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试题苏科版

2020-01-19 18:49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题 2 分,共 26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B.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发声体振动越快,声音响度越大 D.发声体振幅越大,声音越尖细 2.夏天的早晨,泰州市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A.0℃ B.25℃ C.50℃ D.75℃ 3.生活处处是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如果继续加热,水因吸热温度会升高 B.夏天,剥开冰棒纸,冰棒上冒的“白气”是水蒸气 C.冬天向手心“呵气”,口中呼出的水蒸气因液化放热而使手心变暖 D.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4. 两只相同的杯子置放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酒精.一段时间后, 两杯内液面如图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的 A.种类有关 B.表面积大小有关 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D.温度高低有关 5.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A.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被弹开 B.打雷时,窗户玻璃被震碎 C.超声波能使塑料膜发热 D.声波引起耳膜振动 使人产生听觉 6.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 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 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 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 A.金属直接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B.金属液化到玻璃镜头上的 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 D.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7.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8. 如图,A1B1 为发光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平面镜向下移动, 则平面镜中的像 A1B1 将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当平面镜顶端移到 B 点下方时,成像消失 D.像的大小和位置都不发生变化 9.汽车夜间行驶时,驾驶室内不开灯的原因是 A.节约用电 B.光线会刺伤司机的眼 C.车外的景物经玻璃窗成像在车内,干扰司机的视线 D.车内的景物经玻璃窗成像在车外,干扰司机的视线 10.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实验探究活动以及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匹配的 是 A.活动:将黄色和蓝色颜料在色板上配出绿色.结论:绿光是黄光和蓝光 组成 B.活动:手影游戏.结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活动:在手背上涂一些酒精,感觉特别凉快.结论:蒸发吸热 D.活动:钓鱼时,说话声会把鱼吓跑.结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11 .“扬子江”牌台灯有一款顶部开口的灯罩,如图所示,夜晚,只打开 台灯,在它的上方楼顶上,下面四张图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图中黑色为阴 暗区域) 1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 40°角,则 A.入射角是 4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50° C.反射角是 50° D.入射角增大 5°,反射角增大 10° 13.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加热到某一定温 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 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A.铁——铜合金 B.镁——铁合金 C.钠——铝合金 D.铁——铝合金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6 分.) 14. 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 2 分钟内振动了 36000 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 Hz; 声呐装置是利用_▲__(填“响度极大的声 音”、“次声波”或“超声波”)来工作的。某市制定了《中高考期间禁噪方案》, 规定中高考期间各考点的噪音不超过 45 ▲ (填单位) 15.泰州的“凤城河”是节假日休闲的好去处。由于光可 以在水面发生 ▲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而在河水中形成人的倒影,这是人的 ▲ (选填“实 像”或 “虚像”);一只小鸟在离河面 10m 的上空飞行,若河深为 5m,则小鸟在 河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 ▲ m,当小鸟飞近水面时,它在水中的像的大 小 ▲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16.一天晚上,小李正在家里看书,突然听到窗外传来很响的炮竹声与 放烟花的声音,剧烈的爆炸声让他难以安静的看书学习。 (1)炮竹声是由炮竹爆炸时引起空气的_▲_发出的,然后通过_▲_传播到小 李的耳朵里。 ( 2)小李同学觉得看到烟花与听到烟花的声音并不同步,总是先看见烟 花绽放然后才能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这是因为 ▲ 。如果看到烟花后 2 秒 才听到烟花的爆炸声,那么放烟花的地方与他的距离大约是 ▲ m。 (3)外面的炮竹声对小李同学来说是噪声,此时怎样才能减少噪声的干扰? 请给他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 。 17.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煮鸡蛋、玉米棒子等用水煮, 而 炸油条、麻花等用菜油炸,这样可 以对不同食物提供各自煮熟所需达到的温度,这样选择的原因是因为油和水 的 ▲ 不同.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通过 ▲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 油污的碗或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 果特别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 ▲ ,而使油污 ▲ (填物态变化)的缘故. (3)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 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 他又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没有水滴的那根是 ▲ .你判断的理由 是▲。 (4)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棉糖机的圆 盘上,白糖很快化成糖水,旋转的圆盘将糖水甩出,就可看到一丝丝的糖绕 在小棍上,这样,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在整个做棉花糖过程中 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和 ▲ . 18.电视机遥控器是靠 ▲ 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的,彩色电视机能呈现彩 色图像,是运用了三原色光混合的原理,光的三原色是红、绿、 ▲ 。 19.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 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 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 射角将___▲__(增大/不变/减小). 20.电影银幕用粗糙的白布制作,其优点:一是利用光的 ▲ 反射,使剧 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 色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 正常的画面。 三、解答题:(21-28 题,其中 21 题每图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48 分.) 21.(每图 2 分,共 8 分) (1)“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请在图(a))中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 最大范围(用斜线标出)。 (2)请在图(b))中画出 AO 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3)如图(c))所示,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 (4)一次小明在使用遥控器对电视机进行遥控时,没有像平常那样将 遥 控器对准电视机的红外线接收窗口,而是对着电视机旁的光滑墙壁,结果也 达到了遥控的目的.请你在图(d))中画出这种遥控方式中红外线传播的路径.(保 留你作图的痕迹) 22.(4 分)如图,将一根长约 30c)m 的钢锯条一端紧压在桌面的边沿,另 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锯条使它振动,可以听到钢锯条发出的声音,改变钢 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它的顶端,可以观察到钢锯条振动快慢发生 了变化,同时听到的声音也不同. (1)此实验用于探究声音的 ▲与 ▲之间的关系. (2)若要继续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时应保持钢锯条伸出桌 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每次拨动钢锯条的力度,观察钢锯条振动的 ▲ (选 填“幅度”或“频率”),同时听钢锯条发出声音的 ▲ (选填“音调”、 “响度”或 “音色”),比较后得出结论. 23.(4 分) 温度计的使用: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 来测量温度的 。 (2)上图为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时的情景,指出他操作中的错 误:(写出一处即可) ▲。 (3)图甲温度计的示数是▲ ℃,乙的示数是 ▲ ℃。 24.(8 分) 雪灾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小亮看到抢险队员在冰 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 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为此,他进行了下 列探究过程: 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 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 每隔 0.5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 冰块状态的变化。在 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 你选择的方法 是 ▲ (A/B/C)。选择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 。(当时的室温大约 是 10℃)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 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分析】根据曲线图可知: (1)利用盐水制成的冰 ▲ (是/不是)晶体。实验中淡盐冰的熔点是 ▲ ℃。 对应淡盐水的凝固点是 ▲ ℃ 。 【归纳】根据分析可以得到: (2)在水中加盐,可以 ▲ (提高/降低)水的凝固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 水,凝固点越 ▲ (高/低)。 【应用】(3)在积雪上撒些盐,白天可使雪 ▲ (选填“难”或“易”)熔化。 25.(7 分)小明在一大烧杯中装入较多的水,如图所示。 (1)该实验装置在安装时的科学合理顺序是:先调整固定_▲_ 的位置(填 “A”或“B”)。 (2)在实验中小明发现,当水的温度上升到 76 ℃时,虽然不断给水加热, 但水温却保持不变,水中没有大量气泡产生,此时烧杯中的水__▲____ 沸腾 (填“已经”或“没有”)。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 。 (3)调整部分器材后,重新实验,得到记录数据 如下表: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第 4 分钟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水的温度应为__▲__℃,你判断的依据 是_▲_____。 (4)请在坐标系中完成水的沸腾图像。 (5)若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你打算采取的措施是___ ▲ ___。 26.(5 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 (2)如 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 (3)玻璃板放正后,点燃的蜡烛 A 在某一位置,测出物距 和像距相等的一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 相等”。你认为这种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合理?_▲______; 理由是: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小华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 像。请你帮 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7 分)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 折转的光屏.小明同学还准备了一块平面镜、激光笔光源、直尺及铅笔.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15° 2 30° 30° 3 45° 45° 第 27 题图 (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① ▲ ; ② ▲ . (2)实验时,将平面镜水平放置,然后把一块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 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 0 点,改变 ▲ (选填“入 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方向,多 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并记录(数据如上 表)。由上述数据可知: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是 ▲ (3)如图乙所示,将呈现反射光 线的纸板向后弯折, ▲ (选填“能”或“不 能”)看到反射光线。 (4)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 AO 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 内,纸板上 ▲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8.(5 分)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 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光斑是如 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 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 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 a) 是_▲__ (合理、不合理)的; (2)为 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个带孔的卡片,如下图所示 , 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 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 为 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 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 的光斑形状。 甲乙丙丁 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 间空隙形状无关,你选用___▲_____卡片; 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 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 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 ▲ (可靠、不可靠),若由你进行探究,你将如何设 计带孔的卡片?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孔的形状。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 论,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B.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 关 C.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无关; D.不管光斑是不是像,他们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此文档共6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试题苏科版 第 1 页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试题苏科版 第 2 页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试题苏科版 第 3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