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总结(2)

2020-01-18 19:25
2017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四 在我们学校,初一、初二年段均参加了新的课程改革,使用的是义务教 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课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 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作为一名刚从事教 师工作的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地理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 , 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边学边教”的想法来工作,在此就本人的初一 地理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经验与体会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 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 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 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1、深挖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 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 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 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 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 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 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 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 地理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 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 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 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 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 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 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 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 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 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 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 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 中迸射的。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中,关于降水的季节分配的教 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给 12 个试管,作为一年中的 12 个月,再给一瓶红颜色的水,让学生自己设计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一年的 降水量,将水注入到试管里,展示并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的状况,然 后在绘制成图。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生动、活泼、自主的学 习发展。 2、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用鼓励性评价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 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了实现评价目标的多 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 评价结合,本学期我校的地理学科从下列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初一为 例):学生课堂表现占 25%,(包括:课堂纪律、《地理填充图册》作业、地 理小论文、课后动手实践);期中考试占 25%,期末考试占 50%(题目以选择、 填空、读图绘图题为主,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 学期末,教师根 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 生给予一定的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 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 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 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 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 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 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如:《我们需要洁净的大气》一课,将全 班分成四组,每组给一个污染空气的案例分析,请同学想办法还大气以洁净。 学生分析讨论气氛热烈,畅谈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有的说:给汽车换太 阳能为动力的、电池的、风能的、天然气的,甚至还有特殊饮料的;有的说: 给所有冒烟的地方设计一个空气净化装置,安在排烟排气口处;有的说:农村 的秸秆用做制沼气、造纸、手工艺品、埋在地下肥田……学生答案不胜其数, 就连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都踊跃回答了。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 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 成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 泼的学习过程。如:《三大宗教》一课,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宗教 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研究三大宗教。 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泉州有哪些宗教建筑 景点时,抢到此问的学生竟然回答出了十多处。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 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地理的课堂教学。 2017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五 初一地理还有两周就要结束了。在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中,我自始至终将 学习地理的方法贯彻给学生,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此对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做如下的总结: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伊始,向 学生提出地理教学三步走。预习、学习、复习巩固。效果不错,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 1、提倡预习。利用课堂的第一个五分钟,让学生自己讲述学过的和即 将学习的地理内容在生活中的体现,即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把学习 与生活联系起来,在学习的同时为学生的生活增加乐趣。 2、摒弃课堂教学是老师帮助学生纠错的地方的观念,改变以前固有的 “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提出改变学生和老师的地位, 课堂上师生平等的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良好人格的养成。所以,改变 教师角色,把自己看做课堂上学习者的一分子,不再是老师讲授为主,而是 师生共同探讨问题。所以,在地理课堂上,老师成了学生的助手,用自己的 经验和学识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寻找预习中的不解不懂 不知之处。 3、复习阶段帮助学生构建关于本学科完整的知识结构。初一的学生应 该渐渐学会如何整理所学科目的知识体系。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建立更有助于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所学知 识的巩固,逐渐形成预习—听写—做题—背诵巩固的复习模式,效果不错。 二、改变授课风格,运用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解决 学生课上出现的问题,营造活而不乱的地理课堂。 十二三岁的孩子正是个性张扬和性格叛逆的年纪。所以,课堂出现这样 或那样的事故在所难免,如何解决?一味批评?大声指责?讽刺挖苦?这样只会 事与愿违。因此,我采用灵活的方式和幽默的语言在轻松的氛围下解决出现 的问题,不仅在短时间内化解了矛盾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三、利用网络资源撰写教学总结。把反思作为教学生活的常态”,加强教 师自身的培训和对教学经验的及时总结和积累。于是,利用互联网在新思考 网站,我开通了自己的教育博客,把关于教育的思考、课后反思及一些教育 现象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文笔,而且 丰富了自己的教育储备,为以后教学工作的进行积累了宝贵财富。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总结(2) 第 1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