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 以农村为重心,最终夺取城市.( 1927. 8 ~1949. 2)
1927 年大革命惨遭失败后,在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毛泽东对近代中国
城乡关系的性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认为旧中国的城乡关系有别于资本主义国
家,旧中国的城市在政治上统治农村,在经济上既剥削又依赖于乡村.基于近代
中国城乡关系的特殊性和落后性,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另辟蹊径,走农村
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全面胜利.他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
列宁主义,为新中国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奠定了基础.
1. 近代中国的城乡关系与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指出,近代中国的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其城乡关系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买办大资产阶
级所统治的城市极野蛮地掠夺乡村"[2]336 的对抗关系.自 1840 年中国国门被
英帝国主义的尖船大炮打开之后,广大农民不仅继续遭受不断加剧的地租、赋
税、高利贷等传统的封建剥削,同时又承受着帝国主义和买办资本家强加的工
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资本主义剥削.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剥削体系下,货币血液不断从农村输入城市,农
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了"近代式的若干工商业都市和停滞着的广大
农村同时存在"[2]188 的二元格局.但由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弱质性使
得近代城市依然是消费型城市,在经济上又不得不依赖于农村.相反,对于广大
的农村而言,自然经济虽已开始瓦解,但除了食盐、少量的农具等必须通过交
换获得以外,其余产品基本上均可自给自足,农村可以不依赖于城市而独立存
在.总之,由于"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2]188,"城
市虽带着领导性质,但不能完全统制乡村"[3]590.再者,从城乡政治和阶级力量
分布情况看,中国的反动势力主要盘踞在城市,其内部严重分裂、纷争不断; 而
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具有强烈革命愿望的农民即革命力量则主要
集中在农村,这为红色政权在农村生根发芽和茁长成长创造了生存空间.
基于上述情况,毛泽东认为,"因为城市太小,乡村太大,广大的人力物力在
乡村不在城市"[3]590,近代中国城乡对立的结局只能是乡村战胜城市,中国革
命的唯一正确道路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中国的
革命战争实质上是农民战争,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因此,中国共产
党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为革命的主力军,以解决
农民的土地问题为核心,在广大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并以此为依托,发展壮大
革命力量,最后夺取城市取得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
2. 辩证地处理农村和城市的关系.毛泽东在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理论之后,进一步阐述了城市工作和农村工作的辩证关系.毛泽东认为,把党的
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和放弃城市,如果没有城市工作的协
同进行,农村革命根据地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革命斗争就会失败.他明确
指出,"不能设想,我们党永远没有大城市,没有工业,不掌握经济,没有正规军队,
还能存在下去"[4],而"革命的最后目的,是夺取作为敌人主要根据地的城市,没
有充分的城市工作,就不能达此目的"[5].
毛泽东对乡村和农民的重视,并不意味着他将落后的、封闭的、分散的乡
村和小农经济理想化并看作未来民主社会的基础.事实上,毛泽东已清楚地认
识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乡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落后性,认识到封建小农经济
和小农思想的落后性.他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工厂与合作社( 变工
队在内)而不是分散的个体经济,是机器而不是手工","现在的农村是暂时的根
据地,不是也不能是整个中国民主社会的主要基础.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
是我们革命的任务".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在革命战争时期对中国城乡关系的
辩证思考,不仅立足于当时的革命需要,还着眼于中国未来的发展.
毛译东在革命战争时期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把握是深刻的、准确的、科
学的.一方面,中国革命既要由工人阶级来领导,又必须紧密依靠农民阶级和广
大乡村; 另一方面,先是以农村革命来推动城市解放,之后再由城市领导乡村,恢
复和发展生产,以现代工业带动传统农业的改造,全面推动新中国建设事业的
发展.正如周恩来所说: "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这种辩证的处理,是毛泽东同志运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革命问题的一个最成功的范例."[7]正是在这种辩
证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取得巨大的进步,也为建国后建立新型城
乡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城乡关系思想的发展 : 优先发展重工业,城乡统筹兼顾( 1949. 3
~1957. 10)
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阶级对立和阶级压迫集中表现的城乡对抗性矛盾消
除了,城乡关系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由于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买办官僚资本的长期的多重掠夺所导致的城乡之间严重不平衡状况依然
存在.正是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促使毛泽东对处理城乡关系进行深入的探
索和思考.
1. 城乡发展关系: 以城市为中心,城乡兼顾发展.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开
始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城乡工作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准备,并在中共七届二中全
会上明确提出: "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
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
完结.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点
由乡村移到了城市."[8]654 城市作为先进生产要素的聚集地,拥有以现代工业
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只有把党的工作重心及时转移到城市,利用集中在城市
的 10%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现代工业去带动占 90%的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
济,才可能使中国由传统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工业国.
同时,毛泽东又强调,"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
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
想,那是完全错误的."[8]654 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的依据在于: 中国是一个农
业大国,只有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才能为城市和工业供给更多的粮食、
原料和市场,以满足城市日益增多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为恢复和发展城市经济
提供保障."既以城市为中心,又要兼顾乡村发展"的思想,既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选择,也是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它为新中国成立后处理城乡关系
的政策取向提供了理论准备,明确了建国后我们处理城乡关系的基本原则.
2. 产业分工关系: 重工业优先发展,工农业并举.建国前夕,毛泽东就提出
了"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9]的工业化战略目标.在帝国主义对
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的环境下,要在一个小农经济占主体的农业国发展现代工
业,只能依靠本国的农村经济,主要从农业中获得必需的积累.因此,中国的工业
化一开始就面临着如何处理工业和农业之间关系的问题.出于巩固国家安全的
考虑以及受苏联模式的示范作用的影响,毛泽东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想,
引导中国走上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1951 年 12 月,毛泽东较完整地
阐述了其工农关系思想,他指出: "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必须发展农业,并逐步
完成农业社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
业和国防工业."[10]
由此可见,毛泽东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为了实现工业化,又必须积极发
展农业.在城乡经济建设过程中,毛泽东郑重提出要正确处理重工业和农业、
轻工业的关系,以防重蹈苏联"重重工业,轻农业"的覆辙,从而陷入农轻重发展
严重失衡的泥潭.
1956 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揭示了只有多发展些农业,才能多些
和快些发展重工业的工农业协调互促发展规律.在 1957 年 10 月党的八届三
中全会上毛泽东进一步指出: "以重工业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条毫无
问题,毫不动摇.但是在这个条件下,必须实现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
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11]310 由此可见,毛泽东认为在中国要建设强
大的工业国,不仅要发展现代化的工业,而且还要建立现代化的农业.这一认识
是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内涵的准确把握,表明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
化道路的探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总之,毛泽东在农轻重发展的关系问题上,明确提出了坚持重工业优先发
展,工农业同时并举的发展方针.从我国当时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形势来看,优
先发展重工业,一方面,可以增强国防力量,保障国家独立与安全,这是适应当时
国际形势的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可以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
提升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工农业同时并举,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农业基础地位的正确认识.我国是一个
农业占主体、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工业提
供生活资料、劳动力、资金、生产原料和销售市场,工业发展才有稳固的基础
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重工业优先发展,工农业同时并举"体现了工农业相互依存、
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集中概
括.
3. 产品交换关系: 遵循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毛泽东认为,在我国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社会产品还不够丰富,社会主义公有
制和私有制并存,决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必须存在和发展,价值规律必然在
经济中广泛发挥作用.因此,对于社会产品,只能实行等价交换,不能实行无偿占
有和无偿划拨.毛泽东认为,城乡、工农之间的经济关系本质上也是商品生产
和商品交换关系,等价交换是城乡、工农进行经济联系并为农民唯一可以接受
的形式.对农民的劳动产品只能通过贸易而不是剥夺的方式取得,工农业产品
的交换价格政策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正如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所说的,"工农
业品的交换,我们是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者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我们
统购农产品是按照正常的价格,农民并不吃亏,而且收购的价格还逐步有所增
长.我们在向农民供应工业品方面,采取薄利多销、稳定物价或适当降价的政
策,在向缺粮区农民供应粮食方面,一般略有补贴."[12]274 毛泽东对我国城乡
之间存在的商品经济关系的正确认识及工农业产品实行等价交换的思想 ,无疑
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城乡关系理论的发展,是符合我
国国情的选择.工农业产品的等价交换政策保障了农民的正当利益,保护了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对稳定农业生产和发展农村经济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4. 收入分配关系: 以国家为重,兼顾农民利益.在国家和农民的分配关系上,
毛泽东认为要以国家为重,但同时极力反对当时苏联采取涸泽而渔、把农民挖
得太苦的做法,主张兼顾农民的利益.他强调,"国家要积累,合作社也要积累,但
是都不能过多.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
加个人收入."[8]775 对于工人和农民之间的收入分配问题,毛泽东认为,由于工
业的效益高于农业,工人的收入高于农民是理所应当的."简单地拿农民每人每
年平均所得和工人每人每年平均所得相比较,说一个低了,一个高了,这是不适
当的.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比农民高得多,而农民的生活费用比城市工人又省得
多,所以不能说工人特别得到国家的优待."[8]776 允许工人和农民之间的收入
存在适当差距,体现了效率原则.当然,在承认效率原则的同时也要兼顾公平,对
于某些过大的收入差距也要作出适当调整.对此,毛泽东指出:
"有少部分工人的工资以及有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是高了一些,农
民看了不满意是有理由的,斟酌情况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8]776 综上,
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可以概括为: 以城市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
同时要兼顾乡村和农业的发展.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在集中主要力量进
行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同时,政府也采取了多种积极的政策推动乡村与农业
的发展,主要包括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
刀差,减轻农民的税收负担,组织城乡人员物资交流等,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
农业的恢复、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了我国的城乡关系.
三、城乡关系思想的转变: 超速发展工农业( 1957. 11 ~1960. 12)
遗憾的是,毛泽东关于城乡统筹兼顾发展的思路在实践中并未能始终予以
坚持并实现.自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后,出于对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迫切
渴求,毛泽东对我国城乡关系的探索出现了偏差,从城乡统筹兼顾下的重工业
优先发展思想转化为工业中"以钢为纲"的超高速赶超战略思想和农业中"一大
二公"的严重超前的人民公社化思想.
1."以钢为纲"的超高速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在国内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的
鼓舞下,在原苏联显赫的建设成就和赫鲁晓夫的赶超目标的激励下,毛泽东放
弃了逐步实现工业化的思想,转而提出以赶超的时间表和钢铁产量指标为主要
内容的赶超型工业化思想.1957 年 11 月毛泽东提出在钢铁等主要工业产品
的产量上用 15 年左右赶超英国、50 ~60 年时间赶超美国的设想.他指出: "美
国建国只有一百八十年,它的钢在六十年前也只有四百万吨,我们比它落后六
十年.假如我们再有五十年、六十年,就完全应该赶过它."[12]296"赶超"思想的
提出,体现了党和人民加快实现中国繁荣富强的美好愿望,原本无可厚非.但这
种"赶超"思想不幸陷入了一个形而上学的泥潭,即把英美国家的发展看成是绝
对静止不变的,丝毫没有意识到,当中国工业化的车轮向前滚动时,英美国家的
工业也会向前发展,绝不会原地踏步的.而且,"赶超"主要以钢铁为标准,忽视了
中国与英美在其他方面的差距.
这一急于求成的"赶超"愿望,已经隐含了急躁冒进的思想情绪.随着这种情
绪的发酵,1958 年之后毛泽东又把赶美超英的时间一再缩短,最终确定用 2 ~3
年超过英国、5 年赶上美国.与赶超时间的缩短相适应,经济发展指标也越定越
高."二五计划"要求 1962 年在粮、棉、钢铁等方面要比 1957 年增长数倍甚
至十几倍,这种拔苗助长的思维和做法,严重超出了我国的实际承受能力,也违
背了城乡统筹兼顾发展的初衷.
2."一大二公"的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带来了农业
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彰显了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巨大力量和农村集体经济
的巨大威力.这一成就又激励了毛泽东继续把变革生产关系作为促进农村经济
发展的重要途径,并开始寻求一种比高级社更"大"、更"公"的农村生产组织,最
终酿成了生产关系的"大跃进".1958 年初,在有些地方出现了小社并大社的风
潮,并把"大跃进"中一些虚报的生产成绩归功于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活动,这些做
法使毛泽东更加坚定了在农村组建大社的想法.在 1958 年 3 月的成都会议上,
由毛泽东建议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合并为大社的意见》,拉开了
全国范围内的并社工作序幕.1958 年 8 月,毛泽东在视察河南时,充分肯定了人
民公社"一大二公"和"工农商学兵"集合在一起的便于领导的好处.在毛泽东的
倡导和推动下,人民公社飞速发展,到 1958 年 11 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人民
公社化.
1958 年 12 月,中共中央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对人民公
社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全面和"前瞻性"的概括,这一决议指出: "人民公社制
度的发展……为我国人民指出了农村逐步工业化的道路,农村的集体所有制逐
步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道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按需分
配的道路,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逐步缩小以至消
失的道路,以及国家对内只能逐步缩小以至消失的道路.……可以预料,在将来
的共产主义社会,人民公社将仍然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13]
然而,从实践上来看,由于人民公社实行的高度化的公有制、集中劳动和
平均分配,都严重超越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其结果不仅没能引领
我国向共产主义过渡,反而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违背了生产关系
必须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规律,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人民公社成为"以农补工"的制度保障.重工业属于投资规模大、投资周
期长、资本有机构成高的典型资本密集型行业,这些特征决定了发展重工业必
须以庞大的资本积累和供给为支撑.建国初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传统农业占
主导、现代工业十分落后,因而新中国工业化的启动资本只能仰仗于农业积累.
然而,建国后农村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土改方式和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
我国当时的农业经济是一种高度分散、产能低下、剩余有限的小农经济.这样
的小农经济根本无法支撑大规模、以重工业为主、超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建设.
由合作社发展而来的人民公社制度有效地化解了小农经济与工业化建设之间
的矛盾.人民公社以其土地集体所有和集体统一经营的方式,彻底剥夺了农民
独立自主的决策权,实现了行政指令对市场契约的替代,消除了分散的小农经
营与政府目标函数的不一致,有效降低了国家与农民的交易费用,保障了统购
统销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将农业剩余转移至工业部门,从而为工业化建设
积累资金.基于这一基础我国的工业建设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也在较短的时间
内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但与此同时,这种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
益为代价的工业化发展方式,导致了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衡、城乡关系严重扭曲
的后果.而且更为严重的是,集政治、社会、经济三位一体的人民公社把农民
牢牢锁定在土地上,使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得以全面落实,进一步强化了
城乡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
四、城乡关系思想的回归: 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 1961. 1 ~1976. 9)
基于"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创的事实,并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
毛泽东开始对工农城乡关系做新的思考 ,他提出了"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
导"[11]241 的思想.这表明毛泽东对工农城乡关系的认识又回到了建国初期确
定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农业发展,逐步实现工业化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国
家的思想轨道上来.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此文档共1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1 / 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