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的毛概论文

2020-01-27 17:10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毛概论文篇一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浅析祖国统一》 摘要:香港、澳门相继的收复,使中国人民对台湾的回归充满了希望, 但在台湾的回归问题上我们不能放弃“一个中国”的原则,在这个前提下,我 们才能使中华民族的正真统一,在目前对于两岸走向统一有许多有利的因素。 关键词:完全统一;回归;自古;演变;一个中国的原则;有利因素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 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对澳门行使主权。 站在新世纪门槛上的中国人,在满怀希望憧憬未来的同时,不得不思考 何时才能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实现祖国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执着追求的 目标,也是包括台港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的愿望,是中华儿女极其神圣的民 族感情,决不充许任何人亵渎。在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纵然出现 过民族或民族内部的割据与分裂。但中华民族始终把实现国家统一当作自己 神圣的责任,并为之进行不懈地斗争。每次短暂的分裂后,总是复归于统一 , 而且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规模也越来越大,程度也愈来愈高。 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世代追求的崇高目标,也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因此 , 台湾的回归牵动着华夏炎黄子孙的心,祖国的统一更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 。 为此,中华儿女进行了不懈地努力。 一、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台湾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于大陆封建王朝的 主体,而是从属大陆封建王朝的一个区域性地方行政机构。台湾自从 三国时 期和大陆开始发展关系后,逐渐演变为大陆封建王朝的一个行政机构。有史 实为例; 1.220 年,孙权派出卫温,诸葛直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 民大规模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 2.607 年,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入海求访异俗”,到达流求。608 年,派 虎贲朗将陈,朝请大夫张镇州等率军攻流求,隋朝的政治和军事力量随着军 事行动到达流求。 3.元朝,大陆与台湾的政治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元朝通过澎湖巡检司管 辖澎湖和台湾,每年征收盐税中统钞十锭二十五两。这是大陆王朝在台湾地 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权力机构。 4.1684 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府―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 员一员,总兵一员,副将二名,兵八千。 从历史的记载中不难看出,台湾在隋朝就成为大陆封建王朝的一个行政 机构,而不是和大陆王朝对等的封建政权。 在当代中国,随着政治泾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 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国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 国有能力维护自己的主权,有能力完成国家的统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必然是 走向统一的中国。所以,无论“台独分子”如何叫嚣,都无法把台湾从祖国大 陆分裂出去。如果他们继续逆历史潮流而行,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和人民的 唾骂,成为中华炎黄子孙共同的敌人。因而,我们完全可以坚信,台湾一定 会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中来。 二、新中国成立后对台政策的演变 1.毛泽东时期 在五十年代初,毛泽东,周恩来就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1955 年 5 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进一步阐述了我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立场, 并提出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1956 年 6 月,周恩来在全国人 大第三次会议上阐发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初步政策。1958 年 10 月 6 日, 毛泽东亲自撰写《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建议国共 谈判和平解决台湾问题。1963 年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思路,概括提出“一纲 四目”的祖国统一政策。 从以上史实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政府领导人对台湾问题的高度重视。在 建国初期,为了不使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政府提出了“爱国家”的主张 , 希望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并随着形势的变化相应提出自己的政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地日益发展,新中国政权地日益巩固,加之美国 对华侵略、封锁和遏制政策的破产,使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这一 切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纲四目”政策的出台更体现了中国 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但是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共第一代领导 人虽然没有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曙光已经显现。 2.邓小平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于中国实行改 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的经济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因而用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上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关键性的建 议和政策: 1979 年元旦,叶剑英委员长为了推进祖国统一而提出了“叶九条”,其核 心是促进祖国统一,举行国共对等谈判,以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 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在“叶九条”的基础上提出了划时代的科学构想,来解 决台湾问题,这就是“一国两制”,其核心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 实行社会主义,台湾实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并保持五十年不变,但同时承诺 不放弃使用武力。 从“叶九条”到“一国两制”的出笼,中国第二代领导人为解决台湾问题迈出 了关键性的步伐,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从以上史实我们 不难看出,台湾问题的解决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历史问题。以“一国两制”方式 实现祖国统一,具有坚定的原则性、高度的灵活性和充分的适应性,是实现 这一历史任务而又可行的模式。和平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有 利于大陆经济的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台湾自身经济的发展。因为台湾当局每 年都要花费大量的经费投资在国防力量上,对军费的投入明显高于经济收入。 如果台湾统一后,就不须支出大量的军费,把这一部分投入用于发展自身的 经济的发展上,我们完全相信台湾的经济发展会超过现在的这个幅度。 “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使我们充分地相信“一国两 制”也会很成功地解决台湾问题。自从“一国两制”政策出台以来,两岸的关系 发 展 出 现 了 新 的 动 向 ― ― “ 三 通 四 流 ” 。 1990 年 11 月 21 日 海 基 会 的 成 立;1993 年 4 月 27 日至 29 日在新加坡举行了“汪华会谈”,是两岸高层人士的 第一次直接的正面接触。这个新的变化体现了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3.第三代领导人时期 江泽民作为新中国建国后的第三代领导人,他继承发扬和亲身实践着前 两代领导人关于和平统一中国,特别是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为了 推动祖国统一的进程,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经济的全面发展。江泽民 就现阶段的两岸关系,提出了“八项主张”以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其基本核 心是一个中国原则,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从“江八条” 中我们再次看到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曙光,看到祖国统一的新进程。尽早实 现海峡两岸的完全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更是新世纪实现中国 富强的必然要求(因为两岸的经济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统一性)。 在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中,强烈的统一意识是最富有感染力和号召 力的,也是中华民族最崇高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中华民族这种强烈的民族 凝聚力传承了几千年,它不会因时间的延续而淡化,也不会因朝代地更迭而 动摇,它已经生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这是两岸走向统一的文化基 础,也是促进尽快完成祖国统一的强大动力。今天,海峡两岸绝大多数人矢 志不渝地反对台湾独立,反对分裂,要求两岸协商和平统一,这正是中国传 统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统一不仅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归缩,也是二十一 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机遇;更是世界民族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因此,台 湾回归不仅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 三、祖国统一的回顾与展望 从毛泽东到江泽民等领导人的主张中,都不可避免地提到“一个中国原 则”,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中,这一原则具有独特的意义: 1.一个中国原则关系到我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 根本利益和尊严。这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捍卫的,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是 任何个人或集体都不能抛弃的原则。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可有一句“国无二主” 的名言,如果我们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那将不能捍卫中华民族的根本利 益和主权。 2.一个中国原则的存在,就是中国独立的象征,已经成为两岸关系的准 则。因此,中国别无选择,只有选择一个中国。这一点就是在蒋介石时期也 是被承认的,只不过是要求承认国民政权是合法的而已。而为什么在今天部 分“台独分子”却要打出“两国论”呢?是历史的倒退还是别有用心,那就是搞分 裂、搞台湾独立,这是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如果台湾当局继续鼓吹“两国论” , 必将遭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唾骂。 3.一个中国的原则,关系到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关系到台湾的未来, 也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中必然坚持“一个中国原 则”,而不能放弃这个原则。如果放弃这个原则,那么我们何必又要求国家统 一呢? 从江泽民等领导人的政策中,我们看到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主张和政 策经历了由“解放”到“和平统一”,政策的演变说明了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中 共也跟着形势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政策,可见对台湾问题的重视。因此,两 岸关系也相应地实现了“三通四流”、从事务性商谈到政治性商谈地历程,说 明了祖国统一的进程明显加快了。在今天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我国政府是能 以最圆满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而不会兵戈相见。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 展,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为我国解决台湾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 也不难发现,虽然部分“台独分子”在台湾问题上设置重重障碍,但他们毕竟 无法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现在对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有不少的有利的因素: 1.国际环境有利于和平统一进程的推进。由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日益巩固和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 公开宣布“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日 本也表示不支持台湾独立,俄罗斯也不支持台湾独立。所有这些表明,国际 关系中的“一个中国”格局是稳定的。世界是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所以,台湾当局中的部分“台 独”分子制造“一中一台”的空间是有限的,只有少数、有企图的国家才分接受 “一中一台”的荒谬论调。 2.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和回归后的稳定发展,为和平统一进程的推进增 加了新的动力。使台湾当局和民众增加了对“一国两制”政策的理解和回归后 台湾未来的展望,从而推动了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3.台湾同胞的共同呼声说明台湾统一,是人心所向的。台胞要求两岸关 系向和平、稳定、统一的方向迈进;而不是向独立、分裂的方向走去。特别是 李登辉的下台,就说明了台胞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同时也说明了我国政府的 和平统一政策受到台湾同胞的接受,而台湾当局的“分裂”“独立”受到台湾同胞 和祖国大陆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唾骂。这正应了我国的一句名言“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为统一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 康发展,使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东南亚经济危机”中,我国保持 人民币不贬值,这说明了我国经济的实力,从而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在二十一世纪,实现台湾统一是大势所趋,更是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趋 势。在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下,在以“一国两制”为前提的基础下 ,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是不成问题的。 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台湾当局应当顺应历史潮流,积极主动地和大陆 关注台湾问题并为之做出实质性的努力,不要在和平解决台湾的路上越走越 远,那将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是历史所不容忍的,也是华夏子孙所不 能认同的。在新的世纪中,我们希望台湾领导人对实现祖国统一而做出最大 的努力,以实现中华民族统一的最大的愿望。 [1]李家泉.《中共三代领导人对统一中国的战略思考》. [2]栾雪飞.《论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思》. [3]1995 年 1 月 31 日的《人民日报》. [4]刘红.《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思考》. 吕宝乾(1978.12―)男,汉族,本科学历,2002 年 4 月参加工作。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毛概论文篇二 《浅析当代中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措施》 【摘 要】我国是各族人民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 56 个民族,其 中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 64%,这是一个基本 国情。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努力构建美好家园的开拓史,就 是一个各族人民内求统一,外御强敌,反对分裂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各族人 民互相交流,共创文明的创造史。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澳门回归祖国的怀 抱以来,我国基本实现了统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各方面得到 了巨大的发展,民族凝聚力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是一些分裂国家的分子 也开始活跃起来,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比如西藏、新疆、云南等地频 发暴力袭击事件,严重威胁了国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对此我们必须 提高警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减少,以致杜绝这类恐怖事件的发生,维 护祖国的稳定与统一。 【关键词】当代中国;祖国统一;面临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一、祖国统一的意义 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 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祖国统一战略研究是重大的理论问 题,更是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理论上看,祖国统一战略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构成;从现实上看,祖国统一是维护祖国主权和领 土完整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 祖国统一了,整个中华民族才能更加奋发图强,实现繁荣昌盛;只有祖国统一 了,才能重振中华民族的雄风与形象,实现民族辉煌;只有祖国统一了,我们 中华儿女才可以挺直脊梁站在世界上。我们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不是某些分裂祖国的极端分子可以阻止的。祖国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 的潮流,它是由民族感情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首先在一般的规模上把人们从政治的高度组织起来,可以防止人们陷入 严重的内部分裂、冲突,让人们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其次,国家 能够把较多的人有效地组织起来,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活动或其他活动。再次, 国家统一由于统一的标准,减少了地方割据,能够有效地降低各种活动,特 别是生产活动的成本,从而提高效率。最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成员在较 大范围内的流动,有利于极大地开阔国民的眼界,增强国民活力,是国民充 满活力的源泉。 就当代中国而言,祖国统一还有其特殊的意义。首先,近代中国由于各 种因素的影响,国家基本处于半分裂的状态中,这种分裂状态使中国缺乏力 量,对内无法集中组织生产,对外无法抵御外辱,这种局面决定新中国成立 后十分注重祖国统一。其次,国家统一是有效地预防各种边境地区分裂活动 或者分裂意图的有效措施。最后,当代中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建设任务十 分艰巨,需要有效地控制全国的资源,而中国的资源,从供给和需求看是十 分不平衡的。更需要我们祖国的统一,来进行统一的协调。 二、当代中国在祖国统一上面临的问题 (一)领土统一方面的问题 1. 西藏问题。一部分藏族坚持顽固的分裂立场,不停的制造事端,影响 稳定、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尤其是近年来,西藏的分裂分子与境外的藏独 势力相勾结制造了一系列的分裂活动,如:拉萨 3.14 打砸抢烧事件。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6 页,此文档共13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的毛概论文 第 1 页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的毛概论文 第 2 页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的毛概论文 第 3 页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的毛概论文 第 4 页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的毛概论文 第 5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