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大学毛概结课论文1500字范文

2020-01-27 17:23
大学毛概 1500 字论文篇一:《试谈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和发展是处在一个特定的 历 史时期,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烙印 。 正确看待和理解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运用 马克思主 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学会在错综复杂的社会 现象中坚定政治方向。 【关键词】毛泽东;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一种价值观的提出、产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渊源。毛 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同样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初过程中所 创立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因此,毛泽东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有着可靠和丰富的理论来源以及现实指导意义。 1 价值观的界定 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 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也就是主体对自身外界事物的价值定位。毋庸置 疑,人们在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一定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它 决定着 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主体不同,那么所追求的利益和需求也会不同 , 不同的价值观必然也会产生。要对价值观进行科学界定,必须厘清以下问题: 第一,正确认识价值与价值观的关系。在哲学中,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 , 它是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是客观的东西,一种 事物能够满足另一种事物的某种需要的属性,我们将其称之为价值。而价值 观是主观的、观念层面的东西,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 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与价值观两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 别。价值是价值观的基础,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价值观。价值观是建立在价 值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价值,那么价值观就缺少了生存的土壤成为无本 之木。 第二,价值观是价值认识活动的结果。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是一种客观存在。价值存在决定价值意识, 价值意识是价值存在的反映。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体在实践 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为尺度的一种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 会现象。价值观则是对这样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的主观认识或表达。价 值观是一种观念,是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关于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按其本 性来说,它是人的活动结果和指导人们进一步活动的一种因素,是第二性的 东西。而价值认识则是人的一种活动,它是发生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认识主 体对于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的一种反映过程。 第三,价值观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灵魂。 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过程中形成的对整个世界的基本看法和总观点。价值观可以分为 自然价值 观、历史价值观、人生价值观。价值观不仅渗透于世界观、人生观之中,也 渗透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价值观 是人的主心骨,是人类世界活动的指南针。 综上所述,价值观就是人们在长期的价值生活实践中积淀和形成的有关 客体对主体效应的看法或总的观点,是人们对所有价值和价值关系理性认识 的结果。价值观是人们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判断、评价、取向和选择, 在深层上表现为人生处世哲学,包括理想信念和人生目的、意义、使命、态 度,而在表面上则表现为对利弊、得失、真假、善恶、美丑、义利、理欲等 的权衡和取舍。因此,价值观是人们心目中用以衡量事物的轻重、权衡得失 的天平,对人类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类对社会主义的价值共识的自觉意识,是在社 会主义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观念表达。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 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 其一:人民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根本特征就是人民性。在马克 思主义理论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无产阶级运动区别于以往运功的优势, 即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而过 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人民是主体,无论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还是在文化生活中,人民主体 地位的集中表现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当家作主”。 其二:科学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科学性。科学性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得以凝聚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前提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 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且其建立的基础 也是马克思主义。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 把伟大的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无产阶级。”因此,建立在正确的客观规 律认识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科学的价值观。 其三:民族性。文化具有民族性,而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所以,价值 观具有民族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性是指其根植于社会主义国家民 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它的产生和形成建立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毛泽东 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 处,决不能主观公式的应用它”。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 和态度,努力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四: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自觉面对现 实问题的挑战,紧跟时代,与时俱进的做出调整。正如恩格斯主张的“社会主 义社会”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与其他任何社会制度一样处于不断的变化和改 革的社会中。它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差别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 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应具备很强的开放性,更加理性、宽容地与时俱进,不断的吸收、借鉴 人类的文明成果。 3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强调:“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 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毛泽东也是在众多的学说和 价值评价中,经过多次的实践和甄别,最终才选择了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 选择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1925 年 11 月 21 日,毛泽东在《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中说: “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1936 年,毛泽东同斯诺在 谈话中曾回忆说:“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 就一直没有动摇过。”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3.1 主要内容 (1)以平等为核心的正义观。 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 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 何 敌人也攻 不破的” 。平 等的实现不但要有理念,还 需要 制度作为 保障 。 1954 年宪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尤 其是在教育方面,毛泽东早在青年时期就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言世界改 良进步者,皆知须自教育普及使人民咸有知识始。欲教育普及,又自兴办学 校始。其言故为不错。然兴办学校,不过施行教育之一端。而教育之全体, 不仅学校而止,其一端则有家庭,一端则有社会。”毛泽东关于平等的内涵非 常丰富,主要包括人的政治平等、经济平等、文化平等、社会平等(社会身份 平等,男女平等,教育平等和资源分配平等)等方面。 (2)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民利益至上观。 “人民”二字,在毛泽东主席心里是至高无上的。在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中 , 他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强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作出了“人民,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著名论断。因为他把人民群众看作是历史前进的 主体,所以,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他始终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动员群众、武装群众、关心群众,解决群众疾苦,并教育全党,不相信和依 靠群众,“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在毛泽东的建党思想中,他强调“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 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他说“我们共产党人 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 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 出发”;不仅如此,他还确定了党的群众路线,主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些都反映了毛泽东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时刻关心人民的疾苦,都是以为 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民利益至上的观点。 (3)以富强和独立为核心的国家发展观。 毛泽东认为国家的独立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提供必要前 提。他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一文中指出:“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 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 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 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由于多了这两 件东西,所以中国就变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现在我们全国 人民所要的东西,主要的是独立和民主,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 坏封建主义。要坚决地彻底地破坏这些东西,而决不能丝毫留情。”国家独立 后,会实现政治的解放,解放了生产力,这就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进步奠定了 一定的基础,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富裕的价值原则是共 同富裕。他指出,共产党:“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 起来”。 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 更长的时间。”所以我们应该珍视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而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之一——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毛泽 东思想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应在实践中运用和 发展毛泽东思想。 【参考文献】 [1]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 版,第 9—10 页。 [2]《列宁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311 页。 [3]《毛泽东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707 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693 页。 [5]《毛泽东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18 页。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东山译,上海:三联书店,1979 年版, 第 131 页。 [6]《毛泽东文集》第 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16 页。 [7]《毛泽东早期文稿》[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第 452 页。 [8]《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809 页。 [9]《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094 —1095 页。 [10]《毛泽东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731 —732 页。 [11]《毛泽东选集》第 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年版,第 197 页。 [12]《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45 页。 大学毛概 1500 字论文篇二:《试论毛泽东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指 导意义》 摘要: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党的自身建设的理论经过了长期的形成与发展 的过程,构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结合当前党的执政条件的变化,毛泽东党 建思想中一些理论观点仍旧值得关注。 关键字:毛泽东思想 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对当今党建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中特别注重党员的思想上入党,指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 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当今 党的建设中仍旧需要重点注重的地方,这关系到一个党发展的方向。其中还 要求了全党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保持艰苦 奋斗的作风。如今的中国,是改革开放的中国,时刻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冲 击,与资产阶级挂钩是党在建设上最敏感的地方,更需要坚持毛泽东思想中 党建的指导,如若不然,党的本质就会变味,党的信仰就会被侵蚀。可见, 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当今的中国发展得如何快,党 的信仰不能动摇,党的本质不能改变,这也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对当今党建, 以及未来党建的指导意义。 二、毛泽东思想与当今国防建设 毛泽东思想中提出了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系统地提出了建 设人民军队的思想以及论述了要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进程, 正确地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提出了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 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些思想及理论虽然是在建国前 后时期提出,却对后来的中国,甚至国际有着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军事思想 既可以在军事方面为我们抵制当代军事思想中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和思潮, 为正确地观察思考战争与和平、军事斗争与军事建设问题,提供一套科学的 思路,又可以为我们新时期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建军 与作战,提供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规律、解决新问题的锐利思想武器。并且, 毛泽东思想中还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引入 军事领域,不仅系统地阐明了战争与政治、经济和地理的关系,深刻地揭示 了战争的本质,科学地提出了军事辩证法的若干范畴,揭示了战争指导者认 识战争运动的辩证过程,具有长期而普遍的学习与应用价值。毛泽东军事思 想的影响已经超越国界,它曾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而今更是在现代社会 中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融通性,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 全世界革命人民的共同财富,并将永远载入人类进步事业的史册。 三、毛泽东思想与当今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思想中包含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提出了把对人 民内部的民主和对反动派的专政互相结合起来技术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为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重要的政治条件。并且,我们现在执行的方针、 政策、理论、观点有很多都是毛泽东时代提出并继承下来的。比如,关于科技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问题,毛泽东多次讲到全党要学科学,学技术。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商品生产的必要性问题,毛泽东在《关于社会主义商 品生产问题》中强调,要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不要一提商 品生产就发愁,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这种观点不对,没有认识社会主义商 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不懂得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的 重要性。还有如何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这 些都对我们当今社会主义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毛泽东思想与当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 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只能建立在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各项不可 移易的基本制度之上,而关于这些基本制度的阐述,正是毛泽东政治思想的 基本内容。同时,毛泽东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 题的思想,关于造成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 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思想,关于扩大民主、反对 官僚主义的思想,关于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中国法制的思想,关于我 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标准的思想等等,对当前的社会主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8 页,此文档共17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大学毛概结课论文1500字范文 第 1 页大学毛概结课论文1500字范文 第 2 页大学毛概结课论文1500字范文 第 3 页大学毛概结课论文1500字范文 第 4 页大学毛概结课论文1500字范文 第 5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