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3)

2020-01-19 18:39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原子结构 5、纳米科学技术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 kg,常用单位:常用单位:tgm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 变,常用单位: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 kg/m3,常用单位:常用单位 g/cm3。这两个单位 比较:g/cm3 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 1g/cm3=103kg/m31kg/m3=10-3g/ cm3 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常用单位:读作 1.0×103 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它表示物理 意义是:1 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 1.0×103 千克。 4、测体积——量筒(量杯) 5、测固体的密度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第十一章《运动和力》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 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常用单位: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 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常用单位: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常用单位: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 km/h 两单位中 m/s 单位 大。 换算:1m/s=3.6km/h。 Ⅱ变速运动: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 小相等,常用单位:方向相反,常用单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常用单位:施力物体同时 也是受力物体,常用单位:反之,常用单位: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 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常用单位:用 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 1N。 5、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⑶弹簧测力计: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六、惯性和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常用单位:总保持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七、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常用单位: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 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 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第十二章《力和机械》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常用单位: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常用单位: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 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常用单位: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 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 G=mg 其中 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 1kg 的物体 所受的重力为 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 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常用单位: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常用单位: 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常用单位:有时起 阻力作用,常用单位: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常用单位: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常用单位: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得多。 6、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7、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 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 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四、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常用单位: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常用单位: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常用单位: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 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 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 l1 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 l2 表示。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 F1l1=F2l2 也可写成:F1/F2=l2/l1 4、应用: 名称结构 特征特点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动力臂 大于 阻力臂省力、 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 刀 费力 杠杆动力臂 小于 阻力臂费力、 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 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 不费力天平,常用单位:定滑轮 五、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 2 倍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常用单位: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第十三章《压力和压强》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常用单位: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常用单位:如果物体不 受其他力,常用单位:则压力 F=物体的重力 G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常用单位: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 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常用单位:采 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此文档共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3) 第 1 页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3) 第 2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