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药理学知识点归纳:制剂中药物的稳定性
一、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
主要有两种形式:水解和氧化
1.水解
水解是药物降解的主要途径,属于这类降解的药物主要有酯类(包括内酯)、酰胺类(包括内酰胺)等。
2.氧化
如酚类、烯醇类、芳胺类、吡唑酮类、噻嗪类药物较易氧化
3.其他反应
(1)异构化
异构化分为光学异构和几何异构两种,通常药物的异构化使生理活性降低甚至没有活性。
①光学异构化:光学异构化可分为外消旋化作用和差向异构作用。
②几何异构化:有些有机药物,反式异构体与顺式几何异构体的生理活性有差别。维生素A的活性形式是全反式。在多种维生素制剂中,维生素A除了氧化外,还可异构化,在2,6位形成顺式异构化,此种异构体的活性比全反式低。
(2)聚合
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复杂分子的过程。已经证明氨苄青霉素浓的水溶液在贮存过程中能发生聚合反应,一个分子的β-内酰胺环裂开与另一个分子反应形成二聚物。此过程可继续下去形成高聚物,此类聚合物能诱发过敏反应。
(3)脱羧
一些含羧基的化合物,在光、热、酸、碱等条件下,失去羧基放出CO2的反应。如普鲁卡因的水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也可慢慢脱羧生成苯胺,苯胺在光线影响下氧化生成有色物质,这是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变黄的原因。
(4)脱水
糖类,如葡萄糖和乳糖可发生脱水反应生成5-羟甲基糖醛。
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的方法
1.处方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在液体药物制剂中,溶液的pH、缓冲剂(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赋形剂与附加剂等都可能影响主药的稳定性。
(1)pH值的影响。
许多酯类、酰胺类药物的水解受H+或OH-的催化,这种催化作用称为专属酸碱催化或特殊酸碱催化,其水解速度主要由溶液的pH值决定。pH值很低时,主要是酸催化,pH值较高时,主要是碱催化。
(2)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
按照Bronsted-Lowry酸碱理论,给出质子的物质称为广义酸,接受质子的物质称为广义碱。
有些药物也可被广义的酸碱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叫广义的酸碱催化或一般酸碱催化。常用的缓冲剂如磷酸盐、醋酸盐、硼酸盐、枸橼酸盐及其相应的酸均为广义酸碱,对某些药物的水解有催化作用。
(3)溶剂的影响。
对于水解的药物,采用非水溶剂能否使其稳定,可根据下式中离子或药物所带的电荷是否相同来决定。
式中,k为反应速度常数;ε为溶剂介电常数;k∞为ε趋向∞时的反应速度常数;ZA、ZB为溶液中离子或药物所带电荷。
(4)离子强度的影响。
对于水解的药物,离子强度对降解速度是否影响,可根据下式中离子或药物所带的电荷是否相同来决定。
式中,k为降解反应速度常数,k0为溶液无限稀释(μ=0)时的速度常数,μ为离子强度,ZAZB是溶液中药物和离子所带的电荷。
(5)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一些易水解的药物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使稳定性提高,但应注意,有时表面活性剂也会加快药物的降解,如吐温80可使维生素D稳定下降。
(6)处方中辅料的影响。
如用聚乙二醇做基质会促进氢化可的松软膏中药物的降解。
2.环境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1)温度的影响。
一般说来,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Arrhenius提出了如下方程:
k=Ae-E/RT
式中,k是反应速度常数,A为频率因子,E为活化能,R是气体常数,T是绝对温度。Arrhenius公式定量地描述温度与反应速度之间的指数关系,是药物制剂稳定性?的主要理论依据。
(2)光线的影响。
如浓度为2%的强效速效降压药硝普钠可耐受115℃热压灭菌,但对光极为敏感,可采取避光措施增强药物的稳定性。
(3)空气(氧)的影响。
一般在溶液中和容器空间内通入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或氮气),以置换排除其中的氧,也可采取真空包装。
另一重要抗氧化措施是加入抗氧剂,焦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常用于弱酸性药液,亚硫酸钠适用于偏碱性药液,硫代硫酸钠只能用于碱性药液中。
(4)金属离子的影响。
要避免金属离子的影响,应使用纯度较高的原辅料,操作过程不要使用金属器具,同时还可加入金属螯合剂如依地酸二钠(常用量为0.005%~0.05%)或枸橼酸、酒石酸、二巯乙基甘氨酸等附加剂。
(5)湿度和水分的影响。
(6)包装材料的影响。
【习题一】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处方因素是(ABC)。
A.溶剂
B.离子强度
C.PH值
D.温度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