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高二物理复习方法:容易混淆的电学概念

2020-03-26 02:24
高二物理复习方法:容易混淆的电学概念 1、电子与电荷,电子是物质中的一种基本粒子,它带负电。电荷是人们对电的一种传统 的认识。在古代,因人们对电的本质缺乏认识,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因而把电称为 电荷。物体“带电”和“带了电荷”是同一个意思。现在大家所说的电荷,一般是指带电的物质 微粒,如带电的原子核、质子、电子及正、负离子等。显然电荷这一概念的范围要比电子大。 2、自由电子与自由电荷,自由电子是指脱离了原子核束缚的电子,而自由电荷既可以是 自由电子,也可以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 的自由电荷则主要是正、负离子。 3、带电与导电,带电是指物体失去电子或得到多余的电子,从而使物体对外显电性。导 电则是指导体中有电流,其实质是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 4、导体与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导体容易 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 没有自由电荷。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相互转化。如在 常温下玻璃是一种非常好的绝缘体,但在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它就变成了导体。 5、导体与导线导体是指容易导电的物体。而导线则是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制成的 电线,它一般用来连接电路元件使之组成电路,一般导线的电阻很小,常常可以忽略不计。 6、电中性与电中和电中性是指一种状态,即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 电电量相等,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电中和是指一种过程,当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 互接触时,带负电的物体上多余的电子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从而使两个物体都恢复成不带 电的状态。 7、电源与电压电源是指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或定义为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 为电能的装置。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 续为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因为电路两端的电 压是由电源提供的,所以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能有电压,然后才能得到持续存在的电流。 8、电量与电流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 1.6×10-19 库仑,人们把它称为元电荷。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可用一秒钟内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的多少来表示。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高二物理复习方法:容易混淆的电学概念 第 1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