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浅谈网络银行存在的几个问题

2020-01-30 17:18
一、安全问题 1.电子扒手 一些被称为“电子扒手”的银行偷窃者专门窃取别人网络地址,这类窃案 近年呈迅速上升趋势。因为 Internet 服务在给银行和用户提供共享资源的同 时,也为窃取银行业、用户秘密数据的非法“侵入者”敞开了大门。一些窃贼 盗取银行或企业秘密卖给竞争对手,或因商业利益,或因对所在银行或企业 不满,甚至因好奇盗取银行和企业密码,浏览企业核心机密。据美国官方统 计,银行每年在网络上被偷窃的资金达 6000 万美元,而每年在网络上企图 电子盗窃作案的总数高达 5~100 亿美元之间,“电子扒手”平均作案值是 25 万美元,而持枪抢劫银行只有 7500 美元。“电子扒手”多数为解读密码的高手, 作案手段隐蔽,不易被抓获,通常能够查获的约为六分之一,而只有 2%的 网络窃贼被抓获。 2.网上诈骗 网上诈骗已成为世界上第二种最常见的网络风险。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发 送电子邮件或在互联网上提供各种吸引人的免费资料等引诱互联网用户,当 用户接受他们提供的电子邮件或免费资料时,不法分子编制的病毒也随之进 入用户的计算机中,并偷偷修改用户的金融软件;当用户使用这些软件进入银 行的网址时,修改后的软件就会自动将用户账号上的钱转移到不法分子的账 号上。网上诈骗包括市场操纵、知情人交易、无照经纪人、投资顾问活动、 欺骗性或不正当销售活动、误导进行高科技投资等 10 种互联网络诈骗。据 北美证券管理者协会调查,网上诈骗每年估计使投资者损失 100 亿美元。 3.电脑黑客 称非法入侵电脑系统者为“黑客”,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首先提出 的。克罗地亚的 3 名中学生在操纵电脑遨游信息高速公路时,进入了美国军 方的电脑系统,破译了五角大楼的密码,从一个核数据库中复制了美国军方 的机密文件。据美国参议院一个小组委员会的估计,全球企业界 1995 年损 失在“黑客”手中的财富达 8 亿美元,其中美国企业损失 4 亿美元。由于对“黑 客”闯入国家安全防务系统的担忧,甚至担忧未来的“电子珍珠港袭击”。目前 已经有许多国家具有制造电子炸弹的能力;这对国家金融安全的潜在风险是极 大的。 4.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对银行电脑系统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在 1996~1997 年的 18 个月中。世界范围新发现的计算机病毒数量几乎翻了 一番。平均每个月新发现的计算机病毒数从过去 200 种上升到 500 种左右。 全世界已知的计算机病毒已达 18000 种,尚有上百种待查明的计算机病毒在 流传。1999 年 4 月 26 日的 CIH 病毒的爆发,就使中国 4 万多台电脑不能正 常运行。大多数电脑的 C 盘数据被毁。中国民航的 20 多台电脑也被感染, 部分航班时刻表数据被毁。此外,随着国际互联网络的普及,银行的电子函 件也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渠道。 5.信息污染 正如在工业革命时期存在工业污染,信息时代也有信息污染和信息过剩。 大量无序的信息不是资源而是灾难。随着互联网络用户数和网络业务量的急 剧增加,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包括大量商品广告网上“垃圾”。美国在线公司 每天处理的 3000 万份电子函件中,最多时有三分之一都是网上垃圾,从而 占据了很多宝贵的网络资源,加重了互联网络的负担,影响了网络银行发送 和接受网络信息的效率,更严重的是风险也随之增加。 6.操作问题 操作问题是指由于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大缺陷导致的潜在 损失的可能性。这类问题可能来自于网络银行安全系统和其产品的设计缺陷 及操作失误,也可能来自于网络银行客户的疏忽,商业银行职员在业务上的 误操作,也可能导致网络银行严重的业务风险。操作问题主要涉及网络银行 账户的授权使用、网络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网络银行与客户间的信息交流、 真假电子货币的识别等领域。例如,网络银行改变了传统的以图章为支付指 令的结算手段,采用数字签名方式对支付指令的有效性进行确认。由于网络 的“虚拟性”,数字签名的可靠性完全取决于银行安全控制系统的严密与否。 二、信息的非对称导致网络银行面临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 由于网络银行无法在网上鉴别客户的风险水平而处于不利的选择地位, 网上客户可能利用他们的隐蔽信息和隐蔽行动做出对自己有利但损害网络银 行利益的决策等。另外,在虚拟的金融市场上,网上客户不了解每家银行提 供的服务质量究竟是高是低,多数客户会按照他们对网络银行提供服务的平 均质量来确定预期购买价格。结果,高质量的网络银行反而可能被低质量的 网络银行排挤出网上市场。 三、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网络银行的法律风险源于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规章和制度,以及在网上 交易中有关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多不清晰,缺乏相应的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管 理规则及试行条例。网络银行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尚未有配套、完 备的法律、法规与之相适应,金融立法框架主要基于传统金融业务,使银行 在开展业务时无法可依。即使各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网络是跨越国界 的,各国之间有关金融交易的法律、法规存在差异,在网络银行的跨国交易 业务中,难免产生国与国之间法律问题上的冲突。目前国际上尚未就网络银 行涉及的法律问题达成共同协议,也没有—仲裁机构,客户与网络银行很容 易陷入法律纠纷之中。因此,利用网络提供或接受金融服务,签订经济合同 就会面临在有关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相当大的法律风险,容易陷入不应有的 纠纷之中,结果是使交易者面对着关于交易行为及其结果的更大的不确定性, 增大了网络金融的交易费用,甚至影响网络金融的健康发展。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浅谈网络银行存在的几个问题 第 1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