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毛概大学论文1500字

2020-01-27 17:14
2017 毛概 1500 字论文篇一 《形势与政策中国梦论文》 人生如船,梦想如帆,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寐以求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 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想与国家民族兴衰紧密相连。—题记 在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中国梦”一词走红。“中国梦”的主要动力 有三大根源:一是追求经济腾飞,改善生活,物质进步,环境提升;二是追求 公平正义,民主法制,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三是追求富国强兵, 扞卫民族尊严,维护主权完整,国家统一。 每个人认为在三大动力来源的基础上,中国人有远见,有智慧,有爱国 情操的公民团体及领导人,应该及时准确的找到整合协调这三大动力来源的 共同支点,形成发展进步的两者合力,造就众志成城的“中国梦”。懂得个人 幸福和国家富强是紧密相关的。每个人心中又升腾起关于国家社会的梦想。 我想那个梦想一定是五彩缤纷的,一定是芳菲满眼的。每个人的梦想都不一 样,但其共同点一定是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经济发展,政治 清明,文化繁 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公平正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 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追求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在最近的几次的讲话中既强调实干实邦又强调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 想。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 实实践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圆了民族独立 梦,圆了百年奥运梦,圆了航天航海梦,也圆了房子,汽车,上学,养老的 百姓梦。世界还将见证,一个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梦将在我们手中成真!梦想连 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就无法汇聚各方的力量,再美好 的梦想也无法实现。 90 多年来,我们党仅仅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行和时代特征 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 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 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我知道,虽然我没有天才般的智慧,没有过人的才干。 但我有一颗炽热的心,有一双勤劳的手。我相信,努力了就会有收获,努力 了就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 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 个历程中,我们一起哀悼,一起欢呼,一起奋斗,一起感动。无论遇到什么, 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为 我们自己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执 着追求。 北京,是中国共产党及全国人民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 筹帷幄,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 本的执政理念,领导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 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 的基石,让我领会到国富民安的道理。 认识到我们这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 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只要我们胸怀理 想,简单信仰,又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我们就一定能拥抱和完成美丽的“中 国梦”! 2017 毛概 1500 字论文篇二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 一、 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1 “城市中心论”对中国革命的严重危害 秋收起义后,随着井冈山和其他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中国革命 在实践上已经走上了以农村为中心的道路.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并没 有完全摆脱城市中心论的束缚.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脱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国情,将马克思主义作教条化的解释,主观与客观相脱节,理论与实际相 分离,机械执行共产国际指示,照搬十月革命经验,从而造成党内连续出现三次 “左”倾错误. 这三次“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都是顽固地以“城市中心论”的思想来指导中 国革命.他们未能深刻理解中国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低估了农民游 击战争和农村根据地重要性,认识不到国民革命失败后敌人牢牢控制着中心城 市的状况,总是期望通过城市暴动来冲破白色恐怖,从而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他 们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次次地被无情的实践击的粉碎. 2 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所谓“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就是不只是在实践上,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认 识到农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伟大作用,切实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城 市转移到农村,以农村根据地为战略中心,逐步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经过长期 的艰苦斗争,推动革命高潮的到来,最后夺取全国胜利,建立全国政权. 1930 年 1 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对于乡村为中心的 思想,从理论上作出了较系统地阑述. 第一、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 同的道路. 第二、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 建设与发展和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以及夺取全国胜利联系起来. 毛泽东的这些论述,实际上是主张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体现 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它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 的基本形成. 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提出的依据 1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1930 年,毛泽东明确提出了要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此后,毛泽东在与党内 “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斗争中,批判了他们脱离中国实际,盲目照搬中心城市武装 起义的模式,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走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的主张.1935 年遵 义会议后,毛泽东提出的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逐渐为全党所接受.1936 年到 1939 年,毛泽东又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 《战争和策略问题》、《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理论著作 , 进一步丰实和完善了以乡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 系统地阑述了走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必要性. a 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b 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 c 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避开强大的敌人,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 3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提出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 条件.他说:“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 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 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这些原因和条件,为中国走农村 包围城市道路提供了可能. a、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是中国革命能够在农村建立 革命政权的根本条件. b、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 c、中国革命的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d、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e、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伟大意义 1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 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国民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实际出发,在敌 强我弱的情况下,及时调整战略进攻方向,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实践上实 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这种转变不仅避免了过早与强 敌进行盲目决战,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有效地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大大发展 了革命力量. 2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提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 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以毛泽东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独特国情出发,提示了中国革命 的发展规律,即中国革命的道路不能是先城市后农村,而只能是先农村后城市,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在这种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指导下,不仅在土地 革命战争期间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而且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 胜利. 3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 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 自己的政治统治.但是,对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应该以什么 样的道路和方式贯彻这一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并没有作出具体的 结论.这需要各国共产党人从本国的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来解决这一重大理 论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道路,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原则,又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 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原则. 4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 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毛概 1500 字论文篇三 《浅谈毛概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在高校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是理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一项重大 改革。适应这项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应在提高认识、转换角色, 学习原著、提高理论水平,改进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课程教学改革 按教育部关于“两课”教改的精神,我校于 1999 年秋季开设毛泽东思想概 论课程。为使其很好地与原中国革命史课程衔接,我们在教学内容及教师角 色转换上做了大量工作。 一、深刻认识教改的必要性,自觉、主动地适应角色转换 课程由中国革命史改为毛泽东思想概论,既有教材、教学体系的不适应, 又有教师角色转换上的不适应。为克服这些不适应,只有对教育部这一改革 的必要性有深刻的认识,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实现角色的转换,由不适应到 适应。 (一)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是对中国革命史教学内容的根本性变革 当代大学生通过中学阶段比较系统的历史课程学习,对中国近现代历史 的演变有了大体的了解。原中国革命史课程虽然与中学教学侧重点不同、层 次不同,但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重复,且理论系统性不强,给政治理论课的 教学带来许多不便。我们在 1994 年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形 成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全面实施专题化教学方案”的专题化教学新体系, 增加了中国革命史教学的针对性、启发性、说服力和战斗力。此项教改曾获 得原冶金部教改三等奖,受到历届学生的好评。但是,由于中国革命史教学 内容框架的限制,一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与中学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二则 不能充分发挥该课程的理论功能。学生对中国革命史尤其是毛泽东思想理论 仍缺乏深刻的认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不甚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此文档共7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毛概大学论文1500字 第 1 页毛概大学论文1500字 第 2 页毛概大学论文1500字 第 3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