气体问题除了要熟练应用气体定律之外,方法的掌握也是至关重要的。常用的方 法有极限法及假设法,下面简单谈谈这两种方法的运用。 例 1.把装有气体的上端封闭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内,管内水银面与槽内水银面的高 度差为 h。当玻璃管缓慢竖直向下插入一些,问 h 怎样变化? 例 2.在一根一端封闭的均匀直玻璃管中,有一段 5 厘米长的水银柱,把质量为 m 的空 气封闭在玻璃管中。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为 14 厘米,现缓慢地摇动玻 璃管,让一定量的空气进入封闭在管内的空气柱中,最后,当玻璃管处在竖直位置且开中 向下时,空气柱的长度为 16 厘米。设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大气压强为 75 厘米汞 柱,求后来进入空气柱的空气质量。 分析:此类问题若采用玻-马定律且涉及质量问题,一定会有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而 质量比等于体积比,则应在“同种.同质.同温”的三同条件下才是成立的。此时,可应用“假设 法”,使一部分气体发生实际上并未发生的状态变化,从而找出上述关系,这就是在此题中 应用假设法的初衷。哪下述过程:假设管中未进入气体且玻璃管开口向下,由玻-马定律 知,气柱高度应为:P0l=PlP0l=Pl,l=75×14/70=15(cm),再假设此时气体进入玻璃管,则将占有 1 厘米,则有 m‘/m=l’/l=1/15,所以有 m‘=1/15m。此题亦可做其它假设,大家不妨一 试。 假设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气体问题时的确是行之有效的,应用的关键是要 有丰富的想象力,且能紧紧把握住“状态”.“过程”及“研究对象”,我们知道气体三定律及一 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针对“一定质量”气体而言,若解决变质量问题时,研究对象的 确定亦是不能忽视的。 最后再谈“力热综合”问题。此类问题的主干仍然应以力学规律为主,其间可以有气体 压力出现,从方法上看,也依然是以力学方法作为主要方法,如隔离法.整体法等等。此间 最感困惑之处应是气体压力是否进入力学方程,这完全由研究对象的选择而定。以 88 年的 高考热学题为例:一加油圆筒形气缸静置于地面上气缸筒的质量为 M,活塞连同手柄的质 量为 m,气缸内部的横截面积为 S,大气压强为 P,平衡时气缸的窖为 V,现用手握着活塞 手柄缓慢地向上提,设气缸足够长,在整个上提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并不计气缸内 气体的重力及活塞与气缸壁的摩擦,求将气缸刚提离地面时活塞上升的距离(图略) 分析:此题涉及三部分对象,气缸.活塞及气体,若以气体为研究对象,其应用规律显 然是玻-马定律,两态一过程可以建立一个方程暂且不论,对活塞及气缸来说,两次平衡 状态从整体到局部共可以建立六个平衡方程。这六个方程怎样建立及哪几个方程是有效方 程,是解此题的关键点。第一平衡态:对气缸 N+P0S=Mg①。对活塞 P0S+mg=P1S②,对 整体 N=(M+m)g③ 可见①③两式联立消去 N 后可得 2 式,因此,只建立第 2 式即可。第二 平衡态:对气缸 P0S=P2S+Mg④,对活塞 P2S+F=mg+P0S,⑤对整体对整体 F=(M+m)g⑥,这三 式中任取二式与第②式及玻-马定律 P1V=P2(V+xS),组成 4 个方程组。即可解得 x=(mg+mg)V/(P0S—Mg)S。 由以上讨论可见,力热综合问题与力学问题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受力分析中可以出现 气体压力,而联系力热规律必须依靠公式 F=PS,这是力热综合的衔接点。 总之,力热综合问题并不神秘,也并非凌驾于力学和热学上,而是与一般综合问题一 样,是二者有机地.巧妙地组合,但并不影响力学热学规律的使用,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基本 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掌握。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此文档共4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高二理科生在物理力学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 1 页高二理科生在物理力学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 2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